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跨区域电力外送不畅 资源地“窝电”
时间:2011-05-27 15:46:44  来源:南方报业 

一面是约3000万千瓦电力缺口,一面是内蒙古“窝电”1500万千瓦。早到的“电荒”再度陷入尴尬。

外送电力通道建设滞后、跨区输电能力不足,影响电力资源在全国范围优化配置。在国内新增电力装机西移的布局下,国内现有电网规模和结构与之不相协调,跨区送电也不能适应省区电力互济需要。

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帅军庆说:“我国东部地区火电发展空间极其有限,亟需通过跨区电网从西部、北部能源基地大规模输入电力。但目前跨区电网建设滞后,跨区输电能力不足,东北、西北电网富余电力难以支援华北、华东和华中电网。

这其中,内蒙古电力外送所受制约最大。资料显示,目前内蒙古西部电网只有2条外送华北电网的通道,输电能力430万千瓦,实际高峰段送电390万千瓦,低谷段送电300万千瓦左右。

尽管外送通道不畅,无法阻挡内蒙古电力装机激增。“十一五”期间,内蒙古的电力装机容量由2000万千瓦增加到近7000万千瓦。“十二五”末,内蒙古规划火电装机1.2亿千瓦,风电装机300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将达到100万千瓦。

但实现上述目标的前提是,至少新建设3条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

电网建设滞后电厂

电网滞后于电源点建设已是既定事实。电力行业人士称,“十一五”期间跨区电网建设并没有如期完成,已经滞后于规划。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蔡国雄说,历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电源点建设,并未提出电网投资与电源建设协调。“尽管我们提出修改建议,但最终仍没有得到肯定。”

国网能源研究院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所长单葆国说:“目前,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跨区输电能力为3167万千瓦,不到公司经营区域最大用电负荷的7%,跨区电网建设严重滞后。”

国内电源大规模上马出现在厂网分开之后,电网建设与电源相比处于滞后状态。由此造成电源规划在布局、结构上与电网规划不协调。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副总工程师佟明东说:“上世纪80年代,在全国电力建设投资中,电源与电网投资所占比例是7:3,直至”十一五“末,电网投资与电源投资逐渐持平。”

电监会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电源工程建设完成投资3641亿元,比上年降低4.26%,电网投资完成3401亿元,比上年降低12.53%。

目前,国内电源建设朝着更注重坑口、港口及路口电站以及大容量、高参数、大机组方向发展,未能按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需要,统筹考虑电源布局和结构。一旦电网结构不合理会带来大面积停电事故、电网解列、孤网运行等重大安全问题。

“电网建设之所以滞后的另一个原因是,电网规划建设必须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批,同时需要纳入地方发展规划。一些地方未批先建电厂,使电网严重滞后电厂建设。沿海江苏、浙江、广东等地也有此情形。” 佟明东说。

上述人士称,由于电网建设所需相关支持性文件审批及核准时间较长,加上电网建设与城乡发展相矛盾,征地、补偿等工作阻力增大,电网建设工期难以控制。

在众多未批先建的地方电厂中,贵州发耳电厂是典型,该电厂属大型坑口电厂,2003年在未获得用地、取水、水土保持、环保、接入系统等批复前便提前上马。2005年该项目因被国家四部委叫停而闻名。

特高压成救命稻草?

尽管陷入争议,特高压电网在此时成为地方的救命稻草。

国家电网公司规划,“十二五”期间在华北、华中、华东(“三华”)建设特高压同步电网,形成“三纵三横一环网”。

无论是送端山西、内蒙,还是受端湖北、江西等省份,特高压成为一种期待。

2009年1月,“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1000千伏特高压输电线路建成,这是我国首条投入商业运行的特高压输电线路。但是,相对湖北省3000万千瓦的电力负荷,特高压的贡献形同杯水车薪。电源点晋东南地区因为受水资源约束,电力装机容量亦非常有限。

日前,“晋东南-南阳-荆门”正在扩容改造,输电能力有望翻番达600万千瓦,可以为湖北提供500万千瓦稳定电力。湖北省媒体称,“此举每年为湖北节约电煤1250万吨,相当于增添了两个葛洲坝电站的电力。”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