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水问
时间:2013-11-18 11:06:35  来源:城市化杂志  作者:谭少容 叶紫 

    水,是人类和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于是,有些国家将水视为“贵如油”,有些国家甚至认为“水比血还珍贵”。
    早在1977年,联合国水资源会议上就有科学家预言,水将会成为人类社会下一个严重的危机。这个让人听着有些危言耸听的预言离我们有多远?会以何种方式出现?也许此刻人们还始料未及,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已经摆在眼前:水资源正成为21世纪最紧俏的资源,世界水资源紧缺的警钟已经敲响!
    全球70个国家严重缺水、我国是13个缺水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联合国就人类饮水问题进行的专题研究结果表明,在全球60多亿人中大约有10亿人没有安全的饮用水,不少儿童因得不到清洁饮水而过早死亡,其死亡人数每天竟多达几万名。
在我国,随着城市化、工业化以及人口迅速增长,水污染形势严峻,部分地区水质甚至出现持续恶化的状况,加上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用水浪费现象严重,进一步加剧了水危机。有位美国作家在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表示,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中国面临的水危机比任何金融危机都严重。
    水危机将成为所有资源问题中最为严重的问题,如果不能合理地利用与开发、保护水资源,水危机将成为严重困扰我国城市化进程和人类生存的桎梏。一位国家水利部人士在接受《城市化》采访时曾说:“水的问题对于一个民族的生存至关重要,将来水可能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最重要的因素。从某种程度上说,占据水源就意味着占据生存与发展权。”只有积极应对水危机,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才能保护人类自己。
    在常人眼里曾经充足、近乎免费、简单易用的水资源,如今正变得稀缺、昂贵、需要复杂处理。这不得不让人们重新审视并发问:水真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吗?水危机的真正元凶是谁?面对水危机,我们该怎么办?

一问: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吗?

    打开水龙头,我们就能见到水,这给人一种错觉:水似乎永远在那里。人们对水资源紧缺的感受是温开水中被煮的青蛙——浑然不知。特别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对水资源的紧缺程度感触不是很明显。水真的是自然赋予我们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吗?

我们需要多少水?
    人们常说:水是生命之源。人体体重的70%是由水构成,水对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我们究竟需要多少水呢?
    在百度找到这样的答案:水的需求随人口和经济发展而迅速增长。从1940—1990年,在50年时间内,全球总用水量增加了4倍。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科院水资源所名誉所长王浩有着水资源“泰斗”之称,他在做客人民网时曾谈到,随着人口的增加,人们对水资源的消耗量随之增加,人均用水量急剧上升。以我国为例,1949年我国总人口为5亿人,一个人一年用水187立方米;改革开放后,1980年,我国总人口增加到8亿人,一个人一年的水资源量为450立方米。从1980年到现在,一个人一年用的水资源基本保持不变,但是由于人口总量还在继续增加,水资源消耗总量从4400亿立方米增加到了现在的5910亿立方米。
    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工农业的发展,人类的用水量呈直线上升趋势。有专家表示,当人们从乡村走进城市的时候,个人用水耗费量至少增加5倍。根据材料统计,一个百万人口的城市,每天的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约需60万吨以上,而全世界百万人口的城市难以计数,其每天的用水量不言而喻。
    工农业的发展对水的需求量更是令人吃惊:生产一吨烧碱需用水100 吨,生产一吨钢需用水200 吨,生产一吨人造纤维需用水1000吨,生产一吨纸、一吨石化产品需用水200-500吨。第一产业的用水量则更多,是世界工业用水的4 倍以上。
    据有关材料统计,世界人口每年以一亿数量增长着,预计到2025 年,世界人口将由现在的56亿人增加到85亿人,人类对淡水的需要量每年以6 %的增长率增加,人类对淡水资源的需求远远高于和大于人口的增长额度,其中用水量大的城市这种矛盾将更加突出。


