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4月17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取消“双轨制”仅是第一步 防变相划拨土地寄望第三方监管
时间:2011-10-10 13:31:33 
      “取消土地供应双轨制,减少土地无偿划拨的行为,的确有利于减少权钱交易、土地腐败、权力寻租等活动。但是要明白,取消土地供应双轨制仅仅是一个开端,倘若没有完善的细则加以保障,之前的利益既得者和未来的利益谋求者会如洪水猛兽般扑过来,他们正在伺机以待。”

  日前,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胡星斗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做出上述评论。在他看来,取消土地供应双轨制的说法已经不是稀罕事,“之前就有议论,只是这回是第一次明确提出来,政策落地之难也证实了土地在分配过程中,平衡利益的相关方是一个重大的难点。”

  胡星斗呼吁,要建立独立监督的机制,以防止未来变相划拨土地。

 压缩“无偿划拨”

  按照公开的解读,所谓土地供应双轨制,就是通过两种方式完成土地供应:一种是政府无偿划拨国有土地给使用单位。这其中包括科教文卫等公益项目,还有国有企事业单位。另外一种是通过市场化手段有偿出让国有土地,目前主要是通过招标、拍卖、挂牌三种方式出让土地。

  国家土地副总督察甘藏春亦表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最终将取消土地供应双轨制。下一步,按照资源市场配置的基本原则,缩小划拨地范围,扩大有偿使用覆盖面,最终取消土地供应双轨制。除军事、保障性住房、特殊用地可以继续划拨使用外,其他用地实行有偿使用。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胡星斗连说“四个有利于”来概括政策的迫切性:有利于减少腐败,减少权钱交易的机会,有利于更有效率地使用国有土地,有利于土地交易的公开和正规化,有利于给各级政府最大限度地带来收益。

  “当然,由此一些公益单位、科教文卫用地会遇到困难,政府应该建立某种补贴机制,或者政府卖地把部分资金再转移到公益用地上来。”

  “土地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分配虽然要走市场化道路,但是考虑到政治因素、社会因素以及人情因素等种种,完全的市场化,完全的公开公平是不可能的。总会有一些人利用政策上的漏洞撬动利益杠杆。”复旦大学社会学教授顾晓鸣向中国商报记者表示,政策的方向是好的,但是并不能把所有的期望都押宝在政策之上。

  在取消“双轨制”当中,如何更好地实现土地分配市场化,公平公正,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呼吁“第三方监管”

  无论是“单轨”还是“双轨”,都有可能产生寻租。“既得利益者,和有便捷条件的部门在稀缺资源下,会不顾一切地寻租。”顾晓鸣深表担忧。

  他认为,土地政策是中国改革核心问题之一,是社会主义市场改革的重大步骤。谈到此处,他重点强调:要有监督,“有钱,有社会资源的人和单位取得的几率高,亦不公平。仅因为靠划拨获得的土地用于招商引资就要走市场化道路,只会饮鸩止渴。”

  无独有偶,评论员张贵峰同样认为,必须充分意识到,囿于“行政权力主导”且权力缺乏有效制约的基本制度环境,即使没有“无偿划拨”,权力寻租的空间和可能性仍是很大的。比如,“土地招拍挂”过程中的各种暗箱操作、事先约定,政府官员利用手中权力通过变更土地用途、规划来获得腐败利益。

  在这方面,多位受访者的观点达成了空前的一致。胡星斗呼吁,这样就要规范招拍挂的制度,在规定网站公示出招标的企业或者个人,公开透明,建立独立监督的机构,或者建立招拍挂监督小组,而这个小组应当由专业部门、社会人士、人大代表混合组成,“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使用国有土地。”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在市场化的土地分配中,也不能因为钱的多寡分配,而要从土地的使用规划上考虑。

  “一哄而上的行为要不得,毕竟分配是不可逆的,要兼顾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以及产业发展的优先次序,要尤为谨慎地走市场化这条道路。”顾晓鸣再三强调。虽然是市场手段,政策还是要从规划角度出发,符合“十二五”规划。

  正如同顾

  晓鸣所言,“单轨”和“双规”并不是问题的关键,最关键的要看土地在分配过程中是否最大限度地得到利用,最大限度地满足民意,最大限度地公平公正公开。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