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回首创业路:我的二十年,历史一螺旋
时间:2016-10-03 15:01:07  来源:城市化杂志  作者:彭祥林 

彭祥林:北京均友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委员

  20世纪90年代初,当第一批离开体制的年轻人踏上创业之路时,他们不曾想到,20年后的今天,“创业”热潮再现。马克思说,“历史总是螺旋上升”;隔着时代看回去,我们总能看到相似的起伏。无论20年前还是20年后,投身创业浪潮的年轻人无一例外被时代裹挟,同时也推动着时代的走向。

  工作稳定,我为何辞职创业?

  1992年,我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测试工程系仪表自动化专业毕业,被分配至航空部测控技术研究所从事自动化测控系统研究工作。4年后,我毅然决定离开研究所,走上了自主创业之路。回想当年,为何我要放弃稳定的工作,选择独立创业?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正值我国第一次国企人才流失期,这是当时国内的大环境:国企工作清闲、发展前景可见,而年轻人希望发挥价值、实现理想。我所在的单位并非航空部主机所,从事的工作是辅助性的测控技术研究,国家对此支持力度有限、科研课题较少,我不愿在终日碌碌中耗费青春。与我同期被分配至研究所的年轻人数量不少,后来多数都离开了。

  那时,年轻人要想离开体制谋发展,可选的路有三条:第一,出国;第二,进外企;第三,创业——因为创业风险偏大,所以走这条路的人相对较少。事实上,自主创业并非我的第一选择,而只是当时的三种选择之一:我曾去外企面试过,外企虽然薪资较高,然而我想,人不应仅仅为赚钱而活着,给外企打工无异于“为他人做嫁衣”,这是我最不愿意做的事,也是我最先否定的一条路;与此同时,我也通过朋友介绍接触过一些大型的民营企业,在面试一家证券公司时,我谈了很多自己的想法,对方反馈给我的信息是,他认为我并非想去该公司工作,也不会安于一直为公司打工——从这位面试官的眼中,我看到了自己心中的真正所想:我要“折腾”出一片自己的天地!无论成功还是失败,总要试一下才知道。

  1996年,我与几位同事一起离开单位,走上了独立的创业之路。那时,我们不了解社会、不了解市场、没有启动资金,更不曾想过前方会遇到怎样的艰难坎坷。我们所凭借的,只有自身的技术与“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

  创业:在平稳中起步

  上世纪90年代时兴“撺机器”。1995年,单位用成本价为我们每个人装了一台台式机,相当于给我们的福利——这台计算机后来成了我们的创业工具。那时,我的一位同事曾对接到一家民营企业,这家企业愿为我们提供10万元启动资金,与我们合作。后来,资金的事不了了之。我们几位合伙人都是刚工作不久的年轻人,手上积蓄不多,一台计算机、一个测试仪表,这便是我们创业之初的全部“家当”。

  创业方向的选定,也如同最初决定创业时一样,我们并未考虑太多:有一位合伙人之前一直从事石油石化测控技术方向的工作,我们便决定以此为方向。由于我们有在研究所的工作经验,做事相对严谨专业,所以接手的第一个项目就得到了甲方的认可;加之提供给我们场地的企业也与我们建立了业务上的长期合作,所以我们创业初期并未遭遇过多波折,从脱离研究所到拿到首个项目,中间只有两三个月的“空窗期”。

  创业起步期相对平稳的原因,我想关键还是在于技术:在自动化系统领域,我们的起步虽然相对较早,但市场上并不是只有我们一家在做。客户在与我们沟通的同时,往往也在与别家沟通。在合作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客户需求提出设计方案,客户会综合考虑我们对工艺的理解、过往的经验等,并通过与别家的对比最终决定是否采用我们的设计。为客观了解自己在业内的真实水准,我们也会就设计图纸的逻辑性、规范性等与设计院进行对比,不客气地说,我们画出来的图不比设计院差,有些比设计院画得还好!

