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养老金没有风险,改革关键是全国统筹
时间:2017-04-28 10:01:48  来源:新京报 

  养老保险制度周期性长,参保者跨区域流动的可能性极大,因此必然要求由中央政府,而非地方政府来推动养老金顶层设计和整体改革。

  近日,清华大学发布研究报告称,“当前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性处于差等空间,如不尽快对制度进行调整,养老保险基金将面临着崩盘的风险”,参保民众再次被“吓到”。

  现有养老金缺乏可持续性吗?这个问题,对于养老金改革,至关重要。

  从资产负债的平衡状况看,如果仅仅着眼于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负债,则所谓“4.7万亿”的巨额空账金额的确会引起参保者的恐慌和不安。但是,如果从职工养老保险的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着眼,则全国养老金的当期收入远大于支出,而并不存在当期的缺口;如果进一步从全国总的资产负债关系着眼,则3.5万亿的职工养老保险累计结余、超过两万亿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以及大量可用于划转至养老保险基金的国有资产,都应当使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长期财务可持续性。

  从地区之间的关系看,当前不同地区养老金收支状况差异极大。有结余的地区,结余基金不可用于调剂使用;有缺口的地区,则需要各级财政共同补贴缺口、确保养老金发放。部分地区养老金收支压力较大确是事实,但全国范围内养老金收支平衡亦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如果过分强调部分地区的养老金收支压力,而对全国总体的收支状况视而不见,这显然违背了国家整体性的视角。

  相应地,推进养老金制度改革也需要有国家整体性的视角,而不可受制于地方利益、更不能再依赖地方试点。

  我国的养老金制度改革缘起于地方试验,并由此导致了区域间的“碎片化”格局。然而,养老保险制度周期性长,参保人从参保缴费到领取待遇,其时间跨度往往超过30年,参保者跨区域流动的可能性极大,因此必然要求由中央政府,而非地方政府来推动养老金顶层设计和整体改革。当前,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的确还存在统筹层次低、结余基金投资收益率低、不同地区实际缴费负担差异大等严重问题。

  2013年开始,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启动养老保险顶层设计工作,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在顶层方案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更是要以国家整体利益和养老金制度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标,以提高参保人的获得感和对制度的信任感为落脚点,在维持制度整体稳定性的前提下,果断推进关键领域改革。

  其中,涉及参保者整体利益的重大政策调整有必要由国家立法机关审议通过;关键领域的改革一旦看准,就应由中央政府强力推进,因为时间的拖延只会进一步固化部分地方的既得利益,从而不断增加改革的难度。

  养老金事关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但是养老金制度却从来都是国家的整体性制度安排,这既是养老保险制度互助共济性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也是应对劳动力跨省区流动,实现公平、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必然要求。因此,只有从国家整体的视角出发,才能客观判断、理性推进养老金制度改革。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