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向生态城市迈进
时间:2010-05-31 15:43:13  来源:城市化杂志  作者:陈之泉 

人物简历

陈之泉,1960年毕业于天津建筑工程学院(现河北工业大学),高级工程师,英国牛津布鲁克斯大学荣誉博士。

曾任:广东省建设委员会主任、第九届广东省人大常委及城建环资委主任委员;广东省第一届城市科学研究会会长。

现任: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理事长、广东省城市管理学会副会长。

著作:出版有《论生存空间》、《论城市空间》、《循环经济》业务专著。

什么是生态城市?

这里首先要弄清什么是生态?按照环境保护的理念,“生态”是生物群体(含城市人口以及寄生者、腐生者、分解者等)和非生物环境(光、气、水、土、营养物质),在物质和能量交换方面的态势。如果这一态势处于平衡状态,那么,我们可以讲生态是平衡的,否则是失衡的。

按此理论,我们可以把“城市生态”理解为:城市人群及有关生物与客观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所形成的综合态势。在正常的城市生态系统中,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如果这种循环和流动能保持相对稳定,我们可以讲这个城市所在地域范围内的生态状况是良好的。

根据现实情况,一个动态的现代化城市,就物资供应(含能源)而言,不可能自圆其说地成为一个真正的生态系统,即不可能和原始社会一样做到自给自足,就地平衡。

文明、政治文明的基础。根据现实情况,实现城市生态化的主要任务应该是: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将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降低到最低点,将在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各类污染物(废气、废水、废弃物)及时进行达标处理,使人们生存需要的三种介质(气体—空气、液体—水、固体—食物)能真正达到规定的卫生标准并持续稳定地保证供应,对各类废弃物能实现再生利用。这样的城市,应该说是生态城市了。

规划、建设生态城市,就是要创造一个能够满足城市人群在正常生产和生活情况下需要的居住环境和各种物资安全、动态的供应环境,以及洁净的空间环境;这样的环境应该包括供应这些物资需求的基础设施和完善的数字管理系统,以及完备的数字档案库。

要树立新的理念

荀子在《天论》中讲:“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寥寥数语,告诉我们:老天的运行(特指生态环境)是遵循着一定规律的,它不因圣人的存在而存在,不因暴君的灭亡而灭亡,如果能施以良好的治理策略就会产生吉祥的结果,如果是无策略地胡乱管理,等待我们的将是凶恶之果。所以我们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不能违背客观的自然规律建设城市。

按此精神,我们规划、建设生态城市,首先应树立一个新的理念,这就是“以环境与资源为中心”的理念。过去几十年,人们在编制国民经济计划,规划、设计、制造产品时,首当其冲考虑的是“以人为中心”。作为人类发展的目的,这样的理念并没有错,但如果长此以往地发展下去,人们会在不知不觉地的环境下把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目标抛在脑后,一味发展生产,必然会忽略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树立“以环境与资源为中心”的理念,就是要求人们在编制国民经济计划和城镇规划,组织工程设计,进行大型设备制造的全过程中,首先要考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把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到最高点、消耗率降低到最低点,把废弃物变成再生资源,并对产生的各类污染及时地进行达标处理。其实,树立“以资源与环境为中心”的理念,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人——保护人类自己生存的大环境。

在上述理念指导下建设生态城市,应着重抓好以下八个方面:

交通规划要突出节能减排

城市交通系统的规划编制,要以提高交通流量、改善交通环境、节约能源消耗为原则;要把公共交通的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努力提高公交运量;要完善人行道和自行车道系统;要逐步将所有公交汽车及其他燃油汽车改造或更换为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或节油汽车。要研究、设计、并设立显明的交通指引标示牌,使所有驾驶员能按交通标示牌的指引方向顺利到达目的地,以减少社会车辆、尤其是外地车辆走怨枉路、耗怨枉油的现象。

