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4月23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回乡?那我就是一个笑话梁鸿眼中的乡土中国
时间:2013-05-21 12:56:03  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张英 
    《出梁庄记》写了三代农民工,老一代和中一代大都觉得,在城里赚了钱回农村,踏实。新一代很少要回农村,他们长在城市,觉得自己是“城里的孩子”。但现实是,他们最多是“城中村的孩子”。 

    国务院参事冯骥才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最新统计数字显示,我国的自然村十年间由360万个,锐减到只剩270万个。每一天,中国都有上百个村庄消失。梁庄也是那千万个即将消失的村庄之一。

    梁庄在河南穰县,离省会郑州426公里,离南阳80公里。在中国地图、河南地图上,都看不见它。即使在南阳市、邓州市的地图上,梁庄也只是一个小黑点。

    因为学者梁鸿的《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出版,这个普通的村庄,逐渐被外人知晓,和费孝通笔下“江村”一样,成为中国乡村研究的标本。

    通过五个月的回乡调查采访,梁鸿还原了梁庄近40年来的变迁故事,真实记录了乡村的破败和荒芜过程。此后,梁鸿又用了一年,沿着梁庄人外出打工的路线,走访了十余个省市三百四十余人,在《人民文学》发表《梁庄在中国》,讲述三代农民工在城市谋生的故事。出版单行本时,改名为《出梁庄记》。2013年4月28日,梁鸿凭借《梁庄在中国》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散文家”。

    梁庄曾有150户人家,六百四十多口人,如今的留守者不到200人,大多是老人和儿童。30年里,村民陆续离乡,前往北京、郑州、西安、深圳、青岛、内蒙古、新疆等地打工谋生。

    2013年劳动节,南方周末记者从邓州出发,在梁鸿及其家人陪伴下来到梁庄。

    你看到的不是“农民工”,而是一个“人”

    南方周末:梁庄的什么让你念念不忘?

    梁鸿:对我而言,梁庄不是一个客观的、社会学意义的乡村,它是我的故乡。我看到五奶奶,和你看到的肯定不一样,我看到过她年轻的时候,知道她的每一个故事,察觉到她越来越矮,也越来越老。梁庄人都是我的亲人,我可以感受到他的痛苦,点滴的幸福,生命流逝。我希望能够把人的痛感带出来,让你感觉他再不是那个风景里的人。

    南方周末:比如什么样的痛感?

    梁鸿:譬如五奶奶的大孙子宝儿11岁时在村里淹死了。孩子的父母,就是我的堂叔堂婶,在青岛一家电镀厂打工。我在青岛时,每天晚上跟堂婶睡在一起,听她的呼吸,很轻很轻,我知道她没有睡着。有一天晚上终于忍不住,我说咱们聊聊天吧。她第一句话就说,“自从宝儿去世之后,我12点之前从来没有睡过觉。”跟我讲在这之前,她怎么有预感,怎么回家,身体怎么垮掉,怎么艰难地怀孕。她说有一天晚上看见蚊帐上面黑压压落一层蚊子,她说坏了,家里要出事了。还有有一天她上班突然晕倒了,觉得一定要出事。果然,孩子就没了。他们一路哭着回家,五奶奶跪着抱着她的腿哭,心里很内疚。等等等等。

    你在旁边听,觉得黑暗之中万籁俱寂,无数清晰的痛涌了过来。这个农村妇女白天从来不会谈的。她的伤痛永远是在心里面翻腾的。农民从来没有历史的机会,讲讲自己的故事,她只有在半夜讲,讲得非常完整。

    我希望把梁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呈现出来,哭、笑、痛,一个眼神,动作和姿态,都细致地描述出来。你看到的不是“农民工”,而是一个“人”。

    南方周末:《出梁庄记》写了从梁庄出去打工的三代人,每一代有什么特征?

