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15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还要多少发电机组才够中国用
时间:2011-06-01 09:16:09  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  

今夏中国十多个省市严重缺电,供电总缺口高达3000多万千瓦,这大约是越南全国总装机容量的1.5倍。

有人认为通过打破电力公司的垄断可以有效去除电荒,但市场竞争的弥补,就像给有十个洞的衣服找来一小块补丁布。中国的制造业继续发展,城市化大规模进行,现有城市居民变得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电,每一个方向都在呼唤新的发电机组。

但我们还有可能让总装机容量像过去那样几年上一个大台阶吗?水电遭到了抨击,核电新项目因日本福岛事故全面放缓,火电需要更多的煤,但大批小煤窑已经关张。我们进口煤、石油和天然气,但进口的安全性不断遭遇挑战。当然我们可以发展太阳能电池板,让各地的山口、河谷竖满发电的风车,实现局部用电突破,但中国不是1000多万人口的荷兰,中国的电网靠风车带不起来。

中国的现代化只走了一半,甚至可以说只开了个头,但电力消费总量已经超美国成世界第一。我们可以想象中国的发电量未来像人口一样,也是美国的4倍多吗?

我们大概不该有这样的指望。中国的工业化之路几乎完全是欧美工业化之路的翻版和压缩,那是用全世界资源堆砌出来的西方现代化之梦。中国的13亿人口规模决定了,它的现代化必须用更少的电去实现,它必须有一个抠门、精于算计的现代化。

中国的社会组织以及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都必须把节能省电当成重中之重。我们能做的事情太多了。中国人对大房子的追求应当克制,开小型节能车、聚餐少上一个菜应当成为时尚,官员应带头,明星应带头。当城市的生活垃圾减少,我们的生活更“袖珍化”时,最终的结果都是各种能耗、包括电耗的减少。

中国应考虑重新施行夏令时制度,它的确会带来不便,但既然欧洲国家都能坚持下来,对节电有更多需求的中国就更有理由承受那些不便。

中国还有必要试行大规模的错时上班制度,强化带薪休假制度,发展家庭办公,将各种人流高峰和用电高峰消到最低,提高各种设施平均利用率,充分利用电网的已有供电能力。

我们还需要推行梯级电价,强行控制室内空调制冷温度,并强制性规定建筑物的最低使用年限,反对不计能耗的城市改造。这些点点滴滴的一个总目标是:发达大城市的人均电耗逐渐下降,大城市省下的电和中国新增的电能,都用来支撑新的城市化,帮助落后地区的人们融入现代生活。

对于水电和核电,中国人也应保持科学冷静的态度。尤其是核电,中国未来须引领它的技术更新,在安全选址和布局方面走出新路。欧洲可以不要水电,逐渐清除核电,但中国很难做到。13亿人的现代化,注定会比几千万人口的现代化多一点风险,愿意不愿意,我们大概都只能接受这个现实。

一方面在节能省电上,中国社会与欧洲比有很多缺陷。一方面很多老百姓的节俭令人唏嘘,中国南方的大量家庭冬天里舍不得在房间吹暖风。中国的国家志向,要求我们未来在“省”的方面必须比欧洲做得更好,但决不能以人民受委屈为代价。想想这有多难吧,比修一个世界独一无二的高铁网难多了。但这恰是中国现代化的真谛。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