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4月24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第四届中国城市化国际峰会 现场实录
时间:2010-12-29 13:05:22 

2010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工程成果发布
第四届中国城市化国际峰会
十二五:中国城市化道路的历史性选择
指导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
主办机构: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  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
支持机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经济信息部  宁夏农垦西夏王实业有限公司 
           江西修水神茶实业有限公司
会议时间:2010年12月19日
会议地点:北京钓鱼台国宾馆6号楼

b064a86eb2e39b2d71aa78a19d6d65bc.jpg


主持人(顾晴):尊敬的高尚全主任、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6744c67a43a756f87d07ae1f515a2951.jpg


     早上好!
  首先谨代表会主办机构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向莅临第四届中国城市化国际峰会的所有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
  我是城市化杂志执行副总编顾晴,非常荣幸能够主持今天的峰会。
  现在请允许我介绍一下出席今天峰会尊敬的领导和嘉宾,他们是
    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理事长 高尚全
    原建设部总工程师、中国市政工程协会会长 金德钧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 李秉仁
    国土资源部总规划师 胡存智
    银川市委常委、副市长 方勇
    重庆市发改委副主任 徐强
    中共德州市委常委、副市长 张世良
    德州市政协副主席  许传忠
    德州市政府秘书长 李淑华
    国务院资深参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环境中心主任 王秉忱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原司长 李兵弟
    中资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仪舜
    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理事 张幼云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干部学院副院长 张庆风
    经济学博士、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 曹远征
    呼和浩特市建委副主任 张允中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牛凤瑞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 周天勇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原总工程师 吴元炜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工程师 吴德绳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 郭万达
    雅克兰德(香港)有限公司董事 横松宗治及横松夫人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 王凯
    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主任 寥晓义
    武警部队原筹备部长 贾巨善
    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地质环境处处长 李继江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处长 李明彦
    河北省平泉县副县长 董海峰
    重庆市巫溪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李兴书
    天津市滨海新区北塘经济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张越
    江苏省淮安市清河区副区长 李海波
    中共顺德北滘镇委书记 徐国元
    德润集团总裁 庄逸鸿
    保亿集团总裁 莫剑荣
    北京潮人商会会长、北京国瑞兴业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章笋
    美晟集团董事长 杨美玲
    山东兴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秀森
    宁夏西夏王葡萄酒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宏
    帝都温泉有限公司董事长 郑坚明
    江西修水神茶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文燕
    北京易安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张寰宇
    北京海渤湾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 邵念强
    北京希埃希建筑设计院院长 孙奇昌
    北京中科华誉能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张军
          
    本届峰会还邀请了驻华使馆官员,出席峰会的有:
    几内亚比绍公使 Carriyton
    俄罗斯商务参赞 德米特里·巴索夫
    俄罗斯商务副参赞 波利亚科夫·弗拉基米尔
    瑞典驻华使馆二等秘书 林奈
    英国驻华使馆商务处长 牟博懿
   
    今天与会的共有150多位国内外贵宾,由于时间关系,这里就不逐一介绍,在接下来的论坛环节以及表彰环节,我们还将有所介绍。
  此外,本届峰会还得到国内外主流媒体的关注和积极参与,出席今天峰会的有:中新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英国金融时报、中国日报、南方都市报、北京青年报、中国建设报、中华建筑报、社会科学报、中国经营导报、滨海时报、城市化杂志、新浪网、搜狐网、腾讯网、搜房、城市化网等。  
  再次感谢各位嘉宾莅临本届峰会!
  
