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小岗村: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
时间:2010-02-26 10:00:06  来源:城市化杂志 

2fb5a411fe2586bc0deb6f5c1f7d4515.jpg

小岗村: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
村情概况:
村    名:小岗村  
位    置:位于凤阳县东部的小溪河镇
人    口:小岗村下辖23个村民小组,拥有849户、3823人,耕地面积8713亩。  
曾获荣誉:中国当代模范经济建设集体、安徽省历史文化村、安徽省农家乐旅游示范点等。
发展规划:力争到2020年,全村生产总值达到10亿元,人均GDP为2-3万元。

2009年11月6日,凤阳县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沈浩因积劳成疾,猝逝在工作一线。沈浩逝世后,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学习和宣传沈浩的先进事迹。小岗村再次吸引了世人的眼光!

沈浩这位最基层的农村干部,为什么得到总书记如此的关注?沈浩扎根小岗6年,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一步一个脚印,带领小岗人描绘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蓝图,用生命践行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庄严承诺。小岗村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见证着这位农民之子、小岗之子的无限深情。

历史的车轮倒回到32年前,1978年冬,小岗村严俊昌、严立坤、严宏昌等18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按下鲜红手印,实施了“大包干”。这一“按”竟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它改变了中国农村发展史,开创了中国改革开放史。

 一纸“生死状”拉开中国农村改革序幕

改革开放30余年以来,在人们的记忆中,没有哪个村庄能像小岗村那样,用草草写下的一纸约定改写历史;也没有哪个农民群体,能像当年的18位好汉一样,用鲜红的手印掀起改革的大幕。

1978年以前的小岗村,只有20户人家100多人,是全县有名的穷困村,“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每年秋后,家家户户都要外出讨饭。全村没有一间砖瓦房,许多农户的茅草屋破烂不堪,家徒四壁,有的穷得全家只剩一床棉被。

1978年秋,凤阳遭遇特大旱灾,粮食欠收,不少农户又开始准备出门讨饭。11月底的一个夜晚,在严宏昌的“秘密”倡导下,小岗村“十八户”的当家人聚集在村民严立华家,摁下了生死手印,决定秘密分田到户。在摁满手印的“秘密协议”上,歪歪扭扭地写着这样一行字:“收下粮食后,首先交给国家,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万一走漏风声,如果队干部因分田到户而蹲班房,他家的农活由全队社员包下来,还要把小孩养到18岁。”小岗村18户农民,勇于打破旧的生产关系的束缚,冒着坐牢的危险,率先在全国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中国农村波澜壮阔的改革序幕,由此而载入史册。

从小岗村生产队18户农民签订全国第一份包干到户合同起,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为主的责任制迅速在中国得以推广。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目前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包括小段包工定额计酬,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等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不论采取什么形式,只要群众不要求改变,就不要变动。”这个文件对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界定,彻底地解决了人们对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后顾之忧。1987年,全国有1.8亿农户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占全国农户总数的百分之九十八。

“大包干”让村民实现丰衣足食

在当初“秘密”协议“收下粮食后,首先交给国家,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刺激下,小岗村村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极大解放和提高。包干到户的农民不再像以往那样懒散的干活,与之相反,他们不辞辛劳的精心地耕种自己那份来之不易的土地。

“大包干”第一年,小岗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全村粮食总产13.3万斤,相当于1955年到1970年粮食产量总和;油料总产3.5万斤,相当于过去20年产量的总和;人均收入400元,是1978年22元的18倍。由此,小岗村率先在安徽全省实现了丰衣足食。目前,小岗村下辖23个村民小组,拥有849户、3823人,耕地面积8713亩。

客观地说,小岗村30年来变化很大,进步明显。“大包干”虽然激发了农民种田积极性,迅速实现了丰衣足食愿望,但从整个发展过程来看,“大包干”本身却难以全面推动小岗村走上小康之路。

小岗村位于淮河平原的腹地,举目望去地势平坦,没有丘陵。但土地贫瘠,碱化严重,适宜种植水稻、小麦。与20多年前相比,这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远没达到小康。因为农民除了种地卖粮,没有其他经济来源。“小岗发展成这个样子,我都不甘心。”50多岁的段永霞愤愤不平地说,她是当年按手印的18位村民中严宏昌的妻子。在她看来,小岗失去了太多的发展机会。作为村里的能人,在担任村委会主任期间,严宏昌说自己先后搞了8个项目。其中镀锡铜线厂在凤阳县创了三个第一:投资额第一,科技含量第一,利税第一。这个项目后来成为县里的企业。前几年小岗与全国别的农村一样,同样经历着农民负担重、收入增长缓慢的历史阵痛。

再举敢为天下先的变革大旗

“分田到户”还能一直沿袭下去吗?多年后,很多小岗人再次陷入思索当中。在沉寂多年,小岗村几乎淡出公众视线之时,随着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决策的提出,错过很多发展机遇的小岗村在村党委书记沈浩的带领下,再次举起了变革的大旗。

如今,小岗村的村民们口里说出最多的两个词就是“发展”和“新农村”。扛了20多年“中国改革开放第一村”的大旗,小岗人发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征程上,“旗手”落到了队伍的后面!小岗,满怀求发展、建设新农村的迫切心理和渴望。

