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5月23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老龄化问题需跨学科研究老龄人口≠社会“包袱”
时间:2011-05-20 08:32:52  来源:光明网  作者:冯宇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发布。结果显示,我国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继续得到有效遏制,居民受教育程度明显提升。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明显加快。

  人口老龄化问题凸显

当前,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人口总数的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的8.87%。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

联合国有关标准规定,一国60岁及以上人口的数量超过总人口的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的数量超过总人口的7%,即进入老龄化社会。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姚远告诉记者,依此标准,中国早在1999年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中央财经大学“医改政策评价与老年人健康保障跨学科研究”负责人王俊进一步指出,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发展中大国。虽与北欧、日本等国相比,中国还未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但快速增长的老龄化人口将带来诸多问题。这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是一个巨大挑战。

  老龄化需要跨学科研究

面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专家普遍认为,人口老龄化会使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下降,“人口红利”消失,社会供养系数上升,社会财富积累减少,扩大再生产受到限制,储蓄和税收下降。总体上看,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是综合而复杂的社会变化,不是单一学科能够解决的问题。在近日召开的“中国医疗改革与老龄健康、福利保障”学术研讨会上,专家建议,加大老龄化问题的跨学科研究力度。

姚远指出,研究老龄化问题需要多个学科共同参与。首先要进行基础理论和战略研究,然后根据研究成果,探讨如何完善应对老龄化的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体系,最终形成政府主导,市场、社会、家庭与个人参与有机结合的全民行动。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赵耀辉教授呼吁学界动员起来,共同研究人口老龄化问题。她特别提到,在美国,专门的老龄问题研究院组织了很多专题研究,涉及多个学科和社会行为的多个方面,值得借鉴。

  树立“积极老龄化”观念

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诸多问题的同时,专家们也指出,不要只看到老龄化的负面影响,因为老年人不是“包袱”,而是“资源”。

“我们不应只看到老龄化的负面影响,还应看到其潜在的经济机遇和财富创造的价值,树立积极老龄化观念。”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编辑部主任牟新渝介绍,“积极老龄化”概念是2002年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第二次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上由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这一概念认为老年人的潜力是未来发展的强有力基础。老年人应积极参与到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生活中,依靠自身的技能、经验和智慧,改善自己与全社会的条件。

“人口老龄化可能会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诸多影响,但这只是理论上的分析,具体情况尚不明确。”姚远指出,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如果积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老龄产业发展、重视老年人的价值、合理开发老年人的人力资源,那么挑战就可能变成机遇。

王俊也强调,人口老龄化只是代表着老年人口多,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出现严重问题,关键要看相关的制度安排、政策设计。应对得好,人口老龄化并不会成为社会进步的阻力。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