    现在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李秉仁先生致欢迎词。

d85c1893220179acd22c3dc55bd7c87d.jpg


   
李秉仁:尊敬的高尚全主任、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和第四届中国城市化国际峰会筹委会,向应邀出席峰会的各位领导、专家、企业家、外国友人和各界人士表示热烈的欢迎。
   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指导,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主办的中国城市化国际峰会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今天在这里举行的是第四届,并与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共同主办,由于每届峰会都将发布中国城市化率年度调查报告,并总结推介委员会关于城市化研究的相关成果和典型案例,因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广泛的社会影响。
  十天前,我看了今天发布的《2008年中国城市化率调查报告》,这个报告在我们第二届和第三届发布的《中国城市化率现状调查报告》、《2007年中国城市化率调查报告》的基础上,增加了关于中国半城市化现象的专题研究报告和各地区总结出来的成功案例,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多彩,在理论研究方面更有学术价值,对实际工作更有参考借鉴作用,值得一看。
     本报告按非农户籍人口计算,到2008年我国的城市化率为33.28%,然而,国家统计局按城镇常住人口计算出的2008年城市化率为45.68%,两者之间的差值高达12.4%,涉及人口达1.61亿人之多!报告认为,中国“半城市化”现象的直接原因是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但究其深层次原因,是否与中国城乡统筹建设、土地制度改革、城市综合配套改革、住房体制和机制改革等多层次、多结构的政策设计和改革力度有密切关系?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对中国“半城市化”现象的影响程度有多大?在农民工向市民转变的过程中,如何避免出现由于区域经济的不均衡性导致的城市人口过量、城市规模过大、城市资源浪费等诸多现实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分析。
  当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除了一系列配套政策的改革和落实外,政府财政开支也是一大难题。据有关部门测算显示:中国当前农民工市民化的平均成本在10万元左右,从“十二五”开始,用20年时间解决中国的“半城市化”问题,使中国的城市化率在2030年达到65%,这就意味着中国未来每年为解决2000万农民工市民化需要投入2万亿元资金。
  今天峰会的主题很好——“十二五:中国城市化道路的历史性选择”,很有针对性与时效性。因为,十二五期间,正是中国城市化道路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历史时期,因此,“十二五”自然就成为当下各级政府与官员、院校与专家学者、企业与企业家和人民大众关心的关键词;而“城市化”则是21世纪中国最响亮最有魅力的一个关键词。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以“民工潮”形式进城打工,这仅仅是“劳动力”的城市化,而非“人”的城市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因城市扩张与新城建设亟需大量城市建设用地,从而造成了土地的城市化;不论是劳动力的城市化或是土地的城市化,都是不完整的“半城市化”,造成了许多的问题,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那么,中国城市化将呈现怎样的趋势?如何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如何确定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改革的方向?如何评估与防范城市化中重大的社会风险?如何处理人口流动走向与主体功能区划的关系?如何保证中国城市与生态安全、粮食安全?……
  中国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城市化道路? 本届峰会将以“实践案例演讲、行业专家点评、台上台下互动”的开放交流,汇聚在座各位权威专家学者、政界领导人、企业领袖、咨询战略家和媒体精英的实践经验与精彩观点,为中国的城市化健康、和谐发展出谋献策!
   最后,预祝第四届中国城市化国际峰会取得圆满成功!祝大家身体健康!谢谢!
  
主持人(顾晴):接下来,我们将有请联合国发展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理事长高尚全就统筹城乡是我国城市化的重要战略做主题报告。掌声欢迎。

