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05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别让“天价”商品煞了景区风景
时间:2017-09-27 10:56:55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付 彪 

    门脸低调,隐身市区犄角旮旯;别有洞天,店内装修富丽堂皇;看似高档,推销的产品成本不足标价一成;VIP预约,只对旅行团开放;激情四射,神秘隔间内“讲师”洗脑游客……“十一”黄金周临近,记者赴张家界各旅游景区调查,起底一些旅游购物店内的天价旅游商品猫腻:专宰旅行团,散客一律不接待;专设“洗脑房”,销售员变身“讲师”;专卖“高档货”,成本却不足标价一成。(9月26日新华社)

  出厂价为551元的乳胶床垫,旅游购物店内标价8580元;标价580元的乳胶枕,出厂价多在20-40元;用朱砂粉压制的手串售价从数百元到数千元不等,重量就10多克,而在大型网络批发电商平台,优质朱砂粉的售价也不过300元1公斤……尽管是明码标价,VIP预约还可以打折,看似“周瑜打黄盖”——你情我愿,但实际上“宰你没商量”,大煞著名景区的风景。

  近年来,“天价”事件屡见不鲜,除了“天价虾”“天价鱼”,还有“天价豆腐”“天价骑马”,以及100元一碗的砂锅白粥,8.8元一颗的杏干,8元一克的草药粉……每一起“天价”事件,都涉及到消费纠纷,不仅消费者权益被侵害,经营者可能承担法律责任,在公众以地域为框架打量旅游形象的语境下,其负面影响还将损害一个景区甚至一个地方的声誉和形象。

  经营者急功近利“赚快钱”,是造成“天价”事件频发的重要原因。不少旅游购物店把游客当“唐僧肉”,不是以贴心周到的服务让游客心甘情愿打开钱包,而是做“一锤子买卖”,一些地方甚至形成了旅行社、导游、经营者针对游客牟利的“一条龙”潜规则。就像张家界某著名景区附近一些旅游购物店,专宰旅行团,导游将游客带入“洗脑房”,卖场内“训练有素”的销售员即变身“讲师”“大师”,引诱他们上当受骗,从中谋取暴利,尔后各方进行分成。

  事实上,但凡称得上“天价”的商品,都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模糊了人们对市场法治的基本认知。目前,景区的餐饮业、商品及客房服务价格均属市场调节范畴,由经营者依据自身成本、供求关系等自主定价。但放开价格不等于可以坐地起价。《价格法》明确规定,经营者定价“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牟取暴利”:《制止牟取暴利的暂行规定》指出,“某一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差价率、利润率,不得超过同一地区、同一期间、同一档次、同种商品或者服务相应平均数的合理幅度。”然而,诸多曝光的“天价”事件都不难找到违背上述法规之处。

  一言弊之,“天价”事件频发,表明市场运行与监管还存在漏洞,希望相关部门切实加大旅游市场的整治和监管力度,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别让“天价”商品煞了景区风景。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