我们究竟有多少水?
    人们常有这样的认识,总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事实上,水资源的紧缺程度远远超乎人们的想象。
    虽然人类赖以生存繁衍的地球70%的面积由水覆盖,水的总储量约为13.6亿立方公里,但可供人类开发利用和饮用的淡水只占3%左右。在这3%左右的淡水中,约有2.66%是人类目前难以开发利用的两极雪山冰川和永冻地带的冰雪,人类现在真正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只相当于淡水资源储量的0.34%。
    缺水已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据联合国调查,全球约有4.6亿人生活在用水高度紧张的国家或地区内,还有1/4人口即将面临严重用水紧张的局面。现在世界缺少淡水资源的国家( 地区) 已为数不少,预计再过若干年以后,淡水资源危机的国家( 地区) 将成倍增加,在180 多个国家中,将会有2/3的国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少淡水资源的问题。
    韩国、日本、以色列、新加坡等国曾出现过多年少见的限量供应水资源的局面,有的甚至到了迫使工厂停业的险峻地步。在发展中国家,有些城市人口的增长以及工业生产都已大大超过其供水的承受能力,造成城市水资源的危机。
    自从1977年第一次联合国水资源大会召开以来,水资源已成为世界性的热点问题,联合国就人类环境问题发出警告:“水不久将成为一项严重的社会危机,石油危机之后的下一个危机便是水。”一些学者、专家得出结论,如果现今一些国家为争夺石油而发动战争,那么在今后若干年内,挑起战争的就可能是水资源的短缺。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过去六十年,有37起国际水资源争端最终是用战争解决的。
    世界资源研究所也发出警告,告诫世人:“地球上可供生活、农业和工业之用的水资源正在走向极限。”国际人口行动组织发表的一篇报告指出:到2025年,全球生活用水量不足地区的人口将由1990年的3.35亿人激增至30亿人。一些知名的专家、学者为此疾呼,要珍惜每一滴水,提醒人们重视日趋严重的水资源危机。


我国缺水到什么程度?
    看到黄河流域干涸的照片,很多人都吃了一惊,因为在我们从小学过的知识里黄河就是母亲河,每年的平均径流量有500多亿立方,怎么会干涸了?但事实已经摆在眼前。
    我国缺水到什么程度?国务院资深参事、水专家王秉忱常就节水、城市水资源紧缺、水质安全等问题到各地调研,他曾向国务院提供多份参事建议,在接受《城市化》采访时,他直言:“目前全国656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问题。其中有136个城市缺水情况严重。1999年以来,我国水资源紧缺形势更加严峻,50%的城市地下水不同程度地遭到污染,有些城市出现了水资源危机。”
    无独有偶,国家水利部新闻宣传中心主任郭孟卓向《城市化》讲述我国的基本水情时说:“我国目前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用13亿人进行平均,人均占有的水资源量才2100亿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的28%,排在125位。我国已被列入全世界人均水资源13个贫水国家之一。华北成为全国最缺水的地区之一。”
    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速度迅猛,水资源供需的矛盾日益突出,北方和沿海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水资源的短缺和水质污染的严峻形势,有18个省区,30%的国土面积和60%的人口处于严重缺水的边缘。根据调查,现在全国还有四分之一的人口饮用水的水质不太达标,有三分之二的人口,饮用水还受到次生污染的威胁。同时,我国水资源的前景更是不容乐观。郭孟卓说,我国水资源的可用量为8000亿立方米,现在我们已经使用了6000多亿立方米,到2030年我国水资源开发的控制指标为7000亿立方米。而我国经济的发展还在不断增长,如此有限的水资源,何以能支撑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问:水危机的元凶是谁?

    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速度迅猛,水资源供需的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用水浪费现象严重,进一步加剧了水危机。与此同时,由于人类对森林资源破坏性的滥伐,工业废水大量排放,生态平衡被人为的破坏,世界性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真正可供人类饮用的水在以惊人的速度减少。一些令人忧心忡忡的真相,让人看到了水危机的真正元凶。

