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关爱留守儿童,建立信息系统有了基础工程
时间:2017-10-11 15:17:57  来源:新京报  作者:张天潘 

     “全国农村留守儿童信息管理系统”10月10日正式启用,将建立起翔实完备的农村留守儿童信息台账。民政部要求各地民政部门须在今年11月底前完成农村留守儿童的信息采集录入、审核报送工作。同时,要加强系统使用情况监测督查,以系统上线运行为基础,建立完善动态管理、定期通报机制,实现数据动态更新。

  去年11月,民政部等8部门联合部署在全国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承诺力争到2017年底将所有农村留守儿童纳入有效监护范围,切实兜住农村留守儿童人身安全底线。此次民政部组织开发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信息管理系统,正可以视为在兑现这个承诺。

  长期以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就面临许多待解的尴尬,比如留守儿童数的问题。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10年至2015年,6年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留守儿童数量持续在2000万左右。但在2016年3月底以来,多部门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的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显示,不满十六周岁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为902万人。一年间,数量下降了1117.24万人,降幅达55.3%。这背后不排除统计口径等问题,但也说明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最基础性的工作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全国农村留守儿童信息管理系统”建立起了翔实完备的农村留守儿童信息台账,为各地方政策制定和推行带来便利,也为社会力量的参与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渠道,可以推动社会资源的有效对接。

  在改善留守儿童问题方面,目前政府与社会实现了较好的互动。典型的例子就是“营养改善计划”的推行。2011年10月26日,国务院决定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央每年拨款160多亿元,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普惠680个县市、约2600万在校学生。也许很多人不知道,这个“营养改善计划”之前,是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贫困地区寄宿制学校儿童营养改善项目组”,从2007年就开始在广西和河北开展了大量农村学生营养改善的试验,最后助推了政府政策的出台。

  这些年来,社会公益组织在留守儿童方面,做了很多创新性的工作,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为政府的决策提供了非常好的试验或试错经验。但据我个人亲身参与的观察,社会组织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很多基础性的工作,他们是无法解决的。比如一个公益组织要进入某个县去开展留守儿童相关的工作,它可能没有办法拿到这个地方留守儿童的确切数据,只能自己去调研收集,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才能开展后面的工作。

  这就需要政府承担起更多基础性的工作。从这个角度看,如今全国农村留守儿童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不仅对政府相关部门来说,是一个对留守儿童精准关爱、精准帮扶、精准保护的工具,对于公益组织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基础设施,以便于他们可以在这个基础之上进行更多的创新探索,同时也会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进来。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