  我们最开始找到的客户都是研究院时期接触过的合作伙伴,伴随着认可我们的客户越来越多,我们接到的项目也越来越大。得到客户的认可就等于得到了市场的肯定,就这样,客户从一个到多个,我们逐渐地打开了市场、站稳了脚跟。

  在清华创业广场的日子

  拥有了相对固定的客户、接到了较大的项目,这些都是我们创业3年以后的事。大概也是在这一时期(1999或2000年),我们得到了进入清华创业广场的机会。

  创业广场在当年属于“新兴事物”,类似于今天的创业孵化器。那时我们的想法是,与我们同类的企业都集中在中关村,我们也应该去中关村呆着。刚好我们有一个股东与清华有联系,就向我们推荐了这里。当时的清华创业广场不仅可以为创业者提供创业指导、经营管理指导,还能帮助创业企业进行各方面的评估,并投资发展势头不错的项目。我们觉得这是更加适合我们的创业环境,于是提交了入驻申请。在通过技术、项目等方面的考核后,我们顺利地进入了创业广场。

  入驻清华创业广场,等于在新的环境中重新开始。在这里,我们共同推动了公司的发展壮大,也经历了因经营理念不合等原因而产生的分歧。作为创业孵化器,清华创业广场对于创业企业的接纳是有时间限制的,通常以3年为期;此外,为扶持创业企业,创业广场会为入驻企业提供一定的租金优惠,第一年优惠最多,之后每年优惠递减。到第3年时,由于公司内部的分歧与较大的租金压力,我们决定搬离创业广场。

  时隔十几年,今天涌现出的各类创业基地总能让我想起当年在清华创业广场的日子。当时的大环境不比今天,国家加大了对创业创新的政策扶持力度,信息流通也更为迅捷,年轻的创业者更容易获得各种社会资源;我们创业时,国家对此并无额外的政策支持,风险投资也未兴起,受各方条件的制约,我们只能靠自己整合各方资源、筹措创业所需的资金,逐步向前。

  自立门户:创业中的迷茫与转折

  几个年轻人一起做企业,过程中出现分歧是必然:公司如何运营?如何管理?朝哪个方向发展?在我看来,无论公司是大是小,都应当规范,明确每个人的职责,大家分工合作、共同努力才能最大限度地集中力量。如果管理层意见总是不能达成一致,公司是很难走下去的。2000年底,我的创业之路走到了第一个转折点——我们几个合伙人分家了。

  分家前后是公司管理比较混乱的阶段,那时我曾想回学校读书。我报考了清华的MBA,总分过线了,但有一门单科成绩不够,加之读书需要花钱,我想,既然已经从家庭、单位中独立出来,以后的一切就只能靠自己去争取,还是应该在保障经济的前提下去读书。而不去读书,未来的路又该如何走呢?我又回到了创业前的岔路口:出国?去外企?还是去新兴的、大型的民营企业?

  21世纪初期,外企办事处正在兴起。有朋友建议我说,或许可以试一试做外企办事处的管理层。然而,无论出国、去外企还是做其他的事,都不是我真正愿意追求的。在我的内心深处,想做的事从未改变!我想,既然我已在创业路上有了这么多年的积累,为什么不继续走下去呢?2001年,我与原本的合伙人之一重组了一家新公司——北京均友信科技有限公司,依旧立足于以前的行业,延续过往的业务模式。

  那时,无论对于过去几年的创业经历,还是对于新公司的发展走向,我都没有过多地反思与考量。分家以后,公司的力量减弱了很多,我想到的只是,我们要先存活下来。

  反思,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由于年轻、经验不足,在创业过程中,我们也曾上当受骗:2000年,我们做出了国内第一套完全运行起来的油品优化调和系统,另一家公司看到相关信息后,表示愿与我们合作。由于我们的长项在技术,所以我们负责技术,对方负责市场。当时我们没有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也没有想到要申请专利、签署协议,结果市场有了眉目后,这件事就和我们再无关系了。
我们的团队多为技术人员出身,在做企业的过程中,难免会因市场经验不足而遇到各种问题。还有一些问题的产生,源于技术人员的思维方式难以匹配市场需求,比如:现在非常热门的智能家居系统,在多年前都是别墅中才能用到的,那时的产品有电动门、电动窗帘、家庭监控系统、空气检测系统等,我们早已研究过,而问题在于:我们拥有做集成系统的技术,也可以研发出相关的产品,却很难将这些产品推向市场。

  其实在1999—2000年的创业早期,我们就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过去研究所的生活方式局限了我们做公司的思维,在创业之后的很多年时间里,我们只是遵循自己的兴趣在做事情,很少考虑我们能做到什么程度、研究成果能否转化为市场价值;而做企业是一种经营行为,我们创业的目的也不是单纯地为了研发某种产品,我们需要对员工、对家庭、对自己负责。