    梁鸿:第一代农民工,现在年纪五十多岁,以前都是种地好手,对梁庄有一定的感情。城市对他们来说有着痛苦的经验。比如沿街卖菜,每天都被城管抓;蹬三轮的每天都可能要被交警抓,城市每天在驱逐他。他们对城市没感情,就是为挣钱讨生活,不管你怎么撵我打我追我,只要能挣到钱,我都可以忍。挣再多钱,他都是要回家的。

    中年一代农民,会夫妻一起打工,成功的可能会考虑在打工地买套房子,安家落户。但也很少真的就在那个城市定居下来。他们通常会在本地县城买房。一是房价便宜,二是生活成本低,离老家近,熟人多,心里踏实。

    第三代打工者基本上都是85后、90后,没挨过饿,没吃过苦,跟村庄没关系,也没感情。他们有的出生在城市,没回过农村;有的回农村,但时间短,连庄稼都认不全。但他们也不属于城市,住的是城中村,脏乱差,认识的朋友都是打工者的孩子,读的小学是打工子弟小学,师资力量不太好,高考得回老家。

    他们对工作和生活的期望值,跟城市的小朋友一模一样。要进外企,要挣八千一万的工资,要买车买楼。但城市不给他这个上升空间,所以他非常愤懑。比起前两代农民工,他们的公平意识、自我意识、享乐意识更加明晰。这是社会进步,人的个性充分发展的体现,但这又给他们带来困境。他们很难实现理想,所以内心更没有着落,漂泊感更强烈一些。

    乡绅对村庄非常重要

    南方周末:你认为今天的梁庄为什么会逐渐破败?

    梁鸿:我们,包括大的社会、制度、文化和村庄里的每一个人,对这个村庄不爱了。物欲的膨胀,城市的消费习惯,影响到农村,影响了农民,也最大影响到梁庄。梁庄的新房并不少,但却仍然破败,这是因为没有人,而新房也大多是凌乱、单调的。

    另外就是环境和资源问题。传统农业经验有很多是非常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的。譬如农村的资源大都可以反复利用,我们的粪便,牲口的粪便,撒到地田当肥料,现在我们全是用化肥。以前小孩出生,尿布反复地洗,现在用的全是尿不湿,走在乡村大地上,遍地是触目惊心的垃圾。工业的过度发展,人类的过度消费正在乡村惊人地呈现出来。这并不只是乡村环境被污染、建没建垃圾回收站的问题,不只是资源浪费的问题,它显示了人类在这一工业化过程中惊人的破坏力和内心的迷失。

    南方周末:你说过最重要的是农村“没人”了,是哪种意义的“没人”?

    梁鸿:乡村的整个中壮年几乎都不在家。留在村里的老人、小孩大多也只是生活而已,很少能够对村庄的公共建设和发展有真正的参与。梁庄有图书室、电脑,有活动室,但常常落满灰尘。有知识有文化的,15岁到50岁这个年龄的人,都进城去了(在城市也不是一种有机性的生活)。许多农村老人六七十岁还带好几个里孙外孙,完全没有个人生活,并且真正可以说是老无所依。

    南方周末:没有人回流吗?

    梁鸿:今天谁回流?你熟悉的整个氛围没了,你的玩伴、亲人都没有了,村庄所有的资源,自然资源、人力资源,都被抽走了,你回去干嘛?在今天的价值观里,如果我回农村去,会是一个笑话。他们会认为你是混得不好。在这样一个大的城市化的潮流中,我们没有权利要求某一个农民、某一个人回乡。

    在历史里,我们有“乡绅”在支撑整个村庄的道德结构和文化结构,比如你在北京做官、经商,老了告老还乡。教教当地的孩子,出钱修学堂、建祠堂,结交文人雅士,并且经常会管理村庄的事务,这样的人对村庄的影响非常大。

    现在,考上大学的那些梁庄人会回梁庄吗?譬如说我,我会回来吗?就现在的状态而言,我认为我是不会回来的,我不敢做那么大的决定,因为我觉得我会被困在这“荒凉的孤岛”上。如果社会不从整体上扭转对乡村的基本认知,我想,乡村的“荒凉”和“消失”是必然的。当然,这也可能就是今天我们的制度的最终目的。消灭乡村,建造城市。

    而对于大部分打工的农民而言,他也往往是在不得不回的时候才回。我们村回来的两个男的,一个腿断了,一个是小脑被砸伤之后,手萎缩了。另外几个快60岁了,回乡是为了带孙子。

    南方周末:等于乡村彻底没有了社会精英?

