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坦荡无私就易选到人才
时间:2016-12-14 11:03:04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桑林峰 

    中组部近日修订印发了《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守则》,明确“凡提四必”和“三个不上会”“两个不得”“五个不准”的要求,坚决防止“带病提拔”。欲有可堪大用之才,选好人才是前提。如何选到优秀人才?最根本的是出以公心、客观公正。

    历史上,伯乐选人,多以国事为重,从不看重个人利益。羊祜是魏末晋初时期的贤臣,曾任职两朝,掌握着机要大权,大凡朝廷政治事件的斟酌损益,都要征询他的意见,但他从不谋求权势利禄,所推举选拔的人才,都不知是他荐举的。有人批评羊祜过于缜密,他回答说:“不能举贤取异,岂得不愧知人之难哉!拜爵公朝,谢恩私门,吾所不取。”还有很多人像羊祜一样,譬如鲍叔牙让贤管仲,娄师德推荐狄仁杰,王旦保举寇准,皆不图名、不图利、不图谢恩私门,一心只为国家强盛、人民幸福。

    “为一身谋则愚,而为天下谋则智。”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的一些亲友到北京看望他,当他们提出要毛泽东推荐介绍到北京参加工作时,毛泽东一概没有答应。他认为,“人民会说话”。选人用人,取公取私,更见共产党人的信仰、党性、作风和操守。

    实际生活中,少数领导人认为手下人能力较弱,用着不顺手。对此,不妨反思,自己为公选人了吗?如果领导干部选人只想选“家臣”,选出的只能是“奴才”;如果只选身边人,就很难选出大视野大抱负之人;如果搞“为人择官”那一套,就很难选出胜任岗位之人。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视察时曾说:“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当前,国家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施工高峰期,尤其需要一大批思改革、谋改革、善改革的干部脱颖而出。而这一切,只能靠领导干部公心公正选人,而决不能搞私心私利那一套。

    “治天下惟以用人为本,其他皆枝叶事耳。”把公道正派作为干部工作核心理念贯穿选人用人全过程,做到公道对待干部、公平评价干部、公正使用干部,才能使选出来的干部让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干部服气,才能更好地为党分忧、为国奉献、为民服务。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