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空调之争”呼吁教育资源硬件升级
时间:2016-07-06 16:43:44  来源:四川在线  作者:徐大发 


    “课代表从老师办公室抱过来的作业都是凉丝丝的,孩子们都把作业本贴在脸上享受瞬间的凉意”……一则关于小学生脸贴作业本“蹭凉”的消息让家长们心都揪紧了。空调,空调,你何时才能走进孩子的教室?不过,爱心家长的呼吁马上就引发了一众“狼爸虎妈”的反对,并在珠海本地最大的论坛香山网上刷出了一场针尖对麦芒的大讨论。(7月5日《南方都市报》)

  对装否空调,出现了爱心家长与“狼爸虎妈”的争论,这很有意思。一个是从学生的身体生长考虑,一个是从学生的精神思想励志考虑,实际上学生的身心健康都需要重视,站在教育的角度都有一定的道理。

  从教育角度看,两派争论其实不应矛盾,应该可以统一。笔者支持安装空调。时代发展了,对“苦”的认识也要发展,只要条件具备,安装空调又有何不可?只要“吃苦”的精神在,不一定非要让学生去忍受体肤之苦,磨炼意志的方式可以有许多的。至于一些家长担心空调病之说,完全可以灵活操控,可以向利于身体方向调整。

  说白了,最重要的是学校空调安装的费用问题,其它问题都在其次。就目前而言,国家在教室安装电扇是标配。一旦装上空调,空调机以及电费维修费的开支都会很大,这就涉及到谁埋单的问题。

  笔者所在的市一所高中就出现了一个空调之争的问题。有些教室有爱心人士捐有空调,有的教室没有空调。有家长告状不公平,后来市政府给该校统一配了空调,只是空调所产生的费用由学生自己分摊,各教室打卡配电,电费不够各班学生自己充值。空调配好后,至于空调病的问题吃苦精神缺失的问题都没有凸显,听到的只是一片叫好之声。

  这可给我们一些诸多的启示。近年来,我国给教育的投入确实很大,从2012年起我国教育经费硬指标首次实现了占GDP4%目标,这些投入都要用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上,用于一系列的软件硬件建设中,主要是解决教育资源均衡的问题。可以说还只是解决主要问题,是“粗放经营”,没有实现“集约化经营”。多是“雪中送炭”模式,很少“锦上添花”模式,教室配空调就属于“锦上添花”。  

  实际上,我国的教育投入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是远远不够的。据报载,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为4.9%,发达国家为5.1%,欠发达国家为4.1%。2001年,世界上教育经费投入最多的国家是丹麦为7.71%,其次是韩国为7.03%。1998年日本已达到6%,连菲律宾也达到4.2%。4%对中国来说,并不是一个很高的目标。对中国的教育现状来说还很不够,相对世界4.9%的平均水平,完成4%的硬指标,仅仅达到衡量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及格线。  

  目前我们的校车安全、营养午餐等问题,都在慢慢解决落实,至于教室配空调就是一个很高的标准了。今后政府还要继续提高教育投入的比重,相信空调也能成为教室的标配。“空调之争”可以看作是呼吁教育资源硬件配备升级的一种民意,在目前的情形下可以尝试国家社会个人三结合的方式配空调,譬如家长众筹发动社会爱心人士“轻松筹”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