新建道路系统的十字路口,要设计、改造大拐弯(即左拐)汽车的行进路线,即向左大拐弯的汽车改为直走,然后右拐360度,达到左拐的目的;这样,虽然多走了一些路,但可以减少十字路口亮红灯的时间,有效地提高了汽车通过量,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推行“绿色住区”建设模式

“绿色住区”在广东省已实践了八个年头,实践证明其建设标准是适合中国特色、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可满足生态城市要求的城镇居民住区的建设标准。
绿色住区的规划、设计标准,其主要内容是在确保配套设施完善的前提下,达到以下“十个化”,即:规划设计科学化、工程质量优质化、建筑材料环保化、环境建设生态化、住宅功能智能化、生活能源清洁化、物资消耗循环化、文化艺术民族化、物业管理人性化、住宅产业现代化。它的管理重点是从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使用,直至建筑物灭失的每个环节都要全面贯彻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的理念,努力实现绿色建筑、绿色环境、绿色管理和绿色消费。

绿色住区的配套设施应该包括生活、文化、娱乐、购物、健身、网络等服务设施。完善的服务设施,使住区内居民的一般消费就地解决。必要时,有条件的机关和企业,可允许一部分职员在一个月有几天在家庭办公。这样可以减少人们的外出频率,减少城市的交通压力,减少油料消耗和尾气污染。

一个城市,如果所有的住宅小区都能按绿色住区的标准进行规划和建设,那么这个城市实现生态城市的目标也就指日可望了。

实现污水、垃圾资源化

污水与垃圾是城市管理中最头痛的两个问题,但并非顽症不可救药。污水和垃圾不实现资源化,城市就不可能实现生态化。

治理污水的根本问题是从规划、设计入手,建设完善、合理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管网、加压泵站和污水处理厂。只有污水处理厂不等于有了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重要的是要规划、建设好管网系统和污水泵站,无此,不可能实现把所有污水真正输送到污水处理厂并进行达标处理的目的。污水管网和泵站的规划建设,没有专门的技术力量实地进行认真的探察、测量和规划,科学的污水管网系统是不可能建立起来的。同时,此项工作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保证。

新建城区一定要分别建设雨水、污水系统,实现雨污分流。雨污分流,可以大大减少污水处理量,提高污水处理厂运转效率,节约能源;同时,在雨水管网系统适当设置加压泵站,将其与城市绿地滴灌系统连接起来,既解决了城市绿地灌溉的用水问题,又减少了用自来水浇灌植被的能源消耗。实现这一目标,也必须从规划入手,没有科学的、切合实际的规划和施工设计图,是不可能彻底解决雨污分流问题的。目前,广东省有一些改革开放后才建成的各类开发区,却没有实施雨污分流,这是城市建设中的一大失误。

所有新建住区和工厂区都应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含管网与雨水库)。收集起来的雨水用于浇灌植物、洗车、冲地等,既节水又节能。在用水困难的城市,绿地的浇灌,应逐步推行“滴灌技术”。阿联酋和美国西部一些缺水城市就是使用滴灌技术浇灌绿色植物的。

在有条件的城市,其规模较大的住区和厂区要鼓励建设湿地系统,使景观用水能及时得到净化处理并循环使用。大面积的湿地是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作为广东,年雨量较为丰富,地下水位较高,在城市的大型住区和厂区内建设湿地系统,与住区(厂区)的景观水系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水系,使污水通过湿地“砾床”的过滤、循环,达到净化的目的。住区(厂区)的湿地,可以起到调节气候、降解污染、降低热岛效应、为水生小动物提供栖息地的作用。

城市的垃圾管理应全面推行广州市“分类得”公司的经验。垃圾要从家庭的源头彻底实行科学分类(分为有毒垃圾、厨房垃圾和其他垃圾),它是实施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根本前提。“分类得”公司有一套如实的有偿收购垃圾的管理办法,通过一年多的实践,真正从源头把垃圾分成了三类:有毒垃圾送达专业公司处理;厨房垃圾通过设备加工变成了无害的有机肥料;其他垃圾进行二次分类后提升了价值,转让给有关专业公司作为再生产品的原料。他们公司的做法真正实现了上述“三化”。目前该公司的管理模式,已得到广州市有关主管部门的支持,并以“越秀模式”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按组团模式规划城市

