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10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入托难”难在制度供给的差异
时间:2018-03-28 12:41:27  来源:东方网  作者:刘天放 
       近年来,虽然国家放开了二孩政策,但从国家卫计委的统计数字来看,2017年全国住院分娩数为1758万,比2016年的1864万减少106万,下降5.7%,出生人口数不升反降。二孩养育的时间成本、经济成本和照料负担,被认为是影响育龄妇女生育意愿的三大重要原因。如何缓解0至3岁婴幼儿入托难、入托贵,解决职场父母的孩子托管难题,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公共问题。(3月26日《工人日报》)

  “入托难”,在我国几乎所有城市都存在,尤其是3岁以下的托育服务更显得不足。我国城市中,3岁以下婴幼儿的入托率不到4%,而发达国家该比例平均高于30%。托育不足带来的,就是我国幼儿机构的超负荷运转,如报道中提到的,2016年,我国幼儿园共有23.98万所,在园幼儿达4413.86万人,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共有249.88万人。师生比达到1:17.7,远低于1:5~1:7的教育部规定标准。

  “入托难”给职场父母出了难题,也制约着育龄夫妇的生育愿望。目前我国有32.9%的3岁以下婴幼儿全职母亲因孩子无人照料而被迫中断就业,平均中断就业时间达两年以上。在未中断就业的母亲中,超过47.8%的女性因照料孩子每月平均请假1.7天。60.7%的“一孩”母亲因为“没人看孩子”而不愿生育“二孩”。可见,“入托难”已影响生育率的提高,不利于今后我国劳动力人口的可持续性增长。

  “入园难”的原因复杂,其中,既有公办幼儿园不足的问题,也有社会力量办幼儿园门槛高、收费高等问题。公办幼儿园是人们口中的“优质资源”,人们想方设法把孩子送到那里。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让孩子那么幸运,这涉及到户籍、住房等多种限制。而把孩子送到有资质的民办幼儿园,又不能轻易做到;普惠型民办幼儿园很有限,费用、便利程度等又使一部分家庭望而却步。

  我国的托幼体系,一直延续政府主导,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的公共服务体系。但近年来,公共财政投入不足,尚无法满足所有适龄儿童的需求。而在有条件的单位,如机关或事业单位,为了解决自己职工孩子的入托问题,自办了幼儿园。但这些幼儿园数量很少,一般也不对外服务,虽然分流了一部分孩子,但从整体上看,“入托难”还是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其实,在政府投入不足(也不可能全部满足需求)的条件下,最有希望成为缓解“入托难”帮手的民办幼儿园,应该是民办幼儿园,这才是弥补需求的主力军。然而,民办幼儿园,如私人办或社区办幼儿园,在办学过程中举步维艰。就是说,政府对民办幼儿园的支持力度远远不够,不是为其设定的门槛太高,就是这些有心想办幼儿园的单位或个人,在开班托幼机构的方式上,与社会的需求不一致。如有些人想办婴幼儿日间照料中心或全日制托育服务早教中心,而有些人则想办社区小型互助式托育服务机构,因此,很难得到资质许可。

  可见,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提高民办幼儿园的吸引力、保证公办幼儿园的名额公平分配、缩小公办与私立幼儿园的价格悬殊,就是当务之急。而最重要的问题在于,公办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的制度供给不一样。公办幼儿园享有更多的政策照顾和财政投入,而民办幼儿园却像没爹没娘一样,在现实运作中,如履薄冰,自谋出路。而这背后,又是学前教育非义务教育化,以及民办幼儿园非公益化所致。

  由此,在政府主导的同时,各方如何形成合力,关键就在于“一碗水端平”,不可厚此薄彼。如实行同样的补贴、考核、监管等,即参照义务教育的办法,一是将公办、民办幼儿园纳入同样的评级考核体系,按照不同考评级别拨款;二是同样按人头(生源数量)补贴经费。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