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中部崛起新五年:武汉、郑州入选国家中心城市
时间:2016-12-28 09:33:49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周慧 张赛男 

    遍布武汉大街小巷的“复兴大武汉,打造国家中心城市”横幅终于坐实。

    12月26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以下称“规划”),其中明确提出,支持武汉、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这标志着中部地区有关国家中心城市的争夺,终于尘埃落定。

    此前,武汉积极争取国家中心城市,郑州、合肥、长沙也都显示了较大的热情,最终花落武汉和郑州,合肥和长沙错失机会。对于中部其他省会城市的定位,规划称“强化长沙、合肥、南昌、太原等省会城市地位”。

    另外,规划给中部提出了“一中心四区”的新战略定位,即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全国新型城镇化重点区、全国现代农业发展核心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全方位开放重要支撑区。

    中部将成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

    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国土面积102.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国土总面积的10.7%;2015年底人口3.65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6.5%。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何立峰在近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总结中部崛起十年来的成绩,从2005到2015年,中部地区经济年均增长11.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1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由18.8%提高到20.3%,位居四大板块第二位。

    何立峰说,经过十年发展,中部地区在全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提升,在继承原有定位基础上,研究提出了“一中心四区”的战略定位。

    一中心即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四区是全国新型城镇化重点区、全国现代农业发展核心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全方位开放重要支撑区。

    其中关于制造业中心的定位,最受产业界关注。

    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长秦尊文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传统制造业方面,湖南、湖北和安徽的汽车制造业在全国都有影响力,各有优势;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武汉东湖高新(600133,股吧)区的光电子产业全国知名,集成电路等产业正在崛起;合肥和芜湖的平板显示产业发展得比较好,而湖南的轨道交通制造也是全国知名,此外湖南还有中联重科(000157,股吧)、三一重工(600031,股吧)这样的标杆民营企业。

    以湖南为例,2015年湖南省装备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591.6亿元,同比增长11.0%,成为湖南首个万亿产业。

    国家中心城市花落武汉郑州

    规划明确提出,支持武汉、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强化长沙、合肥、南昌、太原等省会城市地位。

    此前,中部几大省会城市都曾对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表现出期待,其中最激烈的“争夺”在武汉、郑州、合肥、长沙这四座城市间展开。

    武汉提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口号由来已久,据秦尊文介绍,早在2009年他就向武汉市书面建议实施“三步走”战略,其中就包含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

    2011年,武汉第12次党代会正式提出“举全市之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2013年,武汉市通过《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规划纲要》,具体明确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分为“三步走”计划。

    郑州对国家中心城市也表现得尤为迫切,近年郑州当地党政一把手就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出要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在此次规划发布前,郑州市有关部门更是提前释放郑州入选国家中心城市的消息。

    从综合经济指标看,2015年武汉GDP达到10905亿元,长沙GDP为 8510亿元,郑州7315亿元,合肥5660亿元,武汉经济总量遥遥领先,几乎是合肥的两倍。从人口规模上看,则顺序依次为武汉、郑州、合肥、长沙。

    事实上,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人口红利,武汉无疑是“中部龙头”。在科技创新能力上,武汉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数量名列前茅,武汉东湖高新区近年也成为中部创新创业高地。

    合肥、长沙缘何落选?

    相对郑州来说,此次“落选”国家中心城市的的合肥和长沙,在各方面实力并没有明显差距,2015年长沙的GDP还超过郑州1000多亿。

    12月23日,长沙市委书记易炼红在公开场合还提到,长沙项目建设要进一步提速提质,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坚实支撑,2017年将是长沙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开局之年。

    合肥近年来发展势头也很迅猛。从增速看,合肥2015年GDP增速达到10.5%,在四座城市中也处于领先位置,增长潜力不可小觑。

    安徽区域经济专家程必定表示,合肥其实已经有了国家战略层面的定位,就是“长三角副中心城市”,以后会更积极地参与长三角竞争与合作。

    从参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到努力融入长三角,合肥官方也在强调“左右逢源”。不久前合肥都市圈扩容,将曾经跨入南京都市圈的马鞍山、芜湖纳入,吸引省内优势资源回流,显露出在长三角区域发展中的自信。

    “安徽的规划和东部、中部地区有所重叠,一方面坚持东向发展,便于承接江苏、上海的产业转移;另一方面,对中部发展的政策也会积极响应。”程必定说。

    那么这个“帽子”到底有多重要,使得中部城市纷纷争抢?

    在2005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编制《全国城镇体系规划》时,首次提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这一概念,打破了中国传统的直辖市、省会城市、地级市、县级市的城镇体系格局,使“中心城市”成为处于城镇体系最高位置的城镇层级。

    2010年出台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建设五大(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国家中心城市的规划和定位。

    2016年上半年,国家发改委发布《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首次明确提出,成都要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

    “对于获批的武汉和郑州来说,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把定位做实,带领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和长江中游城市一起发展。一是考虑集聚功能,如何发展高端产业、集聚优势资源;二是加强辐射功能,如何对周边乃至全国产生功能效应。”武汉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吴传清说,“国家中心城市关键在于练‘内功’,不是有个定位就好了,要去想怎么把功能发挥好,把短板补齐。”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