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青田——中华文明复兴的乡村现场
时间:2019-01-28 20:42:20  来源:城市化杂志  作者:榕树头村居保育公益基金会 

  一、项目背景

  中国的现代化转型,是以牺牲乡村为代价的。长期的社会改造,给乡村带来了巨大的危机:土地流失污染、伦理秩序瓦解、信仰价值崩塌、道德行为失范。这也是今日中国社会道德危机的根源所在。反观今日的“城镇化改造”与“新农村建设”,还是以疯狂的现代化推进加剧乡村的萎缩。乡村建设面临着进一步被权力和资本裹挟的命运。所以,乡村的复兴,首先是精神和文明的复兴,如果继续以现代化的理想和城市化的手段建设农村,那只能是把乡村建设成城市的附庸,无法用我们民族的文化自信来填补心灵的空白和盲点,也不能以自己文化母体来滋养中国式的现代乡村社会。

  中国的乡村振兴不同于资本景观技术与一体化的官僚审美意识形态。相反,乡村振兴应被视为深嵌在地方社会中的一套观念体系、行为习惯、情感模式与社会实践,以及链接当地历史、社会关系、信仰世界、情感世界和审美世界的共同体重建。也就是说,乡土文化生态、社会秩序、传统文明精神与“在地”主体尊严的修复才是乡村振兴核心。总之,乡村振兴是社会、文化与精神“三位一体”的整体实践。

0f540a43e587337028c7e1529bc51d08.jpg

青田村恢复了清水环绕的田园风光

  青田是广东的一个普通乡村,在强势的工业化冲击和城市化裹挟中幸免于难。青田呈现出特殊的地域风貌和独有的乡村形态,传统线索清晰可见,历史遗存有迹可循。它既是岭南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又展现出水乡特有的独特魅力。既保留了完整的村落物质形态,也延续了鲜活的生活现场,呈现了完整的乡村形态与文明秩序。青田同样也遭遇了现代化发展的蚕食和影响,乡村伦理和秩序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瓦解和破坏。

  我们从青田可以接续依稀可辨的历史线索,点燃奄奄一息的文明余烬,与多主体的在地社会实践中,尝试重现中华精神文明的乡村现场。青田计划将采用文艺复兴的方式,找回失落的文明。当代艺术具有超强的时代引导性和广泛的文化辐射性,为乡村注入精神和灵魂,使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部分得以激活。具有灵魂和生命力的创意,不但可以提升本地的文化价值,还可以有效地带动与延伸相关的文化产业链,并将民俗文化保护、文化旅游、有机农业、休闲度假等一系列经济产业联系起来。重要的是,我们还要在乡村经济发展的同时,恢复长期被社会改造破坏和疏离的乡村伦理与道德秩序,恢复家序礼教和文明礼仪,并使之与时代衔接,构建完美的乡村社会。

  通过青田多维的透视角度,找到中国社会转型的很多关节点。青田地处珠江三角洲,是中国最发达的地区,市场经济繁荣,而乡村文化传统又有大量遗存,两者之间的关系乃至张力,是观察中国社会变迁最好的视角,能激发出很多重要的理论问题。青田的乡村复兴,不只是具有保护这个特定村落的意义,也不仅仅是发展乡村经济和保护乡村物质遗产的价值,而是通过具体的乡村实践,考察和印证中国文明现代化转型这一完整课题的理论意义。

  二、青田村

  青田位于广东顺德杏坛镇龙潭村,面积690亩,全村共163户、722名村民。村落河涌环绕、古木参天、石径通幽、荷塘流韵,形成“玉带环村、九龙吐珠”的秀灵格局,独具岭南水乡特色。青田村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明万历年间建村,是居住在大社的太公刘古桥其次子刘瑶泉、幼子刘卓霞从大社迁移至此开辟的新村,长子影我依旧留在大社,所以目前刘家祠堂还是在大社。太祖初到这里,田野青青,一望无际,遂名其“青田”。青田村现今仍保留着更楼、书塾、关帝庙、千石长街等物质遗产,更有请神、送神、砌芝麻亭、扒龙舟等文化遗产,历史上更是人才辈出,涌现出一批军界、政界、科技界、文化界名人。