4cc2ae35bc137e5c864fa2bcac6e5b2f.jpg


 
高尚全: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
    很高兴来参加中国城市化国际峰会,我今天的题目统筹题目发展是我国城乡发展的重要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迅速发展,城乡之间的壁垒逐渐松动并被打破,特别是乡镇企业的突起,使得中国的城市化呈现出以小城镇迅速扩张、人口就地城市化为主的特点。在这种经济高速增长而城乡户籍分隔的背景下,统筹城乡发展就必然成为我国政府的最佳城市化战略政策。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中的一项内容,就是要更加注重农村的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城市化的重要战略思想,而它也有着固有的时代背景与战略意义。
  1.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看,已具备统筹城乡发展的现实条件
城乡关系一般是与工业化进程密切相关的。工业化通常经过三个阶段:即依靠农业积累建立工业化基础的初期阶段、工农业协调发展的中期阶段、以及工业支持农业发展的实现阶段。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后,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主要来自非农产业,不再需要从农业吸纳资本等要素。农业应获得与工业平等发展的机会与权利,并逐步成为接受“补助”、“补偿”的部门。这个阶段就是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转换过渡,工农、城乡关系开始由城乡分割走向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阶段。有关统计指标显示,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未来二十年,如果发展战略和政策选择得当,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将为解决中国“三农”问题提供难得的机遇;如果继续将农民排斥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之外,中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将更加突出化和尖锐化,也会使解决“三农”问题的难度陡然增大。因此,在这一关键时期,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既与这一阶段我国城乡关系的基本特征相适应,又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从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看,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一直重视“三农”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就提出了我们党对待农民的基本准则:要在经济上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要在政治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改革以来各级政府致力于农村改革和社会发展,但目前中国城乡差距仍过分悬殊和不断扩大,“三农”问题依然是制约中国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现代化的难题。主要原因是,过去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更多地注重于在农村内部考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这种思路的根本缺陷是割裂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与社会其他单元的有机关联,把“三农”问题作为一个孤立的系统单独加以研究,因而实现不了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市民之间的良性转换与互动。“三农”问题表面上看是农村问题,实际上这一问题的解决,不能单靠农村自身,必须在城市与农村的互动中逐步解决,可以说没有城市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农民的小康难以顺利实现。只有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思路,创新城乡发展战略,才能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加速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步伐。因此,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和战略解决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就是要在发展战略、经济体制、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上有一个大的转变:跳出“就三农论三农,就三农抓三农”、“以农言农”的传统思路,统筹考虑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通过城乡资源共享、人力互助、市场互动、产业互补,通过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带动农业,建立城乡互动、良性循环、共同发展的一体化体制。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总体思路和战略选择,是加快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重大战略举措,更是我国城市化的国家战略。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相对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而言的,它要求把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纳入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进行通盘筹划,综合考虑,以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为最终目标,统筹城乡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环境建设,统筹解决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打破城乡界线,优化资源配置,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优先位置,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质是给城乡居民平等的发展机会,通过城乡布局规划、政策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等手段,促进城乡各种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不断增强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缩小城乡差距、工农差距和地区差距,使城乡经济社会实现均衡、持续、协调发展,促进城乡分割的传统“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向城乡一体化的现代“一元经济社会结构”转变。统筹城乡发展,需要观念、机制和体制的诸多变革,是一个长期、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基本思路和战略目标,就是要通过积极促进城乡产业结构调整、人力资源配置和金融资源配置的优化、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既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又充分发挥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逐步形成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城乡之间全方位自主自由交流与平等互利合作、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和机制,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发展良性互动,通过文化、人员、信息交流,经济、教育与科技合作,把城市现代文明输入农村,从而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三农”问题的解决,推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
  在如何通过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上,目前从上到下已形成共识,达成了明确的战略思路:那就是把“三农”问题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战略布局中统筹考虑,通过工业化、城市化与“三农”的充分互动加以解决。“城里人”要关心“乡下人”,城市要帮扶农村,工业要反哺农业,应当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无论从我国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就业结构来分析,我们都不难得出结论,新阶段农业的问题需要工业参与解决,农村的问题需要城市参与解决,农民问题很大程度上要靠劳动力转移来解决。 
  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不仅指经济范畴,它应该包括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三个方面都要实现城乡统筹。在经济上应把农民致富与转移农民、减少农民结合起来,藏富于民,实现农民“有其利”;在政治上应把善待农民与尊重农民、组织农民结合起来,给农民国民待遇,让农民当家作主,实现农民“有其权”;在思想文化上应把教育农民与转变农民观念、提高农民素质结合起来,弘扬勤劳、善良、讲修养的传统美德,增强民主、科学、讲公德的现代文明意识,实现农民“有其教”。具体说来:
  一是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即改变目前城乡规划分割、建设分治的状况,把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一纳入政府宏观规划,协调城乡发展,促进城乡联动,实现共同繁荣。主要包括:统筹城乡产业发展规划,科学确定产业发展布局;统筹城乡用地规划,合理布局建设、住宅、农业与生态用地;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构建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
  二是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以工业化支撑城市化,以城市化提升工业化,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
  三是统筹城乡管理制度。突破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纠正体制上和政策上的城市偏向,消除计划经济体制的残留影响,保护农民利益,建立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就业制度、户籍管理制度、教育制度、土地征用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给农村居民平等的发展机会、完整的财产权利和自由的发展空间,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
  四是统筹城乡收入分配。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变化,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改变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城市偏向,进一步完善农村税费改革,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快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建立城乡一体的财政支出体制,将农村交通、环保、生态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都列入政府财政支出范围。
  综上所述,加速地区内城乡之间的共同富裕,实现区域之间城市发展的平衡,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国家整体的共同富裕,是长期的艰巨任务,是我们真正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根本举措,也是我国城市化的重要战略。

主持人(顾晴):谢谢高尚全会长!这样一个简明扼要的报告让我们了解到城市化并不意味着乡村的消失,城市和农村更是一种一衣带水的关系。
    接下来有请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主任、中国市政工程协会会长、原建设部总工程师金德钧先生做2010年城市化委员会工作报告。掌声有请!

