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4月24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谨防防伪标签成助假帮凶
时间:2017-12-29 10:23:09  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杨玉龙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防伪标签不“防伪”冲击着市场之诚信,对于制作、购买、使用者而言,靠此发财均是在走“偏路”。所以,即便一时能够逃脱法律惩治,长久下去也是自取灭亡,理当警醒。
 
  如今商品上贴着防伪标签已司空见惯。刮开涂层后登录指定网站查询,显示该码为“首次查询”,或是直接显示为“真品”。其中有些标签指定的网站中,还带有“315”之类的字样。记者查询发现,消协官方并没有开展过这样的业务,此类标签指定的网站大多是商业网站。带有防伪标签的就一定是真品吗?不一定。(12月27日 《北京晚报》)
 
  事实上,防伪标签存在上述问题,媒体早有过曝光。其根本原因,一方面是现有的法律约束不足,现行管理的依据《产品防伪监督管理办法》也并不具备法律强制性;另一方面是监管的疲软,加之部门配合乏力,存在“龙多不治水、治不好水”的问题。而这样的防伪标签,一旦被制假贩假分子所利用,就无异于在充当“助假”的角色。
 
  终结防伪标签存在的乱象,一方面有法可依是必备的前提;其次,要明确部门的监管责任,对涉及防伪行业监管的质检、工商、公安等诸多部门,要将责任砸实,减少监管盲区;再者,在源头上对生产企业进行“闭环监管”,进行全流程的生产和流通监控,确保防伪产品的技术和品质安全,对违规制作、销售防伪标签的依法给予严厉打击。
 
  同时,国外的一些做法也值得借鉴。比如,据报道,在国际上,防伪产品属于构建社会诚信体系的特种技术产品,普遍由政府严格监管;有些国家防伪技术企业仅十几家,且都由政府监管并派遣驻厂代表,对企业防伪产品生产的销售合同进行监督,既能够查询到防伪产品流向,也能够查询到企业应用的是何种防伪技术。
 
  实际上,于商家而言,在产品标签上动脑筋,而不在产品质量上下工夫,终归是一种短视行为。即便产品质量无问题,而防伪标签却指向虚假的网站,消费者难免会有被欺骗的感觉。明白了真相的消费者,对这样的商家自然会远离。同样,假冒伪劣产品贴上防伪标签,终归“真”不了,更何况消费者不糊涂,产品的好坏还是分得出来的。
 
  总之,在防伪标签上动脑筋,的确是用错了地方。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防伪标签不“防伪”冲击着市场之诚信,对于制作、购买、使用者而言,靠此发财均是在走“偏路”。所以,即便一时能够逃脱法律惩治,长久下去也是自取灭亡,理当警醒。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