  三、组织和推动力量

  顺德区榕树头村居保育公益基金会是顺德首个在民间发起的乡村振兴公益组织,是由一群致力于为乡村振兴计划服务的志愿者和企业家组成的乡建共同体,以“顺行乾坤,德化桑梓”为初心,积极凝聚乡建力量,努力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践的探索者。榕树头基金会将集合各方力量,通过长期的深耕和实践,以期恢复和接续“地方文脉”,实现对乡村文明的全面复归,解决今天乡村的社会危机与现实困境,倡议设立“中国乡村文化活动日”,进行《青田范式》的探索,推动实现“复兴乡村文明,重构乡村价值,保育乡村文化,实现本心回归”的目标。

  为实现上述目标,2017年3月19日榕树头基金会成立周年之际,由乡建著名专家携当地村民、社会精英、志愿者,在广东顺德青田村联合倡议:设立“中国乡村文化活动日”,并将“3.19”诠释为:“3”股力量——当地村民、精英(政府、基金会等)、志愿者(院校师生、艺术家、学者),借助“1”个载体——传统乡村文明复兴,探索“9”个方向——《青田范式9条》,形成“树立理念、把握趋势、凝聚共识、整合资源、推进实施”的重要平台。榕树头基金会将创新协同三大架构——学术引领+公益支持+商业运营,建立五动机制——公益先动、学术引动、项目启动、政府推动、村民互动、资本驱动,树立敬畏历史、尊重过去、以村民为本、低冲击的发展模范。在榕树头基金会、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顺德区杏坛镇政府以及各方力量的集合下,推动乡村文明重构、乡村文化保育工作进入了实质性阶段。

  四、青田范式

  青田范式——中国乡村文明的复兴路径:是建立在对青田乡村地方性知识尊重的基础上,强调地方性(特例)的青田范式(经验),将以地方性成为主线。这九条范式包括乡村的历史、政治、经济、信仰、礼俗、教育、环境、农作、民艺、审美等各个方面,并成为完整体系进入青田,每条再以具体的线索作为基础元素展开,作为地方性传统来和时代衔接,并形成新的文化价值与社会形态,建立丰富多彩的“乡村共同体”社会,以期使乡村走出困境并有效解决现实问题。

  1、刘家祠堂——人与灵魂的关系——(宗族凝聚)

  2、青藜书院——人与圣贤的关系——(耕读传家)

  3、关帝庙堂——人与神的关系——(忠义礼信)

  4、村落布局——人与环境的关系——(自然风水)

  5、礼俗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乡规民约)

  6、老宅修复——人与家的关系——(血脉信仰)

  7、桑基鱼塘——人与农作的关系——(生态永续)

  8、物产工坊——人与物的关系——(民艺工造)

  9、经济互助——人与富裕的关系——(丰衣足食)

80155c743e01d9f3cf0ee249844fa4d8.jpg
  1、刘家祠堂——人与灵魂的关系——(宗族凝聚) 

 

  “礼失求诸野”, “宗祠”振兴的意义是衔接传统习俗和族群凝聚。乡村的显性价值就是祠堂,通过对青田“刘氏宗祠”的修复振兴,重新唤醒地方传统的习俗延续,经过当代性的转换,使宗祠能与今天的生活连接。今日宗祠复兴也是借助传统文化,解决由于乡村凋敝后的族群关系危机,并将其积极融入时代中来。重新凝聚族群并唤起族人,对青田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

  2、青藜书院——人与圣贤的关系——(耕读传家)

  青藜书院是青田村塾,是青田传统乡村教育的重要遗存。也是中国传统乡村特有的教育组织,对传统乡村的人才培养起过重要作用。我们将在原址上恢复《青藜书院》的教育功能,并以此作为青田乡学的现场,成为对外文化与思想交流的平台,形成青田特有的文化影响力,再对青田村民产生文化辐射作用,书院即为“文脉”传续的平台,成为与现实社会衔接的现场。

