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蔬菜流通“最后一公里”出了啥问题
时间:2011-05-25 10:01:31  来源:大众网-大众日报   作者:张忠德 

◆核心提示

“菜贱伤农”“菜贵伤民”,处于蔬菜整个流通环节两端的菜农和城市居民,都没有因为蔬菜价格的走低而获益,流通环节的暴利从而受到了专家的质疑。但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5月20日至22日,记者走访调查发现,处于整个蔬菜流通环节的销地批发和终端销售环节,应该对价格暴涨承担责任。

□ 本报记者张忠德

本报通讯员 冯连营

从一毛五到一块的流通账

蔬菜可分为本地菜和外来菜。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周边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蔬菜自给率明显下降,越来越多的大城市主要依赖外来菜。这种情况下,城市居民要想吃到蔬菜,自然需要外地蔬菜流通过来,这一般要经历四个环节:产地收购、中间运输、销地批发和终端零售。

蔬菜买难和卖难的矛盾出现后,由于整个链条的上游和下游都没有获益,中间流通环节就成了很多专家质疑的焦点,一些专家就提出“物流成本占了蔬菜价格的五成到七成”的观点,然而事实如何?

以最受关注的大白菜为例,5月20日,在莱西东庄头蔬菜市场收购上来的大白菜大概是一毛五一斤,而经过产地收购和中间运输环节到青岛市市北区抚顺路批发市场的售价按照菜品可以到六毛,最后进入市南区南京路农贸市场的价格大概是一块钱一斤。

按照流通环节的划分,中间运输似乎获得了四毛五的收益,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进入批发市场后销售的价格已经包括了市场的摊位费、税收、水电等成本。从一毛五到六毛的涨价,中间运输环节只能占一半,也就是两毛多,而批发市场则占了另一半,终端零售占了四毛。

“最后一公里”发生了什么

批发市场和超市、农贸市场是处于流通环节中的销地批发和终端销售位置,按照前面的账算,这样白菜由产地运往城市的之后这“最后一公里”的两个环节占到了总价格的60%到70%,那么这“最后一公里”发生了什么?

抚顺路批发市场是青岛市最大的蔬菜副食品批发市场,5月21日,记者询问了市场的工作人员,由于市场内实行流动摊位制,蔬菜批发由车到车,一辆1.5吨的车辆征收的摊位费大约是40元,不考虑空载和缺额,每斤蔬菜的摊位费大约是一毛三,这基本就让产地收购和中间运输环节无利可图。

而除了摊位费之外,还包括税收、水电、管理、卫生等费用,我们暂且称其为“广义租金”。

“广义租金”在进入到终端销售环节后又有个大的提高,其中城市“寸土寸金”的现实带来的摊位费大幅提升是“广义租金”暴涨的最好体现。22日,记者来到南京路农贸市场,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市场内约8平方米的蔬菜货架摊位费是每月6000元到7000元。“这就是这个地段的价钱,没办法,周围的房价都涨到一万多一平,我们的租金也相应的贵,除非政府能补贴些,不然摊位费很难下降。”

开建公益批发市场

当前如何打通蔬菜流通“最后一公里”,让平价菜端上百姓餐桌,形成一个合理的蔬菜价格平衡机制呢?

根据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验,为了保障蔬菜等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的合理性,政府都会投资兴建一些公益性的批发市场和社区商业网点,请专业的公司入驻管理,同时配合适当的免税政策,使物价与房地产价格不致于影响到居民必需品的价格。

香港地区则采用了超市和街市并行的方式,街市管理由当地的食环署代表政府负责,只象征性地收取一定租金和水电费等,最大限度保证收入较低的居民的消费需求。

香港中文大学金融教授郎咸平表示,由政府出面去吸收掉蔬菜进入市场的巨大额外负担,让蔬菜流通真正进入一个市场调节的机制,比政府用财政补贴去稀释菜价要来得根本,也更加有效。而且这样的机制形成,也会对“卖难”的改变产生效果,菜价在终端消费降下来了,就会有更多的消费者来买菜,进而拉动上游的收购价格提高。

目前国内一些地方政府也确实实行了类似的举措,北京市提出要建设首个公益性一级综合批发市场,在摊位费等方面可以减免,做到尽量减少商户的经营成本;天津市、烟台市有关部门开始免收或者部分免收进入蔬菜批发市场的进场费,同时,还将减免市场摊位费。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