元凶1:水污染,像幽灵一样侵蚀着日渐枯竭的水资源

    近几年,“癌症村”一词频频见诸报端,我国一些地区癌症呈现高发态势,让人看了非常痛心。由于缺乏权威数据,绝大多数报道均将我国“癌症村”的矛头指向饮用水受到污染,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水污染对人们生存带来的挑战。
    “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拉稀生癌。”这是在淮河最大的支流——沙颍河畔的河南省沈丘县黄孟营村流传的一首歌谣,恰如其分地描述了水质逐渐变坏的过程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让人特别揪心的是,从1996年开始,这个村子因为癌症去世的村民名单中,最小的只有一岁。这一村子的村长曾被请到央视对话现场讲述水污染给整个村庄带来的危害,他说:“河里的鱼虾没有了,青蛙没有了,下河洗澡的人没有了,整个地里的庄稼也开始减产。因水污染,村子里一天接连去世三个人。”
    水污染给人带来的伤害不容回避。试想一下,如果再过一二十年,当孩子们都说,河里的鱼、虾、蟹、贝壳等都因为污染而不能吃了,我们的民族将是怎样一种生存状态?
    部分专家学者惊呼:地下水污染问题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今年2月发布的一份中国地质调查报告称,中国90%的地下水都被污染。环境保护部也强调,中国主要河流系统的25%左右已经严重污染,甚至不可以被使用在工业和农业中。而早在两年前,水利部副部长矫勇在新闻布上会就以坦率的态度说:“从全国的情况来看,中国水质不容乐观。全国超过三分之一的水受到严重污染或质量很差。”
当然,水污染也不是我国独有的现象。在水资源日趋严峻的情况下,世界性水资源污染也十分严重。据相关材料的统计,全世界每年大约有400亿立方米污水排入江河,仅此排放量就占世界淡水总量的14 %左右。工业废水的排放已使全世界河流稳定量的40%受到严重的污染,其污染物中有毒性很大的铬、汞、氰化物、酚类化合物、砷化物等。
    一些河流被污染后臭味令人掩鼻,水质变黑变红,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联合国就人类饮水问题作的专题研究结果表明,现今世界大约有1 0 亿人口得不到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不少儿童因得不到清洁饮水而过早死亡,其死亡人数每天竟多达几万名。国际自来水协会称,每年有2500万五岁以下的儿童因饮服受污染的水生病致死。在发展中国家,每年因缺乏清洁卫生的饮水而造成的死亡人数达1240万人以上。


元凶2 :水浪费,让人触目惊心的现实

    水资源的浪费是水危机的重要原因。联合国报告显示,全球水资源浪费严重,世界许多地方因管道泄漏等原因,有多达30%至40%甚至更多的水被白白浪费。
    我国水资源的利用率比较低,损失浪费要严重一些。据统计,中国农业用水的有效利用率仅为40%,农业用水占整个用水量的75%,而农业创造的GDP只是GDP总量的15%。我国工业用水的利用率也较低,是发达国家的10倍以上,水的重复利用率仅为40%;全国多数城市自来水管网仅跑、冒、滴、漏的损失至少为总供水的20%。
    在生活中由于人们节水意识淡薄,用水浪费现象也十分普遍。刷牙时不关水龙头;洗澡涂肥皂时不关水龙头;自来水管发生漏水或爆管未得到及时修理;用过量水洗车,洗车的水未能循环使用;随意开启消防龙头用水;老式便器水箱容量过大,大小不分档;直接用自来水冲洗道路;在公共场所打开水龙头后人走开了水却还在哗哗地流……如此浪费水的场景随处可见,甚至发生在我们身上竟不自知。
    据估算,在我国因居民生活供水管道老化、水龙头的滴漏造成的用水损失达到了总用水量20%左右,另外城镇居民生活所用的抽水马桶,费水还是比较厉害的,其用水量占到日常用水总量的40%到50%。加上抽水马桶跑水漏水的现象也比较严重,全国每年因此浪费的水资源高达10亿立方米。

三问:面对水危机怎么办?

    法国前总统密特朗夫人、国际著名社会活动家丹尼尔·密特朗在做客强国论坛谈全球化时代人类水资源的保护与共享时说:“如果我们一味延续先前唯利是图的做法,我们将会犯竭泽而渔的错误,……所有的生命将会因此而走向消亡。今天也许我们会说,我们在火星上发现了水的痕迹,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有一天地球也可能将会面临同样的命运。”我们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减少对水资源使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面对水危机,人类的希望在哪里?