cdb174c3526849cd703ae8bbd11560d3.jpg

金德钧:尊敬的高尚全主任、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大家好。
  一年来,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紧紧抓住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这一历史机遇,面对世界金融危机等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在全体委员的共同努力下,委员会的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不断完善,科研协作能力迈上新台阶,社会影响力与知名度大幅度提升,城市化网和城市化杂志越办越好,秘书处人员队伍得到锻炼,组织建设取得新进展,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不断丰富《中国城市化率调查报告》。为进一步做好城市化率的调查研究工作、丰富调查报告的内涵,做好白皮书的编辑出版工作,城市化委员会专门抽调人员,专门负责城市化率研究中心的筹备工作,先后与北京润土房地产研究与咨询公司、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就《2008年中国城市化率调查报告》的编写工作展开合作,充分发挥三方的专业优势与资源优势,圆满完成了《2008年中国城市化率调查报告》。在今年的这个报告中,我们增加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中国半城市化现象的研究报告,二是关于我国各地区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总结出来的成功案例,以期达到数据说话、理论与实践相得益彰之目的。现在代表们手里拿的就是今年的城市化率白皮书,我这里就不多说了。
     二、办好中国城市化论坛。中国城市化论坛自举办以来,就受到业内外人士的热切关注。为了把中国城市化论坛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影响力。今年城市化委员会与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携手合作,发挥双方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先后共同主办了“低碳城市化,我们能做什么”、“中国的城市化让世界更美好”、“城市化中的社会重建”、“平泉的城市愿景”、“十二五城市化形势分析与政策建议”、“弘扬城市智慧,营建美好家园”等六届论坛和一次“建筑形态与城市个性研讨会”,受到了业内外人士的高度好评,特别是“十二五城市化形势分析与政策建议”论坛还形成了新华内参、光明内参。中国城市化论坛还得到了“公众力——全过程公众参与推进机构”、“清华MIT城市思想者俱乐部”、“北京大学景观学研究院”、“哈佛-清华全球化城市与地产运营商-国际UEO”和“北京国际城市研究院”的大力支持。
  三、扎实推进委员会试点工作:河北省平泉县是城市化委员会的第一个试点县,自去年底将其确定为城市化委员会的试点县以来,城市化委员会先后组织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北京希埃希建筑设计院、德润集团、北京海渤湾投资有限公司、北京益安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西利标识研究院、现代设计研究院、雅克兰德设计有限公司、A-ONE设计工作室、北京富达尔城市发展咨询有限公司等十几个机构深入平泉调研考察,包括邹德慈院士在内的数十位专家为平泉县在统筹城乡发展、城市规划、城市建设、招商引资等方面出谋划策。城市化委员会先后为平泉组织举办了“平泉的城市愿景”城市化论坛和“建筑形态与城市个性研讨会”。为平泉县如何实现官、产、学、研互动与资源共享,全面提升平泉县的统筹城乡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四、建设中国城市化案例库。实战型与示范型案例日益受到社会各界推崇,在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总结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典型案例的经验,汲取国内外失败的警示案例的教训,一直是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的主要任务,也是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工程的主要内容。案例库的建设将依托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的专家资源、企业家资源、新闻媒体资源等优势,结合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工程重点关注、调研考察的基础上,收集、整理、分类、整合国内外城市化的各行业典型案例,并进行全程跟踪服务,保证案例得到及时、全面、准确地维护与展示。今天发布的白皮书中展示的五个案例正是中国城市化案例库的首批典范案例。
  五、努力办好城市化杂志和城市化网。上半年我们对《城市化》杂志进行栏目调整,并对城市化网进行了全面改版,推出了中国城市化论坛和案例库等特色频道,下半年推出了《城市化》电子杂志,使读者阅读更方便、更快捷。在委员会领导、专家学者、企业家和各界朋友的支持帮助下,以及委员会秘书处全体人员的努力下,城市化杂志已经成为城市化研究领域的专业性、权威性期刊,以其专业的文章、高雅的定位和精美的印刷,受到越来越多的市长领导和读者们的喜爱与好评。城市化网则坚持以提供丰富多彩的专业资讯为宗旨,以打造中国城市化第一门户网站为目标,以版面清新、图文并茂和高度专业性,受到众多搜索引擎的关注与推荐,目前在谷歌、百度和雅虎等以“城市化网”做为关键词搜索,城市化网名列榜首。
   六、不断强化平台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一是不断完善投资融资平台,我们继续加强与美国爱尔投资集团、美国投资银行Billow Butler Company, L.L.C. (BBC)、国家开发银行、荷兰银行、中资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合作关系,推进与各有关城市、企业的投资融资合作。二是充分发挥专家的资源优势与科研机构优势,积极与有关专家和科研机构合作,积极开展城市化课题研究。如今年白皮书中关于中国半城市化现状分析的专题研究,较为详实地分析了我国半城市化现状与二元户籍制度的关系。三是人才队伍得到了全面加强,城市化委员会基本实现城市化领域专业全覆盖,目前委员会成员已达到了260多名,其中两院院士6位、国务院参事5位、著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均超过百名,并拥有50多位媒体资深人士,为实现“为中国的城市化提供智力支持”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以上报告,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与建议。关于新一年的工作安排,我们将专门安排时间进行讨论研究。谢谢大家!
   