2005年6月19日,小岗村投资300多万元的大包干纪念馆建成开馆。纪念馆真实再现了当年“大包干”从酝酿到发生、发展的惊心动魄的历史过程。纪念馆已经被列为省、市、县三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近10所知名高校将其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2006年2月18时下午2时,70多户小岗村的家庭代表在村委会开会,会后宣布,“小岗村发展合作社”以每亩500元的价格租用农民的土地。

当年小岗村18位元老之一的严俊昌告诉记者:“来参加此次会议的70多户村民100%都同意将土地返租给合作社,在合作社先给租金的情况下,大部分同意出租,租期暂定5年,5年后,农民可以以土地入股分红,或者重订租金。”小岗全村1800亩土地,除了400余亩已经种植葡萄外,其他的土地全部纳入合作社,将集中起来的土地种植高效饲料和蔬菜。按照这种集体经营模式,在村民自愿的前提下小岗村与上海三农公司达成协议,今年在小岗村兴办国家标准化的10个养猪小区,年出栏5万头,吸收60名村民就业。

“根据村民代表的讨论,小岗在未来几年内还会出现种猪生产协会、物业社等集体组织,还计划成立8个不同类型的“社”,按照现代工厂的管理模式来经营小岗村,在3-5年内确保小岗人均年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

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要大力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小岗人计划在小岗建设大约占地15亩的农贸市场。农贸市场有100个摊位,每个摊位年租金200元。这必将成为小岗村村民增收的又一有效途径。

 三步走战略助推“四型”村建设

当前,小岗村正坚定不移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小岗村重要讲话精神,践行科学发展观,以“发展现代农业、开发旅游业、招商引资办工业”三步走发展战略为目标,努力推动小岗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体来说,这三步走为:

第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实施“凤还巢”和人才工程,利用在外务工经商的80多名“第二代小岗人”的智慧、技术、信息和资金优势,大力推行现代农业。目前,全村95%以上农户都种植了葡萄,总面积达600亩,人均葡萄年收入超2000元;2006年,3名大学生被优惠政策吸引到小岗村,通过从农民手中租地尝试种植大棚双孢菇,当年建35棚,占地28亩,2007年发展到179棚,占地150亩。在龙头企业带动下,养殖业迅速发展,计划养殖种鸡150万只,以龙虾为主的水产养殖面积已达200多亩。

第二步:以“纪念馆”带动旅游业。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自2005年6月建成以来,已累计接待游客50000多人,实现门票收入100多万元。去年小岗村被省旅游局和省农委确定为滁州市唯一一个农家乐旅游示范村,还被列为省市县青少年教育基地。凤阳县也把小岗村旅游列入旅游发展规划,并与县内的皇陵、皇城、韭山洞等景点连线、捆绑推介。

第三步:着力办好工业园,实现小岗村跨越发展。2004年初,小岗村组建成立小岗村现代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打开了小岗村工业经济发展之门。小岗村大学生创业园、外来人员创业园等均初具规模。近年来,第二代小岗人通过招商引资先后办起了小岗面业、钢构厂、装饰材料厂、节能电器公司等工业企业。

以“三步走”为契机,小岗村制定了“四型”村建设目标,力争让小岗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建设现代农业示范村。抓好粮食生产,发展特色农业,推进项目建设。以调整优质品种,推广高产栽培技术为重点,建设5000亩吨粮田。发挥传统优势农业,将全村黑豆种植面积稳定在2000亩,鼓励村民更新调优葡萄品种,扩大葡萄种植面积600亩,申报并注册“小岗村无公害葡萄”。

建设城乡统筹先行村。进一步做好小岗村总体规划编制,推进小岗新区、石马新区的建设,开发旅游业、打造红色旅游产业。整合资源,丰富小岗村4A级旅游景点,打造崭新的旅游景区,将大包干纪念馆、档案馆、当年小岗、村头文化广场、葡萄园、农家乐等共同构建融红色旅游、现代农业观光游、农家乐游为一体的小岗村乡村风情景区。

建设制度创新实验村。为弘扬大包干首创精神,大胆创新农村金融、人才、乡村治理制度,开展小岗村土地综合利用改革试点工作。加快金融机构创新,全面推进小岗村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发展壮大,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作用。对来小岗村创业、包括大学生给予扶持政策,设立创业投资基金;选送优秀农村青年进入大中专院校定向培训,通过选送培养成为新农村建设有用人才。

建设文明和谐新农村。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作用,发挥党员议事、村民代表议事的职能作用,树正气、改民风、开展好依法治村。启用“农家书屋、职工书屋”,将群众组织起来开展读书竞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和“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提高村民的创业技能。每年开展一次文明户评选,倡导文明、健康、向上的新风尚,为“四型村”建设创造一个文明和谐的发展环。

展望未来,在十七大精神指引下,小岗村人民将继续解放思想,把大包干精神转化为发展热情,在改革中创新,在发展中突破,用敢为人先的精神,全面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小岗。

如今,小岗村的村民们口里说出最多的两个词就是‘发展’和‘新农村’。扛了20多年‘中国改革开放第一村’的大旗,小岗人发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征程上,‘旗手’落到了队伍的后面!小岗,满怀求发展、建设新农村的迫切心理和渴望。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