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小鱼球里见大精神
时间:2016-08-02 11:45:44  来源:南方网  作者:关育兵 

    袁荣垣是地道的小榄人,今年29岁的他,似乎天生就是制作小榄鱼球的料。进入这行才四五个年头,就打得一手好鱼球:街坊赞赏,争相购买,父亲安心,全面放手。袁荣垣憧憬着小榄的鲮鱼球能够越做越大,走出广东,在外省建立连锁,打造成为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8月1日《中山日报》)

  小榄炸鱼球是小榄菊花展中的一道必不可少的名菜,相传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巧妇也难把胡萝卜做出肉味道。对于食物来说,食材是非常重要的。袁荣垣之所以鱼球做得好,首先在于对食材的严格挑选。袁荣垣要求,鲮鱼必须是鲜活宰杀的。不仅是鲜活宰杀,由于水质或喂食的饲料等原因,鲮鱼肉没有那么鲜美,或者胶原质少的,他一概不要,因为这会影响小榄鱼球的整体品质。对食材的苛刻要求,对进货的严格监管,这就从源头上为袁荣垣的炸鱼球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好底子。

  对工匠精神的坚守,是袁荣垣的另一成功秘诀。工匠精神是什么?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把事物做到极致的信念。工匠精神需要时间的淬火,但时间并不会自然成就工匠精神。这一点在袁荣垣表现特别明显。虽然做鱼球仅仅五年,但凭着对鱼球制作的执著和热爱,袁荣垣就掌握了其精髓,其制作的鱼球,让许多人不相信他从事这一行才五年时间。袁荣垣的工匠精神,还表现在对传统工艺的尊重和坚守上。他谨遵父亲的要求,在炸的程序和火候的把控上,严格按照传统进行,让小榄炸鱼球色泽金黄,每一口都弹牙且鲜美。食物是有感情的,美食家能够从食物中品出制作者的心理。传统工艺中的许多方法,是上百年经验的总结和归纳,汲取其中的精华,对于保证食品的原汁原味,是很有必要的。

  坚守不是一成不变,坚守是要守住精华,坚守也不排除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尤其是陈旧的工艺。学机械的袁荣垣,尊重传统工艺,但他同样不拒绝机械化。在制作鲮鱼球的工序中,有一道是用脚踩鲮鱼肉。很显然,这样的制作方法,不仅效率低下,也不符合现代人的卫生要求,更容易成为品牌商标注册和批量生产的绊脚石。袁荣垣在传统的基础上,改成了机械搅和,一举多得。这样的创新,还有许多,比如在在保持原有风味的基础上,袁荣垣增加了麻辣鲮鱼球、芥辣鲮鱼球、咖喱鲮鱼球等不同口味的鲮鱼球,满足不同食客的需求和食客不同的需求。

  做大做强还在于现代经营理念。两个鱼球加起来才一两重,但袁荣垣的鱼球,一天就可销售一吨多,这得益于其现代经营理念。他把父亲创办的“饭斗小榄鲮鱼球”改名为“斗记小榄鲮鱼球”,这就为商标申请扫清了障碍;他有精品意识,制作的鱼球虽然比周边摊档的每斤价格要高出一元,但仍然深受市场欢迎;他更有产业意识,不小富即安,而是立志做出一个大产业,通过不断地创新,扩大生产,把父亲的糊口行当孵化成事业大帆。

  一个小鱼球里,可以看出的,是许多大精神。有了这些精神,更多的地方特色小吃,都可以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