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年一场乡村的“阳谋”
时间:2015-01-30 11:16:12  来源:城市化杂志  作者:海散人 

  临近春节,开米粉店的小叔来电相告,不日安排好小店节日守值事宜后即起程回乡。

  其实小叔属于60后,高中毕业后一直在老家务农。2007年看到县城里有不少人在深圳、上海、北京开桂林米粉店都发了家,便把多年的积蓄拿出来,又向其他亲友借了一部分,到京城开了一家小店,两年之后又开了第二家。

  但这些年来,每年春夏时期,他总像候鸟一样,铁定要回去一趟的。

  因为他无法割舍家里的土地,春种秋收已经是他无法遏制的本能。按照节气安排,一般都要赶在春节前把旱地全部犁翻、碎土,然后施肥、播种。当种子在地里静静等待早春的雨水,正是人们也迎来送往,安然迎接一年最大节庆的日子。

  放荒在他的心里无疑是一种败家,是对家族世代传承的背叛。

  小叔比我略大几岁,当年就显得很勤快,农地里的活计能顶上半个大人,参加生产队劳动一天能拿8公分,我只能拿4分。但我看的书多,能侃,他很是佩服,自小我们就是玩伴。

  现在我们难得在一起聊天时,还经常会提起当年的趣事。关于家里的土地,我们最共同的话题就是当年关于一个叫老毕的一段往事。

  1975年春季,所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正盛。为“抓革命,促生产”,县革委会把工作组分派到各个生产队,我们老家这个只有20户、人口不足百人的小生产队也安排了一个由三人组成的工组。

  住在小叔家的工作组组长是个中年人,我们只知道其他大人都管他叫老毕,少言寡语,但也有非常诙谐的一面。那会儿邻村的高音喇叭每天反复播放歌颂文革歌曲,有一首不知叫什么的歌曲里有一句歌词是“三大革命打先锋啰喂”,老毕碰到高兴的时候就喜欢哼成“三大革命当长工啰喂”,我们一帮半大小孩嘲笑他胡唱,他也不以为意。

  但老毕很是有手腕,刚来的时候隔三差五地晚上召集生产队开大会,指示批地主,斗富农,一个月之后就树立起自己说一不二的威信。然后开始对生产队长、指导员反复敲打,指出要把生产搞上去,说生产队田里的作物长得就象没娘的孩子一样,有的旱地低头玉米秆还没别的生产队水稻高呢,“这是田间管理问题,更是思想意识问题,一定要拿出果断有效的措施!”

  已经被各种运动闹得麻木的社员不明所以,也不以为然。生产队的劳动积极性多年以来已经相沿成习,是马尾系豆腐——根本提不起来。

  处在人民公社时期生产队的耕地无非两种:一是紧邻住宅的少量各家自留地;二是生产队集体所有土地。

  从我们有记忆开始,每年四五月份,一眼望去,各家自留地的作物和生产队粮田泾渭分明,前者苗肥禾壮,生机勃勃;后者稀稀拉拉,无精打采。生产队的粮田是社员一年四季都必须出工打理的,而且还有化肥可施,自留地都是每家每天饭前饭后忙里偷闲拾掇的,只有农家肥可施。还在孩童的我们实在想不出是什么道理,但却都知道自留地都是肥田。

  那年夏收之后,老毕的果断出手,和生产队指导员、队长密谋之后,突然宣布把原先属于生产队的最贫瘠耕地划分出来,交给各家做自留地,原来的自留地全部交给生产队。当年秋季,得益原先各家自留地的充实,生产队粮田喜获丰收;让人意外的是,那些原来全村公认最贫瘠的旱地,在变成各家自留地之后,居然旧貌换新颜,不管是栽种玉米还是蔬菜,都苗肥禾壮,生机勃勃。

  年底开会,老毕难得显出一脸得色。乡亲们也并没有对老毕的伎俩有什么怨言,反而因为置换新自留地计算方法相对宽松,使自家自留地面积有所增加而暗暗高兴。现在看来老毕此举称得上是皆大欢喜的“阳谋”。

  我上大学离开家乡,也没再听到这个老毕的任何消息,甚至他的真实姓名也欠奉。迄今已经四十年,仔细品味,每每不由叹服老毕当年竟然能够洞悉农民的品性,用一种狡黠的计谋和方式撬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毕竟那是四十年前,而老毕不过是县里派出的一普通基层干部。

  当然,与后来波澜壮阔的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相较,由老毕在我老家这个麻雀般小屯操作的乡村土地改革,不过是一朵几乎无微不察的小浪花。对于当下呼啸而至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态势,老毕的伎俩甚至显得搞笑。

  但在我和小叔的心中,这段记忆已经铭刻在故乡的似水流年中。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