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多地争夺总部企业 城市梯队面临重塑
时间:2019-08-09 13:03:44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卓泳 

  继“抢人”大战之后,多地又打响了企业争夺战。

  日前有媒体报道,南京市发改委牵头起草了《2019~2020年新增100家总部企业行动计划》,并由市政府印发实施。根据该行动计划,到2020年,南京全市新增总部企业100家以上,新建总部楼宇50幢以上,初步建成全国有影响力的总部基地城市。其中,对新认定的综合型总部企业,落户奖励最高可达1亿元。

  这一举动并不陌生,从去年到今年,中部多个城市纷纷出台了相关文件。最早起步的是成都,随之而来的是西安、重庆、武汉等,这些城市诚意十足,拿出真金白银来吸引总部企业落户当地,争相发展总部经济。

  第一轮的总部企业争夺战发生在北上广深。公开资料显示,北京各类总部企业数量已突破4000家,且“质量很高”;而上海仅跨国公司总部就已突破600家。近两年,深圳和广州也不甘人后,相继出台了总部经济发展规划。

  虽说每个城市对总部企业的认定标准不同,但基本涵盖“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大型跨国公司和行业领军企业这些关键词。而事实上,近年的确有不少大公司的区域总部和功能总部落户到武汉、成都、重庆、西安等这些中部的“新一线城市”,比如,2018年,小米第二总部落户武汉,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优信集团决定将总部由北京迁至西安,阿里巴巴中西部区域总部和腾讯西南区域总部均落子重庆,2019年,华为全球存储总部落户成都。这其中都折射出区域经济发展的变迁,以及未来城市格局的重新洗牌。

  总部经济的一般模式是研发管理部门和生产制造基地分开,对于一家企业来说,含金量最高的在于研发管理,可以说这是企业的“大脑”,指挥着各地的生产和调动经济资源;其二,这个企业的“大脑”能吸引大量精英人才,所以引入总部企业是抢夺人才的最好途径;最后,一个总部企业给一个城市带来的最大收益是税收,由于企业总部往往是财务核算中心,可以带来一家企业绝大部分的税源,因此拥有总部企业多的城市一般财政收入都会高。

  在这场争夺战中,尽管各个城市都拿出巨额“诚意金”,但毕竟主动权是在大企业手上,谁才能真正引来“金凤凰”?争夺总部企业拼的并不是一次性的补贴,而是一个城市的综合实力。

  从城市经济发展来看,近年来中部几个城市的发展速度有目共睹,无论从交通的发达程度还是从信息的聚集程度,以武汉、成都、重庆为首的几个中部城市都可圈可点,比如成都,通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打造了良好的IT产业基础。

  除了经济实力以外,一个城市的行政级别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因为一个城市的等级决定了其人才、资金、信息的交汇和通达,以及行政事务的审批权,这就不难理解为何跨国企业的总部首选会是北京,其次才是直辖市或者省会城市。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