我国解放以来,不少城市的发展是按“摊大饼”的模式进行规划建设的,如北京、广州等城市都是这样。实践证明这样的城市,其规模越大,空气质量越差,热岛效应越强,生态功能退化。城市面积过大,其上空的大气已失去了对废气的净化能力,大量废气、热气、尘埃长期漂浮在城市上空,严惩影响人们的呼吸质量。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走组团式的发展模式是个方向。所谓组团式,即大型城市要以中心城区为依托,周围的城区、市镇,各自以组团式的格局发展,相互之间以若干公里的开阔绿地间隔开来。其发展只能分别向远离中心城区的方向成“指状”形态延伸,不得连成一片。中心城区的地域面积原则上不再扩展。相互之间以现代化的交通、电讯设施连成一个整体网络。完整且通畅的交通、电讯网络,就是聚若干组团式城区于一城的客观条件。中心城区与周围各城区、市镇在总体规划、行政管理、经济发展上需实施统一规划、统一指挥,在详细规划、建设和管理上可以各自为政。这样有分有合,既有利于城市生态功能的提升,又有利于整个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和调动各组团城区的积极性。以组团形式发展,可以使各组团城区淹没在绿色的海洋之中(被绿色包围),城市上空大气的自净能力会大大增强,城区的空气质量会有较大改善,其生态功能自然会有提升。

全面推行节能建筑

新建居住建筑,要严格施行《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其节能效果不得低于50%。大型公用建筑要向更高标准——“零耗能建筑”方向迈进,争取逐步做到不用或少用常规能源。所有建筑物都要积极开发使用清洁能源(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空气热源等),以减少常规能源的使用。清洁能源的开发量就等于常规能源的节约量,对“节能减排”具有显著的生态意义。

既有建筑也要抓好节能改造工作。改造的重点是提高围护结构的隔热性能,如采用外墙外保温或外墙内保温;屋顶、天面应增设隔热层,或采用绿色植被替代;外墙的门窗玻璃宜改为中空LOW-E玻璃,并采取相应的遮阳措施。这项改造任务的全面实施,对城市完成“节能减排”任务效果显著。

强化建筑物生命周期管理

居住在城市的人们,举目可见的是填满视角的各类建筑物和构筑物。这些体量高大的建筑群如同混凝土森林一样屹立在城市空间。尽管它们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同时它们又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造成了极大的缺憾,因为它们是矿藏资源的变异产品,是吞噬资源、破坏生态的“怪物”,是热岛效应的载体。建筑物每1m 的资源消耗量多在1000KG以上,而且这些资源从矿石转化为建材、由建材转化为建筑物、再由竣工后的建筑物投入使用,每个环节都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产生无法估量的污染。这些资源都是从地球表面上挖掘出来的,严重地破坏绿色植被、污染江河湖海、摧残生态环境。

然而,过去由于管理不善,这些建筑物的生命周期只有30-50年,其生命结束后,又要用同量的地球资源进行置换。如果通过强化规划、设计、施工、修膳等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尤其是合理确定设计和施工周期(不宜过分压缩),将其寿命延长到80或100年,那就等于节约了近一倍的资源、减少了近一倍的污染。这对于保护地球环境,提升生态功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建筑物的生命终结时,其残骸变成了废弃物。这些废弃物,实际上是变了形的资源,完全可以回收利用将其转化为再生资源和再生产品。根据东莞市“科绿盛”公司数年的实践经验,已经把建筑废弃物转化为再生建筑材料,又将再生建筑材料转化为建筑物的预制构件,并正式用于建筑物。这充分说明建筑废弃物是完全可以资源化的。该公司不仅在东莞市建有一间建筑废弃物处理工厂,而且将在深圳建成年处理100万吨建筑废弃物的生产厂。

