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AED普及须打破“有”与“用”的瓶颈
时间:2019-04-01 10:03:32  来源:新京报 
       近期,一位球友在东单打球时突发急病,倒地不起,被6位恰好在场的协和大夫合力救回生命,一时引发网友热议。在医生抢救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AED(自动体外除颤仪)也被带火了。

       新京报记者近日在探访了北京多个地铁站、繁华商圈、体育馆、景点、高校共25个人流密集场所后发现,仅9个场所配备AED,其中地铁站均未发现安装AED。在探访中发现,几乎没有市民知道AED是什么,因为顾及救人不成反而担责,很多人不敢救人,AED利用率很低。

       AED即自动体外除颤仪,被称为救命神器,很大程度上在于它辅助急救不但可以降低人工操作技术准入门槛,还可能大幅度提高效率和可靠性,专业人士表示只要及时正确使用,成功率远高于徒手心肺复苏,这是技术装备化的优势所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虽然AED可以令急救事半功倍,也有利于推动急救普及,但急救终究离不开“人”这个决定因素。

       记者的调查显示,市民对AED的知晓率低,说明AED被公众普遍认知以及普遍配置,还需要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而如何敢于使用、正确使用AED,则有一个从“有”到“用”的过程,这些都取决于人们对急救常识、技术的掌握与了解程度,以及相关场所真正将急救纳入到公共服务中考虑。

       就目前来看普及AED还须打破“有”与“用”两个瓶颈。所谓“有”是设备的配置。AED应成为公共场所的标配,而且不能只是形式上的存在,配置一两台当作装饰;毕竟为急救所用,还得服从急救时效的需要,如“黄金4分钟”。

       保证遇到公众突发疾病时,在这个时间内能快速便利地获得设备,包括配置的数量、放置的地点、具体指示标识等,都需满足要求。毫无疑问,推动AED在公共场所的普及,标准与规范应当先行,提供一个普适的基本规范。

       同时,AED的配备是为了应付“万一”的情况,利用率极低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尽管“用不上”与“备而不用”有质的区别,但更容易陷入成本计算的难题,谁来给配置、管理和维护的成本买单,还有待建立精细化的机制。除了公共场所承担责任之外,政府与社会公益组织的支持也很有必要,此外设备的管护由专业机构来负责,或许更能保证专业性和降低管理成本。

       所谓“用”则是让AED敢用、会用的人越来越多。一方面让急救免责从当前的法律常识走向社会共识,强化相关案例的释法与宣传,消除社会顾虑,让越来越多的人在他人遭遇突发疾病时能够坦然伸出援手。另一方面将操作使用AED作为急救教育的标配内容,让越来越多的普通市民掌握这方面的知识与方法。

       只有设备会用了,神器才有用武之地;也只有会用了,公众才有底气敢于伸出援手。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