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官员“劫富不劫贫”,贪腐也能当侠义?
时间:2016-09-13 15:47:50  来源:红网   作者:余祖欣 

    去年,广东潮州市纪委查处了潮州市湘桥区委原副书记、区长陈鹏严重违纪案。在纪律审查期间,他写下10份悔过书,文中多次出现“穷人的钱不能收,老板的钱收一点也无所谓”“不收钱是不近人情”“劫富不劫贫”等思想,并始终认为“自己本质是不坏的”。(9月12日《广州日报》)

  又见无力的辩驳和“事后忏悔”,如陈鹏这般,一些官员在“落马”后擅找借口已是司空见惯,“原来以为”“早知道”“想当初”……可纵使借口再多,终究无力改变贪腐事实。其实,秉持着“不收钱是不近人情”或“劫富不劫贫”等自安思想的又何止这一人,明知错责所在,硬是强拗些许“侠义情怀”,贪腐之下竟有了“凛然正气”,成了掩盖贪婪最好的外衣。

  所谓“小人之过也必文”,贪腐的后果谁都知晓,可连“落马”都不敢直面错责,还要粉饰一番、自求心安,这背后的忏悔还能算作真诚?诚然,老板们确实有钱,其中不乏通过不正常手段取得,而真正的“劫富”,本应当守住责任田,挫败其“围猎”行为,而不是同流合污,成为被金钱操控的“木偶”。从初衷上来说,贪腐的本质就是欲望作祟,这一点毋庸置疑,故而无非是分一杯羹、出一些力,不但没有“劫富”,反成为“帮凶”,一些老板何其精明,所有付出通通转化为收益,最后倒做了些“劫贫”的事,因此,官员看似没有劫贫,实则间接劫贫;看似不触民利,实则贻害民利。

  深究根源,官员“劫富不劫贫”的侠义感无非就是一种单方面的舍本逐末,有一丝正名的空隙可钻,便毫不理会法纪坚墙在上。在当前狠纠贪腐的大环境之下,存侥幸心理者再没有了容身之地,可也仍需警惕“劫富不劫贫”这类诡辩思想渐成危害,许多官员何尝不是在“落马”前与老板们称兄道弟、言尽感情,事后自己的贪腐行径反倒成了一种“良苦用心”,何其可笑。对于这类敢做不敢当且已然造成贪腐事实者,不需再作理会,只待严惩,只不过,反腐也需防腐,这类鲜活案例和反面教材恰恰警示着众人,贪欲祸心绝不会乖乖暴露,少不了冠冕堂皇的伪装,而一旦某些官员“免疫力”低下,陷入这种思想之中,便愈发有了“胆子”,愈发不要“面子”。

  防微杜渐,事无巨细,任何一个歪心思,都会渐成顽疾。在当前反腐工作提质增效的大背景下,尤须从思想入手、从行为规范,避免一些人给自己戴高帽、找借口、谋退路。特别是一些已然酿成轻疾者,尤须通过及时有效的疏导教育,予以诫勉轻处,切莫越入窘境越不知进退,反倒拿些自己都不能完全信服的借口蒙蔽双眼,如同“劫富不劫贫”这般,自命不凡的侠义之举,就别自己闹着玩了。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