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5月11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刘伶利之死:一所大学何以无视一个人的尊严
时间:2016-08-22 17:09:05  来源:新浪司法  

    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开除患癌教师刘伶利一事震惊全国,就像之前发生的社会重大影响事件一样,很多时候都是因为一个个生命的终结才引起社会的关注。如果不是因为刘女士悲惨离世,这样的事情我们也许永远不会知道。

fad5744b702be6749d3e1b73ac2b2d71.jpg

  学校本是教书育人的好地方,也是我们公认的,在这个浮躁社会仅存的心灵净土。但令人遗憾的是,这样一纸既缺乏人性、又傲慢无理、甚至目无法纪的人事决定,却发生在我们的大学。兰州交大博文学院简单粗暴的用“开除”的方式解雇患病中的人民教师,其伤害的不仅仅是我们的《劳动法》,其实还有刘伶利的教师形象。

  刘伶利女士被博文学院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这个决定,劳动仲裁部门和法院也已经对此做出了违法定性。但是博文学院以“开除”这么严厉的方式解雇教师,涉嫌对刘伶利的名誉造成损害,导致不特定的人对刘女士产生误解,降低刘女士作为教师的形象。虽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规定,企事业单位对其管理的人员作出的结论或处理决定,当事人以其侵害名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是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并不能成为阻却我们坚持认为,博文学院的“开除”决定实际上会损害刘伶利的名誉。

  让我们首先来体会一下,“开除”这种处理方式影响是多么的严重。

  “开除”一词正式出现在《公务员法》中,是对公务员最严厉的行政处分形式,适用于公务员犯有违法行为,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损失,丧失了国家公务员的资格的情况。“开除”一词并不见于《劳动合同法》,但是在实践中,很多单位却喜欢用“开除”这种处理方式,终止与员工之间的劳动合同。司法审判实务中,法院认为,“开除”作为一种处分手段与解除劳动关系并非同一法律性质。“开除”被认定是劳动关系存续过程中,用工单位因劳动者存在违反劳动纪律等严重情形,对劳动者作出的最为严厉的一种处理方式。

  我们再来看看刘伶利女士被开除经过。

  2014年7月23日,刘伶利入院后,被确诊为卵巢癌。同年9月博文学院开学的时候,刘伶利的家人即托人把甘肃省人民医院的病假条转递给了学校。2015年1月14日,刘女士的家属带着刘女士的病历和北京医院开具的假条,来到学院的人事处。该校人事处长拿走了病历,但没有收假条。2015年1月19日,刘伶利即收到《关于开除刘伶利等同志的决定》。

  刘伶利女士因住院治疗,已履行让家属代为请假,并已将医院开具的假条转交学校。学校自取得病历,即视为已知悉刘女士住院这一事实。博文学院将“连续多日旷工”的帽子强加给刘伶利,以刘女士“旷工”违纪为由,单方面解除与刘伶利间的劳动合同,并在博文学院院长陈玲签发的《关于开除刘伶利等同志的决定》上,写明刘女士因违纪被学校开除,缺乏依据,博文学院乱扣“旷工”帽子的行为构成过错。

  旷工行为表现为当事人明知单位有规章制度,却故意不按单位规定事先请假,擅自离岗的行为。旷工被认为是一种主观故意行为,员工旷工,必然会被贴上“不忠于工作岗位,不爱岗敬业”的标签,导致不特定的单位和个人降低对员工的社会评价。司法实务中,对于有员工因病住院,导致没有事先填写病假申请单、延迟提交病假单,或者因为职工患病住院等客观原因不能亲自请假的,由家属代为转交请假条,法院一般认为用工单位应该把员工的生命健康权放在重要地位,禁止单位以员工没有履行请假手续中的某些程序规定,或者没有亲自请假为由,而认定员工为旷工。

  博文学院对刘伶利女士定性为“旷工”,并将《关于开除刘伶利等同志的决定》公开发致博文学院各处(室)、系(部),致使刘伶利的同事和学生,以及其他有可能获知博文学院这一开除决定的不特定的人,都会误认为刘伶利女士有违反学校纪律问题,无法避免给刘伶利女士贴上一些标签,从而降低了刘伶利作为一名教师的社会评价,必然会对刘伶利的名誉造成损害。

  逝者已矣,虽然我们再也无法考证博文学院扣帽子的行为,给当时正处在抗癌期间的刘伶利女士,实际造成了多大的名誉损害后果,但是根据该校发布的《关于开除刘伶利等同志的决定》可以认定,该文件已被下发到该校各处(室)、系(部)这一客观事实,足以导致不特定范围内的师生误解刘伶利女士,甚至怀疑刘伶利作为一名老师的职业素养,从而导致刘伶利名誉受损的后果发生。

  当然,也有人会质疑,开除这样的措辞到底会对刘伶利女士产生多大的实际影响。我们不妨这样假设,如果刘伶利女士依然活着,被解除劳动合同后,当她再次就业时,你觉得“开除”这样的结果会增加她找工作的可能性吗?实际上,司法实务,已经发生过这样的案例。

  某单位与一位员工存在矛盾,便以该员工违反劳动纪律这个理由开除了这位员工,并将该员工的这个“不良记录”公开发给了求职市场。该单位的这个做法,导致该员工所应聘的新单位了解到该员工“曾因违纪被开除”这一不真实的情况,基于员工存在这个“前科”,新单位拒绝与这位员工签订聘用合同。后来该员工以前单位侵害了名誉权为由提起了侵权诉讼,要求单位停止侵害其名誉权,并书面赔礼道歉。该员工的主张得到法院的支持。

  法院认为,用人单位的内部人事管理权应该受到法律保护,但法律禁止其滥用人事管理权,用人单位在处理劳动关系时,理应规范用语,避免公开对员工作出不当评价并进行传播。如果用人过程中侵害员工人格权的,丑化了劳动者的人格,使劳动者社会评价降低,单位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