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打开公众的“文化空间”
时间:2017-11-29 10:45:3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李洪兴 

    “一家人专门从外地来看《巴黎的火焰》,却买不到票,投诉到我们这儿,质问‘票去哪儿了’。”正值中央芭蕾舞团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芭蕾舞演出季,天桥剧场的负责人连续接到类似投诉。面对诘责,他们无奈地拿出票务信息,给出答案。被认为“高雅”的芭蕾舞,也让观众投诉票难买,既说明高质量的文艺演出受欢迎,也折射出文化市场还难以满足公众需求。

  这些年,从朱晓玫的钢琴演奏会、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展映到故宫的“千里江山”特展,类似这样一票难求的情况屡屡出现。最近中国美术馆“美在新时代”的“壕展”,再次让观众排起长队。公众热情高涨,才能让文化市场活跃、文艺创作繁荣,对于文化产品的供给侧,这是最深厚的土壤。但另一方面,“曾经沧海难为水”,看过了更好的演出、欣赏了更好的展览,观众的水平会提高,对于文化产品也有了新的要求。是一票难求还是门可罗雀,考验的是文化产品提供者的能力和水平。

  在这样的情况下,演什么、怎么演,展什么、怎么展,就变成了更重要的问题。比如,俄罗斯院团的芭蕾舞《天鹅湖》,往往能吸引不少观众。不过,这些院团水平参差不齐,如果不加筛选地引入,即便有一时票房,放之长远却容易“劣币驱逐良币”,拉低市场水平。舞蹈如此,其他的展览、演出也同样如此。文化工作者以敏锐触觉发现市场的同时,也要以专业眼光为市场把关,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提升社会的文化水位,进一步打开人们生活中的“文化空间”。

  开展文化活动,不一定要在金碧辉煌的剧院。从天桥剧场开展芭蕾进社区、芭蕾大师面对面等活动,到“网红”故宫推出介绍古代艺术作品的多媒体产品,都是有益的尝试。北京街头还有“流动美术馆”,在路边墙上挂上书法和绘画作品,引来不少人驻足观看。如果路边的公交车站、地铁的灯箱广告也能成为文化展示区,如果街心花园、城市广场也能成为小型演出场所,城市生活可能就会更多一些文化味儿。

  这其实是一个基本的文化态度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切有抱负、有追求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追随人民脚步,走出方寸天地,阅尽大千世界,让自己的心永远随着人民的心而跳动。”有一颗随着人民的心而跳动的心,也才会有把握时代脉搏、受到人民欢迎的好作品。如果仅仅把文化当成“个人表达”,甚至仅仅是为“稻粱谋”,就走不出自己的“方寸之地”,更谈不上以文惠民、以文润人了。

  文化惠民,也是“民惠文化”。对于文化作品,观众既是欣赏者,也是批评家。这是一个互相打量、互相促进的过程。电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好的电影会有“自来水”,观众可以在网站评论、评分,“口碑营销”带来强劲票房;而那些内容空洞、表达陈旧的,即便是广告铺天盖地、演员星光熠熠,也难免会被网友给个低分。文化建设要迸发出强大的能量,文化市场要获得持续的动力,正应该在赏与析、观与评中形成良性互动。

  十九大报告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这让人想起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乌兰牧骑。以蓝天为幕布,以草原为舞台,他们每年为牧民演出超过7000场,被牧民亲切地称为“我们的乌兰牧骑”。或许每个文化工作者、每家文化机构,都需要以公众这样的称呼为最高荣誉——“我们的”。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