    梁鸿:是的,乡绅没有了,像我父亲这一代“爱管闲事”、又略有一点见识的老人也越来越少了,我们这一代所谓知识分子又是在“逃离农村”的观念中上大学进城,年轻一代孩子也无不想着挣脱这个“鬼地方”。
 
    我跟和我一样从农村出去最后走上政途的官员有接触过。一般一届任期只有五年,要想升职,就一定要在短时间里出成绩。怎么办?种庄稼、搞生态农业、规划村庄的长远发展?肯定出不了成绩,只有卖地、盖工业园、引进工厂,马上有效益。在发展建设中,官员的利益,企业的利益,小老板的利益,甚至一个村支书的利益,都可以挟持村民,牺牲他们的利益。有些地方让农民动迁,一开始量地,和政府测量人员一起出现的是房地产商,占地赔款是他发的,这片地升值的部分利益,被房产商和政府拿走了,跟农民没关系。

    这样的官员,应该说在他的村庄,他也是社会精英。难道他不爱他的村庄吗?在抽象意义上,他是爱的,那是他的故乡。但当他成为官员时,作为乡村孩子的那一部分越来越萎缩了,更多是体制和利益的化身。

    南方周末:现在,农村孩子通过上学,还能够改变命运吗?

    梁鸿:越来越难。在我们那个时候,还可以通过“考学”这条独木桥进入更高阶层,成为所谓的中产阶级和精英。今天这条路也几乎被堵住了。原因很简单,一是农村的教学质量普遍在下降,“撤点并校”以后,很多村庄的孩子像“包袱”一样被塞在超级小学、超级中学中;二是农民孩子的父母通常都不在孩子身边,孩子缺乏真正的监管,很难考上好的大学;三是即使大学毕业,不一定能找到工作。

    我2011年在县城和乡下做了一些教育调查。看了看现在的数据,真是太可怕了。在乡村撤并学校后,小学统一撤到乡镇,中学并到县城,一百多个学生一个班,有时候四个孩子坐一个桌子。怎么教育?人太多了,老师根本忙不过来。

    现在义务教育不用掏钱,但生活成本非常大。很多农村的孩子,家远的要寄宿,有的要在镇上、县里租个房子,一年下来花的钱非常多。大部分孩子的父母不在身边,孩子们的心理健康、身体健康,都是问题。农村孩子的辍学率其实很高,很多孩子坚持到初中毕业就不上了。

    无名的反抗

    南方周末:你认为“乡土中国”会消亡吗?

    梁鸿:在现在这种急进的城市化制度和进程中,肯定会消失。主要是精神结构的消失。原有的道德基础、文化样态彻底动摇,“利益”变为最直接的东西。

    原来传统的大家庭生活里,大家要面子,还有道德约束,你不能干太丢人的事情,做了错事会脸红。现在一拆迁,利益凸显出来,原来那套伦理价值观,迅速坍塌掉了,兄妹情感、父子亲情,全部没了。随着城镇化速度加快,这种文化坍塌不可避免,可能会更加严重。

    南方周末:农村日常生活中,还有多少传统文化内容?

