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健康身份证”离普及有多远
时间:2017-12-26 15:10:47  来源:燕赵晚报  作者:罗志华 

    去医院看病,不少人都会带着片子、病历,有时丢了检查报告,还很麻烦。今后带着手机就可以了,里面可以记录你的全部健康信息,还能缴费、挂号,跨市、跨省看病,都将很方便。12月20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和江苏省卫生计生委联合举行全国电子健康卡首发式,在首发式上发出了全国第一张电子健康卡。(12月25日《现代快报》)

    电子健康卡若能得到社会的普遍支持,并最终在全国推广,它所能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正如江苏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兰青所言,这张电子卡便是居民的“健康身份证”,是连接居民与医疗机构、家庭医生、公共卫生服务之间的媒介。居民身份信息、健康档案信息、医院就诊信息等,都能记入电子健康卡中,居民无论走到哪儿,都能将这些信息带在身边,供医生快速而全面地查阅。

    此外,电子健康卡还能化解当前的一些难题。比如,患者只要愿意,可将个人电子健康卡制作成二维码,贴在衣服内层等处,当他突发意外倒在街上时,周围人可以通过手机扫描迅速获取他的健康信息,进而对他实施精准施救。再如,跨省异地就医已建立全国联网的信息平台,但即使如此,仍有平台无法联通的地方,基层医疗机构就难以建立起类似平台,电子健康卡可以作为异地就医信息平台的补充和延伸,且两者还能相互印证,提升信息的准确率。

    但电子健康卡能否在统一版本后推广普及,不仅取决于技术是否成熟,更取决于观念能否突破。当前,同城的不同医院连统一就诊卡都是件很艰难的事,要想全国统一推出一个版本的电子健康卡谈何容易?在医生看来,既然本医院有诊疗卡,阅读患者自带的电子健康卡不仅多余,而且不可靠,他们也不会愿意将本院的诊疗信息录入其中,电子健康卡信息就会残缺不全。这说明,若没有医院和医生的支持,普及之路将举步维艰。

    普及电子健康卡难以一蹴而就,分步骤实施则可降低难度。首先,在地域和范围方面,可先实现同城就诊卡统一,再谋求全省就诊卡通用,最终再实现全国统一。其次,在内容方面应该由简到繁,可先录入基础性信息,再逐渐向复杂信息过渡。当前,我国很多地方已针对居民进行健康档案录入,假如能够将这些信息电子化,就会形成电子健康卡的基础数据,将来升级就会变得比较容易。

    在分步骤实施之前,还需做好统筹规划,消除不兼容等隐患,并确保信息安全,为普及扫除顾虑和障碍。若如此,居民持电子健康卡走遍全国或将成为现实,到那时异地就医或已得到普及,医疗既打破了地域限制,也突破了信息藩篱,有望迎来信息交流与医保报销等多层面的“漫游”时代。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