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4月16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华网:让农民的脸上洋溢着“没有杂质的笑容”
时间:2011-06-08 09:57:18  来源:新华网  作者:姚润丰、陈正鱼 

--记欠发达地区城市化中社会建设的“巫溪样本”

    新华网北京7月6日电(记者姚润丰、陈正鱼)重庆巫溪老县城的北门沟小区,是集脏、乱、差一身的“牛脑壳”小区。两三年前,由于垃圾成堆,曾经是拥有几
十年“龙须沟”的“桂冠”,当洪水来临就将生活垃圾人蓄粪便污水排入大宁河,给县城居民群众的饮水及身体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一些能搬走的,把5万块钱造的房子作3万块钱的价 “甩”了,留下来的干着急。

    “如果不把县城的环境治理好,到处是违章建筑,垃圾满天飞,形象脏、乱、差,治安不好,居民人心涣散,没有归属感,随之而来的是治安问题、人民群众与政府间的关系紧张、整个社会关系疏离。”巫溪县委书记郑向东说介绍说,2007年,居民们在政府20万元的支持下组织起来投工投劳,仅用了一周的时间就把一条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的龙须沟”清理成一条干净敞亮的街道,短短的一两年间,社区通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实现了市容整洁、管理有序、风清气顺、经济繁荣,一举通过了市级文明小区的验收。北门沟的门面价格也由整治前500元/年上涨到12000元/年,小区的居民个个脸上都洋溢着“没有杂质的笑容”,他们这样评价县委县政府:“1000万也买不来老百姓的民心!”

    北门沟小区的嬗变只是巫溪县在城市化中社会建设的一个缩影。近日,由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和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联合主办、中共重庆市巫溪县委与重庆市巫溪县人民政府承办的“城市化中的社会重建”论坛在北京举行,巫溪县委书记郑向东在做了题为《看不见的城市--欠发达地区城市化中社会建设的思考与实践》案例介绍后,针对当前我国城乡社会建设中的困惑,结合巫溪县城乡社会建设的典型案例,与会权威专家表示,巫溪的案例表明城市建设的主体是民众,“巫溪样本”对中国欠发达地区城市化中的社会建设具指导意义。

    重庆巫溪县是典型的“三边”(边境、边远、边缘)地区,输出劳动力约占全县人口的四分之一,留守人群较多、国家机关与群众沟通较少等问题明显。“巫溪要抓住空间、记忆、主人、矛盾、组织五个关键词,建设一座‘平等、平实、平和’平民之城、看不见的体制之城、精神之城,通过尊重、沟通、融和,解决的就是劳动力输出地的城乡社会重建中的各种问题。”巫溪县委书记郑向东说,巫溪地处我国雄鸡版图的心脏位置,是典型的三边(边境、边远、边缘)农山区,所走的是以异地工业化、异地城市化参与全球经济分工的模式。据统计,2010输出劳动力13.5万人,占全县人口的25.4%,年收入可达10亿元,城镇化率24.6%。

    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下进行的城市化,表现出两种典型的区域形态。一是以沿海城市为代表的劳动力输入地,如深圳、东莞、佛山,在融入全球经济分工中抢抓机遇、招商引资,成为世界工厂;一是以广大农山村为代表的劳动力输出地,如包括巫溪在内的秦巴山区、川湘鄂赣广大老少边穷地区,贡献了劳动力、为进城劳动力提供了以土地形式的保障、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国土生态安全做出了贡献,并主要通过劳务输出而使居民获得了收入改善。专家们认为,从巫溪社会重建中可以看到政府公共服务的价值、官民互信的效力;巫溪案例对于我国劳动力输出地将具有借鉴意义,对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社区工作具有启示作用,将有利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顺利推进。

    与会人员分析认为,这种劳动力而非人口远离家乡进城的城市化模式,带来了一系列城乡社会问题:乡村留守人群问题、县城老城区衰落、新城区社会隔离、国家机关与人民群众间缺少沟通与联系、城乡间压抑和悲观的情绪蔓延。这些问题反映出我国社会重建的巨大需求。

    “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巫溪都面临社会重建的巨大需求。”论坛上,巫溪县委书记郑向东介绍了在社会建设方面的紧迫性。

    在乡村,由于巫溪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地向大中城镇流动,形成了国内外广泛关注的“民工潮”现象。大量中青年劳动力的外出打工, 很多家庭父母中的一方或双方外出,远离孩子,远离老人、远离配偶,使农村家庭规模变小,结构趋于不完整,形成了“留守家庭”,乡村社会的凝聚力日趋下降。郑向东介绍了三宝村的“困厄”:贫困问题、儿童教育、老人的困难、民风的变化、干部队伍的士气低落等问题。

    “如果城乡社会中出现的问题得不到解决,长此以往,山区将成为城市化中废弃地的危险!”巫溪县委和政府认识到社会重建的紧迫性和现实意义,把社会重建放在一切工作的中心。据郑向东介绍,2007年始,巫溪把大量的精力放在潜心研究“方法论”上,探索了网格化的系统实践,落实“三重组织生活”和回乡实践等制度,从解决问题入手,捕捉、激发、利用群众的智慧,着力唤醒边远贫困地区群众沉睡的主人翁意识,通过社会重构,培育群众的自尊、自信,帮他们找到归属感、幸福感和方向感,并提炼出《把农民组织起来》的调研文章。    “用共同的梦想凝聚人心,用榜样的力量营造民风,用参与的方式实行互动,用群众的办法治理农村,用网格化组织覆盖城乡。”巫溪县委县政府从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社会建设的理念和方法,被称为五招破题之道。

    与会专家们分析认为,巫溪社会建设得益于动力遇到了推力,最终产生了合力,即:源自民间自发的重建热情,与来自党和政府社会重建的意图不谋而合。这种推力是在充分尊重民间主体地位,充分了解民间社会重建需求,充分吸收了民间智慧基础上的总结与提升。

    巫溪在社会建设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是,党把农民、居民有效地组织起来,既是大势所趋,更是形势所迫。发动组织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市场化城市化中密切党群关系、巩固执政基础、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法宝。郑向东表示,社会重建是一个永不止息的过程,不断地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将使社会重建的事业新美如画。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