培养民众的节水意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为了应对水危机,实现北方地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我国正在进行着世界上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水利行业的不少专家表示:跨流域调水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采取的手段,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向应当是节水,提高水利用的效益和效率,建设节水型社会。
在做客央视对话节目时谈到节水的办法,王浩不无风趣地说:“我洗澡都是转着圈洗。在淋浴喷头底下转着圈洗,利用地球的重力,不要让水老冲一个地方,而是很均匀地一边转着圈,一边洗,这样子很省水。用水效率会提高一半。”据说,和王浩院士接触时间长的人都受到了他的影响,不仅转着圈洗澡,而且每次洗手时不直接在水龙头下洗,而是用盆接水洗手,盆里的水还继续用。
    我国人口众多,而水资源相对短缺,国家屡次提出要建设节水型社会,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要改变人们原有的价值取向。王浩说:“我们要敬畏自然,否则必将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人们不能无节制的去向大自然索取水资源,而是应当自我克制,千方百计的在社会经济用水中加以节约和保护,不能在今天就将子孙后代的水提前用了。”

在水价上做文章,强制节水
    水资源如此紧缺,可人们在用水时却太奢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的水是低价甚至有些地方是无偿供给的。
    从世界范围看,目前整个亚洲的水价都偏低,我国的水价更低了。在发达国家,人的水费支出一般占到家庭支出的2.5%到3%,工业用水的成本也占制成品成本的3%左右。而在亚洲这一比例一般占到0.8%,我国的比例降到了0.5%—0.6%。
    在我国,水太便宜了,人们自然就不会主动去节水。同时,如果让人一下子养成好的节水习惯又不太现实,还需要发挥强有力的经济杠杆作用。比如通过阶梯水价、提高水价等强制性办法,让人们有节约用水的动力。
    水利专家分析说:“水价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用水企业和其他经济单位的生产成本,水价较高,企业用水成本达到生产成本的一定比例时,必然对企业的生产利润产生影响。当用水成本很高,以致于用水企业生产无利可图时,企业必须采取节水措施,从而转产,进而促进水资源向用水效率高的企业转移。相反,当水价较低,用水成本不被企业重视,必然导致低效用水和水资源浪费的现象发生。”
    日本东京市采取按管道口径计价、定量供水、超额部分加价收费的制度,不仅制止了盲目用水的行为,而且方便了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水资源也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这一做法值得借鉴。

加强监管,让水安全、让高耗水户买单
    水利行业方面的人士表示,要加强管理,特别是对整个水资源施行最严格的管理,以此应对水资源的危机。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透露,我国投入19亿元人民币建设的全国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预计将于2014年底建成并初步投入应用,主要监测取用水、水功能区、省界断面及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他表示,目前,我国约38%工业用水和70%农业用水还未监测计量,50%的水功能区尚无监测手段,52%的省界断面未开展水质监测。现在要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对“三条红线”的实施进行量化考核,亟需一个完备的监测系统,一套完整的监测信息。
    通过该系统,我国将重点加强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主要是加强取水、用水和排水以及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的监测,能够使得全国取用水总量的70%和80%的重要水功能区的水质状况都得到监测。
    据了解,从建国到现在的几十年时间里,我国并不是没有监测体系。由于检测设施大都建在大江大河,主要的监测对象是自然水循环,比如在防洪、航运、发电、洪水、干旱等过程监测得比较多,对社会水循环,包括供水、用水、耗水、排水,甚至具体到每一个用水户的监测还相当薄弱。
    如何将监管落实到每一个用水户?王浩说:“对家庭和企业用水表监控,企业有自备井的除了在进水口还要在排水口安装监控装置。”他提出将城市各个用水大户全掌握起来,把占总用水量90%的用水户水表管住,然后实行阶梯水价。在基本的用水有保证的前提下,低效的用水就要加倍支付费用,以此进行水资源的总量控制。

走出“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怪圈
    依法对水资源进行管理,这是一些国家( 地区) 通常的做法。如法国、德国、日本、新加坡、泰国、美国、加拿大等国,为了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除了制定水资源经济政策,促进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外,还制定了一整套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依据,对水资源起了巨大的保护作用。
    我国也有严格的排污限制,但水污染现象依然很严重,原因何在?水利行业的从业者道出了其中的奥秘:我国陷入了“守法成本太高、违法成本太低”的怪圈。如果要做到达标排放,企业需要花费不小的代价,在设备、工艺、技术等方面大量投入。相反,如果一个企业超标排放,只需要向环保部门缴纳一笔超标排放费,而且这笔罚款仅仅相当于企业达标排放所投入费用的十分之一。在这样的现状下,排污企业超标排放又何乐而不为呢。久而久之,后果可想而知。
    为此,不少专家呼吁,要通过法律、法规明确权力、责任和义务,处理中央、地方、社会群体的利益分配,使水资源管理有法可依。中国矿业大学教授武强说,仅仅采取新的政策或在环保项目中投入更多钱不足以改善水质量,“还需要加强对执行措施的监管”。