  3、关帝庙堂——人与神的关系——(忠义礼信)

  关公是中国社会重要的信仰偶像,民间祭拜“武圣”出于对忠义仁勇之敬畏。关帝在广东为南财神,与岭南商业文化发达相关联。青田为刘姓,又可衔接刘关张兄弟情义之“文脉”,成为特殊的青田元素,青田村中有关帝庙,每家也都供奉关帝,关帝香火延续至今。我们要在青田使关帝信仰与时代衔接,强调关帝在乡村社会中的公共关怀。

  4、村落布局——人与环境的关系——(自然风水)

  青田地属岭南,气候温热,水系环抱,沿村落环绕的河流水系完整。“风水塘”坐落村中,世代护佑青田子孙,形成了安详紧凑、多彩优美的岭南水乡特色,成就了青田独特自然风貌与村落形态。也塑造了青田村独有的生活体系。为了修复和完善遭到现代性破坏的青田村落,我们将依据“水系之力”,治理环境,修复和完善乡村自然风貌和人居环境。

  5、礼俗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乡规民约)

  乡村中隐形价值就是礼俗。礼俗社会崩解,是今日社会道德溃败的原因。传统社会的乡村伦理和社会秩序,是在不断进行的家礼实践中得到申明与强化的,并逐渐构成乡村社会最为核心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要解决社会道德危机,必须从重建礼俗社会开始。也是治疗由治理术下的制约性和惩罚性带来的社会病症。只有在青田重建礼俗,培育美德,美好家园才能成为现实。

  6、老宅修复——人与家的关系——(血脉信仰)

  老宅涉及信仰,既是香火延续的空间,也是血脉传承的殿堂,是家族文明的灵魂所在,血脉便由它来承载。叶落归根是归到家,归到老宅,人之所由来的生命根基和支撑平台也是老宅。没有家就不成家乡,也就没有乡愁,老宅在乡村非常重要。在青田修复老宅,是验证刘氏一族血脉的神圣——将子孙的现实的生命,与遥远的灵化的生命相连接,构成一个生生不息的生命之河。

  7、桑基鱼塘——人与农作的关系——(生态永续)

  桑基鱼塘的生产方式,构成了青田传统的农业生态循环。由于近代乡村功能化和追求高效率的生产方式,破坏了传统自然循环的生态系统。在青田重建《桑基鱼塘博物馆》,不仅是对生态农业的重视,它是链接传统文脉,它超越了生产性并上升为一种乡村文化,以此与时代相衔接,进入更大的社会空间,形成文化辐射力和良性互动,并有助于青田的各项产业发展。

  8、物产工坊——人与物的关系——(民艺工造)

  乡村本来是多彩的生活体系,才有传统百工的繁荣,进入现代化以来,乡村只剩农业,成为计划经济的一环,乡村自民艺消亡后,人也断绝了敬天惜物之心,我们将把青田老蚕屋改建成《物产工坊》,修复百工,不只是手工生产孵化平台,也是乡村复活的重要环节,恢复乡村多彩的本性,使乡村获得活力,与现代设计和生产相融合,就可以发展出新型的乡村产业。

  9、经济互助——人与富裕的关系——(丰衣足食)

  乡村经济的成功与否,也是村民生活和生存的基本保证。村民才能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发展经济是乡村能获得持续活力重要的物质基础,在青田帮助村民建立经济互助组和产业协会,由于青田创造出的文化影响,即可开发出自己的产业品牌和当地乡村文创产品,创造出“小乡村,大产业”的奇迹。

  五、项目内容和成效

  在《青田范式——中国乡村文明的复兴路径》的高度指引下,在榕树头基金会、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岭南乡村建设研究院、顺德区杏坛镇政府以及各方力量的集合下,推动青田乡村文明重构、乡村文化保育工作进入了实质性阶段。2017年10月6日,佛山市长朱伟到访青田,了解青田范式及青田乡建实践内容,充分肯定青田乡村复兴的理念与实践,并决定由市财政拨款2000万元支持青田乡村复兴工作。在社会各界和各级政府的推动下,青田乡建内容逐步充实,卓有成效。