    梁鸿:基本上都消失了。从1950年代开始,大规模破除“封建迷信”,拆除一切有形、无形的传统。祠堂、寺庙、戏楼、墓地、墓碑、牌坊、门楼,传统的建筑统统拆光;哭丧、法事、烧香拜佛,和传统有关的生活仪式,不再存在。

    梁庄原来有土地庙,我爹告诉我,村里死人了,一定要到土地庙烧纸钱,告诉阴间,我们这个人来了,希望接受他。后来拆除土地庙,还要哭丧怎么办,只好到十字路口去烧一烧,人变成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

    这里早已成为一个巨大的悲伤之地,充满着被遗忘的历史、记忆、知识和过去的神灵。奇门遁甲、生辰八字、五行八卦,这些古老而神秘的事物,已成为腐朽的过去。现状流行算命、占卜,只是为信者提供抚慰与粉饰,并非真的有信。就像英籍印裔作家奈保尔1967年在印度考察时所感受到的,印度的神像、神祇和信仰被迫成为现代世俗生活的装饰者。

    南方周末:进城务工的农民,在他们聚居地是否还保留了一些乡村传统?

    梁鸿:农民进城,所有的人际关系,圈子,都来自农村。我在《出梁庄记》中用“扯秧子”来形容这一现象。村庄里的一个人来了,他的亲戚,亲戚带亲戚都来了。他们没有知识,没有经验,没有渠道,只有依靠原有的人际关系,寻找发展机会。每个打工者聚居点,都以老乡为单位聚在一起。

    他们的身份感仍然依靠这个“熟人社会”来建立。譬如我,我有稳定的职业和圈子,别人会尊重我,我在这个地方有我的价值感,有我的身份存在。打工的农民没有,他是一个原子,没有单位,没有归属感,没有稳定的支撑和身份的尊严。所以,他们只能抱成团,在城市远郊的村庄扎堆住,相互帮助扶持,形成利益团体。相互之间也吵架、打架、尔虞我诈、家长里短;彼此怨恨着、厌恶着,又亲密着、交往着,所谓打断骨头连着筋。

    这个封闭的区域,是他们熟悉的世界,是一个关系网,你是谁谁的小姨子,你是谁谁的小舅子,每个人都有存在感和价值感。如果是好人,会受到尊重;如果是坏人,会被人看不起。

    南方周末:他们与雇用者,与所居城市的关系,你用了一个词“匿名反抗”。

    梁鸿:“匿名反抗”是美国一个政治学家命名的:通过消极的反抗方式达到某种正义的补充。在遭遇不公时,农民绝不是认命的,绝不是我们想象那样默默忍受,他一定是有自己的反抗方式,只不过那种方式被大家忽略了,但它依然是一股潜流。

    比如光亮叔在青岛电镀厂打工,电镀是一个高污染的行当,我的堂弟小柱其实就是中毒死的。车间排风扇坏了,老板们不换。打工者不满,不敢公开抗议,最后选的方式是偷金属板,一个卖七八百块钱,大家平分,算是一种正义的补偿。

    另外一些打工者,嫌工资低,用的是消极怠工。你剥削,我不给你好好干,让你的废品多一些,多消耗你一点成本,达到某种反抗。

    像今天更年轻的打工者,他们最恨别人看不起,往往会爆发,带刀去马路上寻事,故意挑衅打架,或者把路灯、桥栏杆、车站灯箱这样的公共设施砸了发泄。他们的反抗方式都是无名的反抗。

    河淹地关你何事先重打40大板

    南方周末:现在的一个提法:农民工不要来大城市,把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搞起来,你们去这些地方。你怎么看?

    梁鸿:我觉得,农民工去哪里,是他的自由,是他的基本权利。

    先把农村变得更好,城市像城市的样子,农村像农村的样子。农村有和城市一样的社保、医院、小学,有很好的服务设施,很好的规划,空气是好的,有果树绿地,房子盖得非常好,可以上网,我干吗要在你城里?

    与此同时,如果他想进城,不管去哪个城市,你要公平对待。农民工应该和城市人一样,享受各种保障,不许随便抓不许随便打,尊重他,包容他,他自然也会越变越好。

    南方周末:你怎么看“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梁鸿:这是一个双刃剑。有可能拯救农村的衰败,恢复它的活力和生命力;有可能是一个历史坍塌的开始,农村彻底地消失和灭亡。

    有一个根本问题一定要问,我们到底要建构什么样的“新农村”?经济发展当然很重要,但“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经济问题。

    我常听到基层官员,包括研究农村问题的学者说:我让你住楼房,多好的事情,你干吗不住,要上吊,要躺在那个铲车下面?那么反过来问他们:你有没有考虑到农民的意愿?他花一辈子盖了三层小楼,住在里面非常幸福,突然有一天你告诉他:我给你盖个公寓楼,地还能赔你一些钱。你觉得他会信你吗?你觉得他愿意吗?