  我想,这些问题的出现,既与我们的思维方式有关,也与我们的知识结构有关。意识到问题之后,我们开始慢慢地转变思路,我也到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进修班较系统地学习了经济方面的相关知识。系统的理论学习带给我很大的帮助,使我在之后几年的实践中常有豁然开朗之感。2008—2009年,我经营企业的思路、做事情的方法已经与过去截然不同。现在,我决定一件事是否可做,会综合考虑几个可行性:第一,市场可行性;第二,技术可行性;第三,是否有足够的资源匹配——三者全部满足,我们才会着手去做。

  以实力立足,在合作中谋发展

  如今,公司的业务已经拓展到多个技术领域:从最开始的石油石化测控系统到环保设备与服务,目前已延伸至智慧城市专网建设。

  我想,企业能够在市场中立足、发展、壮大,技术实力是最重要的作用力——我个人对技术有较强的兴趣,喜欢研究方方面面的技术,也会关注较新的技术发展方向。此外,我们拥有的技术一直是行业内相对超前的。记得我们开始做自动化系统的时候,“自动化”的概念还没有在社会中普及,有一些国有企业甚至会质疑我们:如果使用自动化系统,我们企业的这么多员工还要不要了?在随后涉足的石油石化环保领域,我们的油罐清洗设备、对特殊水处理的研究等都是业内领先的;现在尝试的智慧城市与智慧园区4G专网建设,国家的试点也才刚刚开始……“超前”固然意味着较少的竞争对手,同时也意味着,我们要更辛苦地改变固有的社会观念、更艰难地开拓市场。

  在十多年的创业过程中,伴随着经验的积累,我的思维模式、公司的经营理念都比以前更为开放:从市场的角度看,市场需求多种多样,而我们自身能力有限,所以我们愿意尝试与外部机构的各种合作模式,也愿意创新经营模式以适应市场变化;从技术角度看,我们有自己的强项(如自动化、通信、机械等领域),也有相对薄弱的环节(如特殊工艺领域),若仅靠自身,能够研发的产品有限,所以,如果有需要,我们愿意与经验丰富的机构合作共赢,这也是我们拓展自身技术的一种方式;在资金筹措方面,有一些项目的资金需求量不是我们能够承担的,因此,如何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实现与外部机构的资金合作,这也是我们目前在努力的重要内容之一。
总结来时路,致年轻创业者

  创业之路如海上行舟,舵手的判断力固然重要,外部环境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20年前,当我萌生创业想法时,未曾考虑过这许多——或许考虑到这些,我就无法迈出最初的那一步了。今天,国家的各项优惠政策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创业浪潮中,20年一螺旋,此刻的他们与当年的我有着同样的激情与困惑,同样面对着未来的不可预知,也同样在力图用自己的双手开拓出只属于自己的路。

  创业需要激情,更需要理性。如我当年一样,年轻创业者若在创业之前思虑过多,或许手脚会被忧虑束缚;而全无思虑的莽撞,也不是一个负责任的创业者应有的态度。我想,年轻创业者在创业之前,首先应对自己有足够的了解:我具备怎样的能力?拥有怎样的资源?缺乏怎样的条件?若期望朝某个方向发展,对此方向做足够的研究也是必须的:其发展趋势如何?市场需要什么?客户在哪里?我能占据哪部分的市场份额?应如何做?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去做事情。

  其次,如今的社会,只凭个人之力是很难成事的。无论建立长期的事业合伙人关系,还是与外部机构松散合作,我们需要寻找各种合作伙伴,建立各种合作模式。在合作共赢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想:客户有怎样的需求?合作者希望从此次合作中获得什么?以这样的思维方式与外部合作,过程中我们或许会付出较多,但是最终,我们也能获得同等的回报。

  我的创业之路多的是坎坷和磨砺,从未有过一帆风顺之感;我想,任何人的创业路也都不会平直顺畅,而年轻人的最大优势在于年轻,允许失败。独立创业在很大程度上凭的是一股“闯劲儿”——先闯出去再说!在闯的过程中,慢慢地就走出了一条路。在未知的路上,遇到困难、遭受磨难都是必然。回想创业20年来经历的种种,其间固然有收获与喜悦,更多的则是艰难与奋进;我深切地感到,正是这些磨练滋养了我,使我从过去那个经验不足、遇事不够冷静的年轻人,成长为今天沉稳的自己。没有一种选择不导向结果,没有一种历练不充实生命。我经过20年的“折腾”最终积淀成了宝贵的人生财富,我希望,今天投身创业潮的新一代年轻人,也都能无悔自己的选择、不辜负自己的努力!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