8a12fcfb3163b2ab3f4e3fd3823829b0.jpg

  1、刘家祠堂——人与灵魂的关系——(宗族凝聚)

  在青田乡民和榕树头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下,青田刘氏宗亲成立了青田慈善基金会,筹集资金25万元,用于帮助贫困家庭、敬老、助学等方面。

  2、青藜书舍——人与圣贤的关系——(耕读传家)

  青藜书舍、传经家塾属于顺德区文物保护单位,其建筑修复和活化已纳入佛山市财政的青田专项资金项目库中,现已动工,预计春节前完工。修复后将作为乡村公共图书馆、乡村教育等功能呈现。

  在 “艺术推动村落复兴”之路——许村计划,以及目前正在进行中的青田项目的基础上,以广东工工业大学为申报主体所申请的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创意设计人才培养”获得立项,落户青田。项目招募了来自广东、山西等各地学员30名,并邀请到中央民族大学王建民、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总工查群、当代艺术家渠岩、王长百、空间设计大师郭建华和广东工业大学教授胡飞为大家授课,于2017年9月14日在广东工业大学、青田村开展了第一期培训,并在2018年9月结束。

  2017年8月13日,由顺德榕树头村居保育公益基金会、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等联合主办,来自国内外18所高校的100多名师生和热心公益的设计师走进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青田村,参加“设计特训营乡村文化体验之旅”活动,让更多的年轻人能够深入了解顺德乡村文化,关注乡村建设。
“青藜讲座”以乡村文化、乡村生活、乡村建设等为主题,以乡建参与者为主体,包括乡村基层工作者、乡民、乡建学生、志愿者等,注重与当地村民、乡建参与者的沟通与互动,传播乡建理念,强化乡建队伍,提高乡建水平。青藜讲坛至今已举办3次,接地气的主题和充分的互动获得参与者的一致好评。

  3、关帝庙堂——人与神的关系——(忠义礼信)

  关帝庙是青田重要的信仰空间,其建筑修复已纳入佛山市财政的青田专项资金项目库中,现已动工,预计春节前完工。

  4、村落布局——人与环境的关系——(自然风水)

  青田有一条长1000米、宽8米的环村河涌,南面有一个6亩的荷花塘,构成青田独特的“玉带环村”岭南水乡格局。青田目前的生活污水直排至南北两边,直接影响荷花塘和环村河的水质。青田河涌水源来自龙潭大涌,但由于地处内陆,加上河径曲折、河道淤积,导致水质不佳,且经常积聚垃圾。宅基地外围共有400多亩基塘,是青田村民主要的集体收益来源,基塘与外围河涌相连,河涌的水质影响着养殖的水质和效果。

8a482c0e39c8351ba8a72d3e6fe50f23.jpg

  千石长街总长约100米,总宽度约10米,22条石宽,共由1700多块白石铺砌而成,是村民聚集点之一,村中的大小事务、节日、喜庆都在大街举行。九条石板巷南北走向,每条长约130米,两条石宽,与南面荷塘共同构成青田村落基本格局——“九龙戏珠”,是重要的历史遗迹。本项目包括各类线路整理、照明设施、石板修复。

  5、礼俗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乡规民约)

  每年的中秋节,青田村的各家各户把一年来收集的水松枯枝、竹壳和干蕉叶等燃料,放到奔塔内燃烧,喻意通过烟火把自己家庭的厄运和疾病从奔塔冲上天空。青田烧奔塔的文化意义,是乡村青少年的“成人礼”仪式,中秋时节天气逐渐变冷,青少年要潜入河塘挖上淤泥垒奔塔,以此考验他们的身体承受能力、未来能否承担成人的责任和社会担当的勇气。在渠岩教授的总策划下、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吴飞教授的顾问指导下,今年青田中秋烧奔塔民俗活动重新注入其文化内涵,重现青田成人礼仪式,让村民回到曾经熟悉的礼俗传统中,让社会重新认识礼俗的意义和传统的力量。

