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骑进大浪,拥抱活力——我和自行车有关的公益之路
时间:2014-06-16 16:25:41  来源:城市化杂志  作者:范志明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有一个梦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驰骋天地间。每天看着身边的大人们骑着自行车自如地穿梭在城市之间,我总是由衷地向往。那时候,中国还是一个自行车大国,人们普遍以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但我知道一辆自行车并不便宜。后来,我终于有了一辆属于自己的永久牌自行车,而当时的我并没有意识到一辆自行车能带我走多远,也不知道经过这些年自行车能和我以及我所在的这所城市发生这么多的关系。

  经过这些年,不断地成长,也不断地转换身份,不变的是我对自行车运动的热爱。在商业领域取得了一点点小成绩之后,我开始反思人在社会中的作用,他应该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以及最终走向哪里。带着这些思考和困惑,在2007年,辞去了公司职务的我骑自行车在法国环绕了一圈,大概用了30天,3000公里,当时我并不会讲法语,但在那样一个过程中,我并没有遇到任何障碍,反而得到了很多当地人的帮助,就连露宿街头都不用担心任何安全问题。这个体验对我来说是非常深刻而难忘的。我回国以后请教过一些老师,他们告诉我这是一个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需要构建的社会资本。

  在这位老师的启发下,在家人的支持下,我决心投身公益事业,并于2007年创办了好人好事公益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好人好事TFC),希望结合我在商业领域的经验,以社会组织的力量,以公益教育的方式,达到“成教育之美,升国民素质,厚社会资本”的目的,推动社会的发展。当我跟我在万科的老板王石先生说“以后我将退出商业界,全身心投入到公益教育事业”的时候,他非常支持我的决定,还说公益行业在很多发达国家已经是一个很重要的产业。这无疑给了我很大的鼓舞。

  2010年,我们在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开展公益项目的时候,结识了一个长期受地中海贫血症困扰的家庭。这个家庭中年龄不到10岁的孩子涛涛(化名)患了地中海贫血症,每个月都要定期去医院输血。高额的医疗费用给这个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得知这个情况之后,我决定一个月内放弃开车,选择骑自行车上下班,把省下来的油费和交通费捐给孩子做医疗费用。同时,在2011年,我还发起了“为爱而行”的微公益活动,和媒体界以及公益界的朋友一起从深圳骑车到河源市去看望这个家庭,在给予他们一些资金支持的同时,也呼吁社会关注这个孩子和家庭。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于是我便指导涛涛的父亲黄繁铭借鉴香港慈善商店的做法,在当地开设慈善商店,把各地爱心人士捐赠的物资义卖,所得收入用来支持整个和平县受地中海贫血症困扰的家庭。如今,两年多的时间过去了,不仅慈善商店运营正常,而且在黄繁铭的带领下,成立了当地第一个志愿者服务队,这其中的骨干成员大多是地中海贫血症家庭的家长,他们一方面在当地负责宣传地中海贫血症的预防知识,倡导婚前检查,另一方面也定期举行一些义工服务活动,包括清扫街道、教学《弟子规》、看望孤寡老人等。2012年末,黄繁铭还应邀前往北京,在第六届中国城市化国际峰会中分享他的案例。2013年初,他们成功申请到广东省妇女联合会和李嘉诚基金会5万元的项目费用,在和平县开展一系列的公益活动。如今的黄繁铭,已经从一个被动接受帮助的父亲成长成了一个能够主动奉献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的好人。这是我将自行车运动爱好与公益结合的一个成功案例,它让我发现了人身上的无限潜能,也更坚定了我的公益之路。

  2013年4月,我和几个朋友参加“铁马家庭”——台湾一家很好的环岛骑行俱乐部,花了10天左右的时间骑车环绕台湾岛。在这个过程中,“铁马家庭”优质的服务和它时刻渗入其中的教育实践,给了我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短短10天左右的时间给我带来的震撼和思考,并不亚于当年骑行法国的经历。因为“铁马家庭”在指导我们70多人骑行的时候,处处都融入路权、环保、团队、纪律、责任、“处处为他人着想”等等教育,他们也时刻把他们对台湾的热爱呈现在每一个细节上。举个例子,当大家都骑累了在路边休息的时候,他们就默默地在海边捡垃圾。这场由“铁马家庭”主导的环岛旅行,让我看到了一辆自行车在提升人的综合素质、培养人类的归宿感和责任感、推动城市有序运行等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回到深圳后,我在一直思考能不能把“铁马家庭”一些好的理念和做法引入到内地来。正好这时好人好事TFC和大浪政府在运作一个叫“青年梦中心”的项目。

  大浪位于深圳龙华新区,原先是一个新兴工业区,在仅15平方公里的建成区里容纳了50万的外来青工在这里工作、居住、生活。他们大部分是来自祖国各地18—30岁的青年工作者,在为深圳城市建设和发展默默做出贡献的同时,却往往面临着工作时间长、收入低、工作不稳定等问题。生活艰辛、家庭矛盾、子女教育、身份歧视等问题严重地困扰这些流动的建设者们,他们在辛勤付出的同时,也在积极地融入城市。他们有强烈需求,希望能在工作之余通过学习提升自己,从而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状况。但现有的社会资源并没有很好的覆盖到这部分人群的需求,他们中只有绝少数一部分人可以享受到改革开放的红利,而无法获取能帮助他们提高发展能力的知识储备和实践技能。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青年梦中心”项目应运而生,那是一个富含活力的公共空间。它由香港大学建筑系教授朱涛老师团队设计,朱涛老师的设计把整个封闭的空间完全打通,使它从原来酷似监狱的宿舍被划分成紧密联系的若干板块:文体中心王艳霞的图书馆、青春家园、公益联盟、大浪大学堂、公众剧场、法律超市等。图书馆将承担青工阅读、学习、休闲、文化、获取资讯等功能;青春家园将承担计生服务、法律咨询等政府服务性质的项目;公益联盟将打造成大浪内外各公益组织联合办公的区域,起到资源共享、相互协作的作用;大浪大学堂区域将会有一系列惠及青工的公益课程、培训和讲座。公众剧场将会有一系列青工自发组织的文化娱乐类节目上演……我们希望整个“青年梦中心”能让更多的年轻人有机会站到一个地方向世界去宣讲他的梦想……

