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穷孩子爱学医”是对体面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时间:2016-06-29 16:32:11  来源:南方网  作者:杨朝清 


    医患关系的紧张,让很多医生觉得自己“入错行”。不过,对于很多穷人家的孩子来说,医生仍然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工作。广东医科大学近年来贫困生的比例已超过30%,三个学医的孩子当中,就有一个来自贫困家庭。(6月28日《广州日报》)

  在一个盛行“标签论”的时代里,“穷孩子爱学医”让人五味杂陈。在传统社会备受推崇的医生,却在现代社会陷入了“后继乏人”的尴尬。一方面,医生承受着沉重的工作压力,加班加点更是家常便饭;另一方面,医患冲突的层出不穷,降低了医生的职业成就感与幸福感。那些“有门路”的家庭可以让孩子改弦易辙,那些缺乏社会资本的“穷孩子”依然将学医作为向上社会流动的热门渠道。

  伴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穷孩子”要想过上体面和有尊严的生活,学医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学医虽然辛苦,但付出就有回报;医生虽然工作强度大,但待遇高、社会认同高——成本与收益的权衡,让医生依然成为不少人心目中的“好饭碗”。通过自力更生的方式实现阶层跨越,对于寒门子弟来说就是最大的希望所在。

  “穷孩子”与其抱怨指责别人“拼爹”、“啃老”,还不如靠本事吃饭。毕竟,荒年饿不死手艺人,只要有真本事,穷孩子依然可以实现“逆袭”,改变因贫困带来的自卑、不安全感和身份认同的缺失。就此而言,“穷孩子爱学医”既有坚硬现实挤压的客观因素,也有寒门子弟价值信仰的主观因素。

  和许多职业相比,医生既是一个“良心活”,更是一个“技术活”。只要不断提升医术,医生就可以一步步“向上爬”;在利益固化、阶层板结的当下,医生凭借技能、口碑就能够逐渐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这种更加科学、更加公平的评价机制,为“无爹可拼”的穷孩子提供了一条“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路径。

  这是一个“当医生难,想当医生也难的世界”,这也是一个医疗需求逐渐增多的世界;机遇与风险并存,本来就是市场经济的常态。“穷孩子想学医”的对立面并非“富孩子不想学医”,依然有一些家境良好的孩子选择学医。可是,“出身好”的孩子们出路更加多元化,他们的人生有更多尝试和体验的机会。

  学医固然艰辛,却点亮了寒门学子的希望之灯;“穷孩子想学医”的背后,既是对社会公平的利益诉求,也是对向上社会流动的渴望。当知识、技术、经验、创新能力能够转化为财富和社会资本,穷孩子就会获得体面和有尊严的生活。让社会流动的渠道更加多元畅通,让人生少一些定型多一些突破,让“穷孩子”的出路多样化,这样的“沉没的声音”,值得打捞。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