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今天(16日)上午挂牌。
按照中央确定的任务,新组建的生态环境部将在未来三年打七场标志性的重大战役,包括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渤海综合治理、长江保护修复、水源地保护、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并确保三年时间明显见效。到2020年,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新组建的生态环境部整合了原环境保护部的职责和其他六个部门的相关职责,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生态环境政策、规划和标准,统一负责生态环境监测和执法工作,监督管理污染防治、核与辐射安全,组织开展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等。
1978年,我国成立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国家建委之下;1982年,机构改革,调整为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下属的一个环境保护局;1984年,考虑到在国际上工作的不方便,改名为国家环保局,仍隶属于建设部;1987年,再次机构改革,独立的国家环境保护局成立,成为直属国务院管理的副部级单位;1998年,改名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成为正部级单位;2008年3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升格为国家环境保护部;2018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组建生态环境部。
首任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介绍,从监管者角度,新成立的生态环境部,把原来分散的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职责统一起来,实现了“五个打通”:打通了地上和地下;打通了岸上和水里;打通了陆地和海洋;打通了城市和农村;打通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也就是统一了大气污染防治和气候变化应对。
摆在生态环境部面前的,是一块块难啃的硬骨头。
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的仅占29%。部分区域流域水污染仍然较重,各地黑臭水体整治进展不均衡、污水收集能力存在明显短板。耕地重金属污染问题凸显,污染地块再利用环境风险较大,垃圾处置能力和水平还需提高。
此外,我国产业结构偏重、产业布局不合理,能源结构中煤炭消费仍占60%,公路货运比例持续增长,经济总量增长与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加尚未彻底脱钩,污染物排放总量仍居世界前列。生态空间遭受持续挤压,部分地区生态质量和服务功能持续退化的局面仍未扭转。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整体框架内,生态环境无疑是一块明显的短板。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李干杰说。
国务院要求,生态环境部要紧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按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打好标志性重大战役,把蓝天保卫战作为重中之重,细化作战计划和重大举措,确保按照既定的时间节点完成目标任务。
·水污染防治攻坚路线图密集出炉 (2018-04-13 10:57:50) |
·人才争夺战是城市的“流量”战争 (2018-04-08 11:25:31) |
·生态环境部、水利部部署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保专项行动 (2018-04-02 13:06:39) |
·红牛之战再生波澜:业内称继续僵持 离弃子越来越近 (2018-03-30 18:33:58) |
·生态环境部今年将启动七大专项行动 (2018-03-29 18:30:57) |
·生态环境部通过行动方案:坚定禁止洋垃圾入境 (2018-03-28 10:08:28) |
·京津冀等6省市部分企业停限产 生态环境部将适时督查 (2018-03-27 08:31:37) |
·雄安新区首家双创中心挂牌,首批11家企业入驻 (2018-03-26 18:38:34) |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生态环境是衡量高质量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尺 (2018-03-26 09:19:26) |
·杭州人才争夺战再度升级! (2018-03-24 22:4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