  而恰在此时,我得知大浪文体中心去年也和当地的自行车俱乐部一起举办过一场自行车比赛,但群众的参与度并不是很高。大浪街道办希望这次能举办一个更有时效性、更有广泛意义的自行车活动,不只限于比赛形式。于是,我邀请了和我一起参与台湾环岛骑行的香港青年钟卓宏,和大浪文体中心一起策划了“自行车活力周”项目,希望通过一系列和自行车相关的活动,释放大浪青工的活力,提升青工素质,展现“生态大浪、活力大浪、时尚大浪”的理念,让更多的人关注大浪、深入大浪、热爱大浪,同时推动城市的合理规划,促进城市化进程的良性发展。

  在自行车活力周中,我们一共开展了8个项目。“悦骑天下影像展”,在一些公共广场播放与自行车运动视频和纪录片,提升大浪青工对自行车的兴趣,扩展青工们的视野。“自行车乐聚大浪”,邀请各个自行车俱乐部一起,为大浪青工开展一系列教学课程、自行车的维护保养教程、花式自行车表演以及一些简单、初级的自行车活动,旨在引起当地青工小伙伴们对自行车的兴趣,普及自行车运动,让所有会骑、不会骑自行车的人都能参与其中。“夜骑大浪”,组织大浪青工以夜骑的方式,从另一个侧面了解大浪、深入大浪,增强他们对大浪的归属感。“悦骑天下分享会”,邀请数名有自行车旅行经验的嘉宾来跟大家分享他们的自行车旅行经验,希望能拓宽大浪青工们的视野,共同体验、憧憬自行车创造的无限可能。在这场分享会上,我也以“一辆自行车能带你走多远”为题,分享了我的环法旅行、台湾环岛之行,以及自行车运动和我从事公益事业的关系,并启发年轻人要带着梦想前行。“青工带你游大浪”,这场活动首先在大浪区内设置多个租借自行车的点,并由熟悉大浪和自行车运动的大浪青工带领大浪之友,用自行车骑行的方式在大浪游览,了解、体验大浪的文化古迹、工商业发展、社会人文等等……“自行车环保文化展”,在一些公共广场,开展与自行车环保主题相关的路演和宣传,鼓励大浪市民和青工爱护环境,并用拾矿泉水瓶换取纪念品的方式,达到净化环境的效果。

  “城市规划论坛”,邀请包括欧盟、大浪政府、企业、城市化规划专家、社会组织等在内的国内外官、商、学、民四方力量,开展论坛,共同关注大浪、了解大浪青工文化与城镇化进程的关系,结合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各方的力量,为大浪城市化过程中呈现的问题提供指导。“‘时尚骑士’自行车大赛”在大浪服装基地举办。和往届大赛不同的是,我们将大赛分为专业组、普通组和团体组等组别,旨在让普通的市民也能参与进来,甚至以家庭的形式参与其中,希望以此推动全民骑车的热潮。

  整个自行车活力周结束后,我们收获到一系列的成果。

  (一)辐射人群数量大:项目参与人员层面广阔,外来人员、本地居民、义工总计达3100人,令当地居民能感受到自行车文化,开阔视野。
  (二)项目内容多样:不同形式的项目内容,由一个单纯的文体项目,升级成各方人士都能参与,从中感受不同的自行车文化。
  (三)官商民合作模式的试行:项目成功令大浪区内官商民达成合作,为大浪企业提供宣传推广机会,促进三方合作关系。
  (四)志愿者的培训与实践:项目中多个项目需要由志愿者充当领队、讲解员角色,在培训服务过程中,志愿者获得了提升、学习的机会,也增加了对大浪的归属感。
  (五)城市规划的讨论:项目中成功带领各方人士参与城市化规划论坛,官、商、民、学四方参与,都提出不同意见,引起了对于城市规划的讨论气氛,并确定未来的建设需各方力量才能完善,以此邀请各团体机构共同参与大浪的建设,共建一个真正的城市。

  最近,美国国家公共电台(NPR)公布了一组调查结果。数据显示,2012年,欧洲至少23个国家自行车销量超过了汽车销量。这说明在发达国家,汽车已经不再是地位或金钱的象征,而环保的自行车出行将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这些变化无疑在提示我们:一场新的和能源危机、气候变化、低碳生活、素质提升等关键词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社会变革正在悄悄发生。

  大浪、深圳乃至全国,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如何和社会变革、世界潮流紧密联系在一起,完成一场关乎国运民生的裂变?一辆自行车到底能带领一个人走向哪里,带领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走向哪里?我们希望在大浪开展的自行车活力周能够充分释放大浪青工们的活力,并依靠社会组织的力量,借助这份凝聚正能量的活力,推动城市的文明进程。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