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工程化与农业现代化
时间:2011-06-14 14:38:45  来源:黑龙江日报 

      黑龙江这块巨大而神奇的黑土地,是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艰苦努力,我们把黑龙江建成祖国可靠的大粮仓。但同时也付出了沉重代价,由于土地过度垦殖,全省已出现生态弱化趋势。其根本原因是农业生产方式比较陈旧,粮食产量的增加主要靠外延扩大再生产——即扩大土地耕作面积获得。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省上下积极探索农业科学发展之路,努力寻求内涵扩大再生产的办法,力争用较少的农业资源生产出更多更好的农产品。为促进全省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省农科院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经验,运用系统工程的方式和手段,围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两大基本任务,在全国率先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程,以建立农业科技园区为载体,以兴办农业专家大院、培训农民工程为两翼,以致富项目为抓手,大力发展工程农业,不仅促进了农业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也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找到了一条切实有效的途径,使农业科技走进千家万户,在龙江大地上结出累累硕果。全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由2003年的30%提高到2010年的70%,优良品种覆盖率由90%提高到98%,农业科技贡献率从48.5%提高到59.5%,粮食产量由502.5亿斤提高到1002.6亿斤,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10,商品量占全国粮食商品量的近1/3,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工程化为“三农”插上科技之翼

  农业是弱势产业,始终面临着自然风险、社会风险和市场风险,要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把它变成强势产业,就必须大力推进农业的工程化,进而实现农业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就是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农业工业化的过程。2003年以来,省农科院以推进农业现代化为使命,以工业化大生产的方式对发展工程农业进行了大胆探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进一步加深了对发展工程农业的认识。

  工程农业是一种崭新的农业生产方式

  工程农业就是用工程化的手段和发展工业的方式实行农业的工厂化生产、工程化管理。发达国家在实现城市化、工业化后,以工厂化手段发展工程农业,着力推进农业生产的科技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先后提出了精准农业、数字农业的先进理念。当前,我国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发展方式还很粗放,只有大力推进农业工程化,建立健全与现代城市工业相适应的新型体制和机制,构建起先进合理的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体系,才能有效转变传统的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以及农民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加快我国农业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进程。可以说,发展工程农业是我国农村的一场深刻革命。

  工程农业是一条有效的农业现代化途径

  中国现代化的重点、难点在农业、农村和农民。推进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三农”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主要农产品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整体水平还很落后,现代农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而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只有大力发展工程农业,才能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工程农业是以农业科技园区为基本载体的农业模式

  农业科技园区就是农业生产的工厂,其生产方式与工业生产异曲同工,从选种、耕作、培肥、田间管理、收获到储藏、加工,都有严格的标准要求,且各方面技术成龙配套,如同工厂的流水线,对农业生产流程实行工程化管理。农业科技园区又有别于一般的企业工厂,易于复制和推广,只要提供一定的条件就能实现整乡、整县甚至更大区域的推进。我院在各共建县建立县乡村三级示范园区3913个,县建科技核心示范区,乡建科技示范园,村屯建高产攻关示范田,搭建起工程农业的基本载体,成为培养新型农民即农业工人的摇篮,田间地头成为传播先进技术和致富信息的课堂。每年到科技园区参观学习的农民达150多万人次。大量新型农民的涌现,正是农业工程化的根本希望所在。同时,围绕工程农业,在每个县配套建立农业科技专家大院,院县专家混合编队,以坐班咨询和巡回指导相结合的方式直接服务农民;针对各县主导产业发展问题,实施实用致富项目,做强主导产业,扶持壮大原料基地,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按季节、生产领域和农民需求进行“农民点菜、专家下厨”式培训。在全省67个县(市、区)创立起“四位一体”(农业科技园区、专家大院、科技致富项目、科技培训)的工程农业模式,被农业部作为十大农技推广新模式在全国推广。

  发展工程农业实现了农业科技与“三农”的深度融合

  通过院县共建、院乡共建、院村共建,推进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专家大院在全省遍地开花,实现了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有效对接、农业科技和农业生产的深度融合,为“三农”插上了科技的翅膀,使农业朝着“标准化生产、标准化投入、标准化经营、标准化管理”的目标迈进。2010年,黑龙江省粮食产量突破1000亿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重大贡献。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