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要让“不离家”养老服务模式叫好又叫座
时间:2017-01-23 16:03:57  来源:长江网 

    这两天,在审议讨论《福建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草案)》时,代表、委员们提到最多的就是如何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据统计,面对如何养老,90%以上的老人选择待在家里,享受社区提供的养老服务。“不离亲”“不离家”“不离群”,实现这个愿望,需要全社会倾注更多智慧和力量。(1月22日《福建日报》)

  事实上,近年来全国部分省份也在致力于推出家门口养老方式,但效果却不佳,能够坚持下来的更少。究其背后的原因,关键问题还是出在养老机构用地难、居民及老年人观念转变难、养老服务产品单一、投入不足等方面,致使这种“不离亲”“不离家”“不离群”的家门口养老模式陷入了叫好不叫座的困境。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如何养老已经成了摆在政府、社会以及各个家庭面前的一道亟需破解的难题。以前社会较为主流的居家养老及公办或民办的养老院,似乎都难以满足日益增加的老年群众需求。比如居家养老者如果老人的子女不能时常陪伴在身边,一旦老人遭遇什么意外情况,就比较麻烦;而一些正规、大型的养老院“一铺难求”不说,费用也比较高昂,超过了很多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

  而提倡“不离亲”“不离家”“不离群”的家门口养老方式,却是两种方式的有机结合,但要使它真正落地,受居民和老年人喜欢,政府部门必须吸取其他省市经验教训,从养老机构用地、降低兴办养老院门槛、合法融资、政府投入、社区重视等方面着手。如果仅靠现有的听证会、协调会解决类似问题不是长久之计,应制定一套社区配建养老机构的距离、施工、环评等方面标准,让政府、居民、养老院依法办事、依法维权,助推实现“家门口”养老。

  除此之外,笔者认为在现阶段应该大力扶持社区日照顾式微型“半居家”养老院,打造家门口养老样板工程,既有利促进民办养老院的良性竞争,也有利于老人自己“常回家看看”,让这种离家但不离亲的“半居家”养老模式,成为改变居民、老年人养老观念的“磨合器”。

  总而言之,要避免家门口养老模式叫好不叫座,政府应该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和资本投入这一领域,大力发展扶持如家政服务公司等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实体,加大政策上的支持力度,为这些养老机构的运营减负。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