45429d9d2a852d47fa88e9e4879ec2f9.jpg

  2018年6月18日(端午节),顺德区榕树头村居保育公益基金会、顺德区岭南乡村建设研究院、杏坛镇龙潭村委会共同举办“妞妞与歌——致青田”乡村音乐会。乡村音乐会不仅是一场演出,更是一座桥梁,可以让音乐和艺术走进每个人的心里,让传统和当代文化的魅力相融合,为乡村生活注入更多元的活力。

  6、老宅修复——人与家的关系——(血脉信仰)

  在与村民及村委充分协商后,对两栋空置的80年代民居以及青田生产队旧址通过租赁方式进行改造, 改造在坚持保留原有建筑肌理及尽量少的改动其布局的情况下,为其注入新的功能、新的形式,2016年12月开始动工,2017年3月初步投入使用,目前改造后的房子主要是为青田工作者、来访学者等提供工作调研期间的食宿及会议交流的空间。更重要的是,改造后的空间得到了很多村民的赞许,也让村民们看到了老房子的价值,并认知到原来旧房拆迁、改建成洋楼等现代化手段并非是唯一的途径,通过调整、补充功能,完善设施,老房子同样可以实现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真正实现了“通古今”。

  在乡村振兴大潮的背景下,榕树头基金会联合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佛山专业委员会和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通过发挥各自优势,整合资源,于2017年7月8日在杏坛青田村启动“缮居公益”慈善项目,选取该村三户困难家庭的房子进行免费修缮,目前修缮工作已经完工。今后,“缮居公益”每年将在顺德范围内甄选符合条件的家庭,对其房屋及家居进行修缮,修复乡村家庭关系,让人心回归,从而推动乡村的复兴。

5577e216baefcde78257b7974d95ceac.jpg

9d17cca93239a253f230ff45173efc0a.jpg

7018deb06ad75bf3862c233a8aac0a6e.jpg

b753738fac39ced1b0efde33ddfa0d36.jpg

渠岩教授(右上)扎根青田村指导艺术乡建

  7、桑基鱼塘——人与农作的关系——(生态永续)

  复兴桑基鱼塘是构成青田传统的农业生态循环和青田村复兴项目的重要一环,“青田范式”专家组成员、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廖森泰书记提到:“美塘行动”项目落户青田,根据村民的意愿进行设计,通过基塘分离,对基地进行美化,同时复兴种桑养蚕。佛山市顺德美塘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积极响应“美塘行动”项目,从青田和均安示范点出发,三生(生产、生活、生态)共融,以打造蚕桑生态农业为基准,将生态农业与蚕桑元素有机结合,在复兴传统“桑基鱼塘”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扩展。其中,青田东央塘(3号塘)以养殖鱼塘为主体,规范基塘工作间,清理淤积塘泥垫高塘基并作为优质有机底肥,恢复塘基种植功能,并在桑基之外,进一步发展花基、果基、菜基、草基等,实现种养结合、区域消纳的循环种养模式,为珠三角乃至广东省乡村振兴和美丽田园建设提供示范样板。

  8、物产工坊——人与物的关系——(民艺工造)

  乡村,是中国文化的根源所在,是中国设计回归文化母体的现场。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和杏坛镇政府联合主办“设计,从乡村到当代的文化镜像”活动,邀请知名设计学院和著名设计师,共同就“中国设计的文化困境与全球语境下的中国现代设计”进行专题讨论,向社会发布活动成果,目的是构建当代中国设计体系,确立中国设计的世界地位。

  9、经济互助——人与富裕的关系——(丰衣足食)

  共同富裕是青田乡建实践的重要目标,希望青田乡民真正能丰衣足食,精神富足,有爱互助,共建幸福家园。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