治理水污染,改善水质
    发达国家在经历水污染时非常痛苦,而且治理时间很长。
    英国在1834年流行霍乱,造成几万人死亡,最后查明霍乱是饮用水不安全引起的。为此,当时的英国政府就修建了世界上最大的下水道系统和自来水系统。
    日本的琵琶湖治理污染花了40年时间。美国和加拿大的四大淡水湖泊污染以后,其治理也花了30年的时间。
我国很多地方的水污染治理不能等了,水利部门的人士也说治理水污染要“只争朝夕”。目前,国家在治理方面也有了很大的举措,比如国家的科技专项一共有16个,民用的占到9个,在9个专项中有一项就是水污染防控的专项。这将预示着国家要拿出100多亿元用在科技示范上,将整个河湖水体的污染防治住。另外,全国建设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厂,这些投资也都是以万亿元来衡量的。这将让水污染的势头基本遏制住。

留住水资源
    在人们的生活用水中,可以通过节水器具的推广,比如节水的龙头、淋浴器、马桶、洗衣机等,留住一部分白白浪费的水资源。在家庭用水时洗菜后的水浇花,洗衣服的水用于擦地、冲厕所,中水回用后循环利用,都是留住水资源的好办法。
    留住雨水资源也正成为一种共识。正如生态人类联合会学术工作委员会主席寇有观所言:“我们最重要的不是建设最强大的排水管网,而是把雨水收集以后储存加以利用,渗补地下水,这样才能保证正常的水循环,保证水资源的供应安全。如果不重视这方面的工作,按照长距离的外地调水,一旦有风吹草动发生问题,我们国家将出现严重的灾难。”
    关于雨水的利用,我国已经有很好的尝试。比如,城市里利用大屋顶积蓄水量,经过滤后让其流入地下,可直接补充地下水;公园的下沉式绿地能很好地利用雨水,在雨水多时可变成一个小蓄水池,水少时草坪就露出来了;城市的路面也在积极用透水沥青修马路,用透水砖做城市土地的防护,降雨时能直接渗入到地下,形成地下水,保护水资源;对地表水,通过兴建水坝、小型水库,也能留住雨水。

寻找新水源
    水资源危机正成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一个沉重的包袱,为此世界在积极寻找新水源,进行各种尝试,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地球的海洋水量丰富,目前一些国家( 地区) 已投入大量资金建立海水淡化厂,如中东地区建立的海水淡化厂有1000多家,全世界建成的海水淡化厂多达近8000家。海水淡化已成为一些国家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与此同时,一些水利专家在积极进行寻找海底淡水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在巴林群岛,人们从海底的涌泉中汲取淡水;在爱琴海,一些国家用钢筋混凝土筑起大坝,将海底的淡水加以开发,供农田灌溉和工业、生活用水。科学家们还试图采用钻石油的技术,用于海底的淡水开发。
    从沙漠地下取水已成现实,不少国家从沙漠的深层开采出可供生活饮用的幸福水。科学家们还在非洲的北部撒哈拉大沙漠地下1000多米的深层,发现蕴藏有大量的淡水。
    一些科学家根据雾中含水的理论,提出了截雾取水的方法,并用于实践,收到较好的效果。如加拿大一个雾水处理厂,平均每天可供水1 万多升,在浓雾季节每天可供水达1 0 万多升。这项技术不仅经济,且技术含量不高,便于在一些国家( 地区) 推行。
    南极洲的冰约有135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整个地球上所有河流在650 年间的总流量。南极大陆的冰层,集中了全球淡水资源的70%,如全部融化成水,将可供应全世界人口需用数万年。为此,一些国家的科学家正在进行这一宏伟工程的科学规划,希望这一项工作给人类带来希望。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