每个城市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废弃物,按照循环经济的原理如能将其资源化,就可以大大减少新资源的开发使用量,这对保护生态环境同样有着非凡的现实意义。

提高城市人均绿地指标

提高人均绿地指标是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举措。绿色是美丽的、是祥和的,绿色的存在意味着生态的平衡、文化的兴盛、人类的生存、地球的永恒。同样绿色的消失,却意味着生态的破坏、文化的衰败、人类的毁灭、地球的死亡。因此,没有绿色的城市是可怕的,它意味着毁灭和死亡。

丰厚的绿色植被,是提供氧分的源泉,是人类生存的必备条件。植物晚间吸收二氧化碳,白天又吐出氧分,这正好与人的吸氧需求互补。植被越丰厚,其制氧能力越强,人们生存的空气质量也就越好。因此,作为城市,应该为市民创造一个丰厚、悦目的绿色环境,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均绿地指标及其绿化水平,就成了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举措。

每年提高城市人均绿地指标相对比较容易,重要的是如何充分利用绿地并提高其绿化水平。绿化,不只是简单的植树种草,还要研究如何在碳氧平衡理论的指导下,使乔木、灌木、草皮、花卉等品种按其科学的比例进行栽植,同时要注意增加其文化、艺术含量。一般情况下,要多种乔木,因为乔木的制氧能力比草皮要高得多。

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中,有一个重要的问题要注意,即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城市地面的可通透率。城市生态功能之所以较差,其中原因之一是建筑物和硬质地面比例太高,如屋面、马路、广场等均不渗水,因此,大量的雨水无法滞留(渗透)在地面,很快流入江河,致使城市的地下水位很低,地表土壤缺少水分,不仅使树木根系供水不足,而且产生较强的热岛效应,严重影响城市生态功能。因此要千方百计地提高城市地面的通透率。

生产区和生活区要合理穿插布局

解放初期,从苏联学来的城市规划原则是将生产区和生活区截然隔离开来,其目的是使生活区免遭污染、有利管理。几十年实践证明这样的理念不利于节能减排、方便生活。按“隔离”原则进行规划,城市越大,生产和生活区距离就越远,势必加大交通流量,增加能源消耗和污染。如果将无污染和少污染的生产企业适当布局在住区之间,人们可以就近上班,这势必减少出行所带来的能源消耗和尾气污染,有利于优化城市空气质量。

当然,污染严重的工厂,如产生恶臭废气、废水、噪声等严重扰民的工厂,绝对不能布局在住区附近。对于这类企业要按照调整产业结构的原则和政策进行处理,需要淘汰的要逐步进行淘汰,需要转产的应逐步转为其他产业,以有效地提高城市生态功能。

小结

生态城市是美丽的,是未来城市的发展目标。但是,不管生态城市的规划蓝图瞄绘得多么美丽灿烂,最终还是要通过人来实施的,更确切地说,是要通过政府主管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当然也要得到广大人民群众和新闻媒体的广泛支持才行。美丽的蓝图如不能变成现实,只能是一张虚拟的图画,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重在实践!

参考文献:
1、李静,《生态城市建设的激情与迷茫》,2009年8月4日“中华建筑报”第一版。
2、仇保兴,《目标、编制、实施——生态规划三大要素》,2009年7月7日“广东建设报”A7版。
3、房庆方,《加强生态规划是解决城市问题的必要途径》,2009年7月7日“广东建设报”A7版。
4、春雨,《跨入生态文明时代——关于生态文明建筑若干问题的探讨》,刊登于《广东省老干部政治理论读本》(中共广东省委老干部局编)P321-338。
5、《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建设宜居城乡的实施意见》,2009年8月10日“南方都市报”报道。
6、陈之泉,《“生态文明”与生命永恒》,2007年10月23日。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