    南方周末:那你认为什么是更好的乡村,什么是乡村的幸福?

    梁鸿:晚清留学生在日本办了很多杂志,都是以地域命名的,《河南》、《云南》、《四川》等等。他们当时谈的全是乡村自治,平等,民主,谈的是方言怎么样转化,谈的是黄河流域怎么来治理,完全现代概念。在那个时候乡村是有开放性,是有可能跟现代接轨的。

    从什么时候开始,“乡村”、“乡土”、“传统”变成一个前现代的、落后的、一定要抛弃掉的东西?仿佛只有把“乡土中国”像肿瘤一样割掉,我们才能真正达到“现代化”。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话语流变。

    今天我们这种思维有一个前提,乡土中国要不得,赶紧把农村变成城市。为什么不可以让农村变成更好的农村?

    南方周末:你认为农民在社会变革中,几乎没有主动权,一直是被动的状态。为什么?

    梁鸿:从新中国的历史来看,农民无论是留在当地,还是进入城市,都是被告知的。我2011年写一篇论文查出来,从1951年到1959年,政府下发了八九条阻止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法令、法规、通知、指示,如1953年4月17日发布《政务院关于劝止农民盲目流入城市的指示》,1954年3月12日《继续贯彻〈劝止农民盲目流入城市的指示〉》,1956年12月30日《国务院关于防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的指示》等等。这些文件都是禁止农民流入到城市,因为要保障城里边的生活秩序。你是农民户口,去了没有福利,是“盲流”。这就是告诉你,你不能走,只能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这些基本造成了今日之间的城乡分治的体制。

    1980年代,土地承包到户,是被告知的。后来又告知他,你可以进城了,打工挣钱。为了城市建设,农民付出了家庭、情感,付出他的幸福、健康,最后又告诉你,城里没有户口,孩子不能上学,你再回农村去养老。

    现在,城市发展要农村的地,农民又一次被告知,把地腾出来,你们全部上楼。这些地腾出来干什么,你不要管了,还是一直被告知。

    南方周末:中国农民在未来的社会当中,还有可能摆脱这种被动地位吗?

    梁鸿:我在书里边讲了流传在当地的一个故事,叫“勾国臣告河神”。勾国臣是一个落第秀才,好抱打不平,爱管闲事。我们那边湍水年年涨水,淹了农民的花生、西瓜。有一天他喝醉了,又听见农民在骂:河神这么坏,每年都给你上供,你还在淹。他就想,我写一个状子,告到玉皇大帝那。状子写完以后他塞到门洞里边,等于没有上呈。后来有一天老婆跟他吵架,一气之下把他的状子全烧了。结果玉皇大帝收到了,说人胆敢告神,这还了得。就命令天兵天将来捉他到天上,你干嘛要告这个事情?勾国臣就说,河神太不像话,每年都淹农民。玉皇大帝说,你既没有种地,河淹地关你何事,先重打40大板。

    人间的勾国臣悠悠转过魂来,知道自己快死了,告诉老婆说,我死之后,你要把我埋在湍水的旁边,最近的地方。如果河水淹到我,我就可以告状了——关我事,你把我淹了。我的长辈讲,说也奇怪,每年湍水都涨水,但都绕过坟头,从来不淹。解放前这个坟头还在,我父亲他们还去看过。还有个石碑,上面写着:义士勾国臣之墓。这是真名。

    勾国臣大概是最古老的访民,上访失败了。但他还要反抗——把我埋在这个地方,你淹我,就干我事了,我就告你。我觉得这个故事太具有象征性,中国农民的命运,中国人性格特征的来源,统统浓缩进这个神话故事里面了。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