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以产城融合赋予工业化城市新生
时间:2011-05-23 11:40:40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媒体从业者 

“全・智・造,中枢掌控脉搏”的理念,作为南海经济开发区的品牌,近日被正式提出。这意味着,在打造“全”价值的同时,智力、产业和枢纽成为引领南海中部片区从“产业高地”转身为“中部新城”的“三驾马车”。南海中部片区,将朝着国际化先进制造业基地、广佛都市圈西部枢纽城和佛山智慧城的方向发展。

在工业化道路上狂奔了几十年的南海中部片区,终于开始谋求城市化的大跨越,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南海曾经为工业化作出了表率,如今又率先迈出产城融合的步伐,引领了新时期区域发展的方向。

经济学界普遍认为,中国的城市化一直落后于工业化。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是随着工业化的进程逐步建立的,城市化与工业化基本同步发展。如美国的城市化经历了从1840年(10%)起步到1960年(70%)基本完成的120年漫长过程。1978年我国城市化率为17.9%,2009年已达到46.6%。但比较各国在人均国民收入达到1000美元时的城市化率,美国58%(1945年)、法国58%(1953年)、英国78%(1957年)、日本68%(1960年),世界平均大约为54%。中国在人均1000美元时,城市化率只有34%(2001年)。按中国城市化率年均提高1%计算,中国城市化比工业化国家同期落后大约20%。

经济学家樊纲认为,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的发展道路是难以为继的,因为它导致了推动工业化的重要力量――― 农民工无法在城市呆下来。樊纲表示,应想办法让农民留在城里,用各种办法推进农民工市民化。

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不仅逼走了农民工,还逼走了其他人才。过去,产业集中发展,过于注重建设标准厂房、污水处理厂等硬件,注重围绕生产要素保障,而对人的需求考虑不充分,忽略了生活配套、娱乐场所、教育医疗等,这就出现了“潮汐运动”:太阳落下,工业区是一座“死城”,城市是一座“睡城”;太阳升起,工业区热闹起来,城市又沦为空城。“潮汐运动”导致交通拥堵,产业工人就医、子女就学、生活娱乐都不方便,长此以往,人才自然会流失。

在此背景下,产城融合就成为必由之路。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城市与产业是相伴而生、共同发展的,城市没有产业支撑,即便再漂亮也是个“空城”;产业没有城市依托,即便再高端,也只能“空转”。对于像南海等珠三角城市而言,工业化水平已经远远超过城市化水平,城市化就成为当前的重点。

国外的纽约曼哈顿、国内的新加坡苏州工业园等范例表明,成熟的产业园区,也必然是成熟的城市社区。南海显然认识到了这一点,它把南海中部片区的产业园区作为城市社区加以精心打造,把城市社区提升为“中部新城”,从而实现产业园区由工业园区向产业集中区转型,产业集中区向产业社区提升,产业社区向城市特色功能区嬗变,以推动经济发展从“单一的生产型园区经济”向多功能的“生产、服务、消费”等“多点支撑”城市型经济转型,让一个个产业“细胞”的活力在新城建设中得到提升,使产业园区借助城市功能、城市功能服务产业园区。

在“全・智・造,中枢掌控脉搏”发展理念的引领下,产业与城市“两张皮”的缺憾必将得到弥补,人们似乎已经能看到不远的将来,一座生活与生产和谐共融,产业与城市比翼齐飞的美景。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