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专利转化率比数量更值得关注
时间:2017-03-30 12:05:20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陈建民 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近日,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公布了《至2016年底有效发明专利排名前50名高校》的榜单。其中,清华大学以8002件高居榜首,浙江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紧随其后。消息发布后,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不少网友的讨论主要聚焦在专利转化率和专利质量上,有人甚至提议教育部在公布申请专利数量榜单的同时,也应一并公布专利转化榜单,两份榜单才能更为全面地反映我国高校专利的申请状况。

  近年来,我国专利申请量节节攀升,发展突飞猛进。我国虽然颁布《专利法》仅30多年,但已经连续5年发明专利申请量雄踞全球首位,2015年更是首次突破100万件大关。更为可喜的是,不仅国外公司在中国的专利申请量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国内企业、高校及研究机构的申请量也是涨幅显著。专利数量的上升曲线,正是对我国科技创新等一系列战略及政策的最佳注脚和生动例证。

  但高兴之余,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单纯专利数量的增长,并不能作为国家、企业或高校创新水平的评价指标。正如不少人在讨论中所指出的,真正有用的专利应该是质量高的专利,而质量高的专利不仅是具有科技发展前瞻性的专利,也应该是真正可以转化为生产力(产品)的专利。专利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中转化率指标的高低,更接近反映一国的“智造”潜力。因此,专利“质”“量”双高,才能说一国是真正的专利强国。

  透视我国专利版图,一些数据须引起关注,比如根据有关方面的统计,中国专利的转化率约为10%,而专利资本化的比例也较低,大多数专利处于“闲置”状态。毋庸讳言,专利领域存在着滥竽充数的现象。一些企业将专利申请作为上市公司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一个指标或是取得垄断权的途径,部分高校或科研机构也将专利申请用来为自家的创新能力“撑门面”,专利申请人将专利作为职称晋升的加分筹码也早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就是在这样的异化中,专利失去了其本来的价值和意义,国家知识产权管理机关甚至一度提出要清理“垃圾专利”,问题的普遍性及严重性值得我们反思。

  专利数量屡创新高,是“中国智造”实现突破的新开始。如何在“大”的基础上做“强”做“实”,如何进一步提高专利的转化率,如何让专利创新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尤其是以此为跳板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亟待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各方协同努力。唤醒创新热情与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唤醒科技创新的整个支撑体系,是实现下一个突破,继而走向专利强国的根本。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