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2.5天休假应当宁缺毋滥
时间:2016-06-22 15:32:05  来源:北京青年报 

    近日,湖北省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实施意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实行2.5天休假。至此,全国至少已有11个省份出台了鼓励2.5天休假的意见。但是,在这些省份中,目前仅有5个城市出台了实施细则“尝鲜”2.5天休假,绝大多数地区尚未落地。
  
    一句“仅有5个城市”,已经表明了清晰的态度。其实我倒以为,仅仅通过数字来分析落实2.5天休假的城市是多是少,并没有多少意义。更重要的,还是要分析“小长假”的价值,以及具备的条件。
  
    去年8月份,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鼓励弹性作息。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依法优化调整夏季作息安排,为职工周五下午与周末结合外出休闲度假创造有利条件。这被外界解读为鼓励2.5天休假。可以看出,2.5天休假是存在前提条件的,那就是“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而这一点,一段时间以来,被人为忽视了。

  什么叫“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意见没有明说,一般以为是,“确保不影响正常工作”,也就是实行“小长假”之后,不能影响群众办事,不能出现找不到人的情况。所以我们看到,已出台细则的地方大都提出具体措施,避免因休假影响正常工作。比如贵州省黔南州提出,各单位要结合工作实际,在确保本单位各项工作基本运转的前提下,统筹安排干部职工周五下午轮休。原则上,每周五的下午安排轮流休假人数不少于本单位人员总数的2/3。而陕西省靖边县则规定,各单位各部门本着每周40个小时工作时间不变的原则,实行AB岗的办法,保证每个单位在周五下午有不少于一半的人员在岗,务必满足机关正常运转和群众办事需求。
  
    这其实是执行细节问题。就这一点来看,很多城市和很多单位,未必符合条件。比如一些窗口单位,即便周五下午,也会面临很多办事群众。无论是“关门大吉”,还是轮休一部分干部职工,都可能影响群众办事。还有一些单位,在经济下行压力下,本来把一些集中学习和服务企业的活动安排在周五下午,为了落实2.5天休假,结果该做的工作不做,该组织的学习不组织,这显然不符合意见精神。凡此种种,都叫不具备条件。如果为了休假而休假,没有条件创造条件,显然是失当的。
  
    除此之外,到底有没有其他条件,文件没有细说,很多地方也选择性忽略了。试举两例。比如民心民意的支持问题。政府做任何工作,都需要面对也必须在乎民众评议评价,如果一个地方民众坚决不理解不赞成政府部门带头休假,是否能叫“有条件”?再比如,相关制度的配合问题。如果在一个地方,除了机关事业单位之外,大多数单位的劳动者,连双休日和带薪休假都不能落实,面对种种休假优势叠加到机关事业单位头上,会迎来民众怎样的目光?而这,是否也能叫“有条件”?
  
    推行2.5天休假,必须正视条件制约问题,正确理解“小长假”的“有条件”。就现在来看,对于什么叫“有条件”,可能有着不同理解,但在这其中,应该追求最大公约数。更重要的是,不能忽视“小长假”的前提,无视条件的制约而强行推广;也不能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为强行落实而编造理由。由是而言,2.5天休假应坚持宁缺毋滥。如果不具备条件,哪怕只有一个城市也不算少;如果具备了条件,那么实施之后,想必不会大规模地引发“红眼病”。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