主持人(顾晴):谢谢金德钧主任简洁而又详实的工作报告。从这份报告我们可以感受到,2010年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的指导下,城市化委员会一年来的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丰富扎实。
    接下来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将与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大家知道,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从1989年成立,即以改革者面貌出现,是中国研究咨询机构中最先尝试市场化运作的先行者,也是首批被列为全球百家著名脑库之一的中国机构。而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是目前我国关于城市化领域的专业研究与战略咨询机构。
  此前,双方在中国城市化论坛已经有了非常成功与愉快的合作,此次,双方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将进一步发挥各自在平台建设、政府资源、金融投资、专家资源、媒体资源、专业研究和客户资源的优势。
  现在有请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副主任李秉仁先生,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郭万达先生上台签署双方战略合作协议。
  

aede7b5d4495fee5dd46b522a2b094fe.jpg

  让我们共同见证两个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我们也相信,这样的战略合作,既有利于双方在中国的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也将促进双方在城市化领域的整体优势发挥,符合双方在城市化进程的各自的发展战略定位,我们也相信这样的战略合作协议一定会对推动我国城市化战略产生更加积极的作用!
   
主持人(顾晴):接下来有请所有嘉宾移步室外,我们将进行峰会大合影。合影之后,请回到会场,峰会将进入主题论坛环节。

66ab0afdc362df0547409ee9b63acd27.jpg

主持人(顾晴):各位领导、各位嘉宾:现在峰会进入主题论坛环节。在这一环节,我们将通过“实践案例演讲、行业专家点评、台上台下互动”的开放式交流,汇聚各界精彩观点。每一个主题论坛,将有该领域的资深专家做主持人。在今天第一个主题论坛“统筹城乡之路”,有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原司长李兵弟先生做专业主持。大家掌声欢迎。

a7c2baecb3e41deaffee1bd43add5838.jpg

主持人(李兵弟):非常高兴能够为今天的会议主持第一个阶段的主题论坛。这个阶段的主题论坛是城乡统筹,大家都承认中国在今后的城市化道路上绝对不能没有农村,中国不能没有农民,中国城乡如何发展,中国城乡之间的关系如何全面的把握,这正是本主题论坛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国的农村为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发展的进程中间,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越来越大,要解决城乡收入差距不断加大的事实,就必须要加大统筹城乡的力度,高尚全主任刚才已经做了非常全面的精彩的发言,城乡统筹不仅是一个理论命题,更重要的是一个实践性的命题。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请到了四位在这方面作出了探索的代表。他们是:重庆市发改委副主任徐强同志,他将在这里介绍民生才是硬道理,公正也是生产力,统筹城乡的重庆城市化发展实践。我们还请到中共德州市委常委、德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世良,他将做“时来天地皆同力,‘德州模式’新创举”——统筹城市的德州城市化发展实践。第三位请到的是北京国瑞兴业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章笋,他将做统筹城乡与放开农村房地产市场的研讨。第四位请到的是中共巫溪县委郑向东,他讲做包容性治理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发端——以巫溪城市化发展之路为例,下面我们用隆重的掌声有请四位发言嘉宾上台。
  每一位嘉宾做完20分钟主题发言之后,我们将请一位行业专家做精彩点评。下面有请第一位发言专家,重庆市发改委副主任徐强同志,他的题目是民生才是硬道理,公正也是生产力。大家欢迎。

2f907f15b703df06e96b5c73e04340f2.jpg

徐强:尊敬的高尚全主任、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非常感谢主办单位给我这个机会向大家介绍重庆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如何以民生为导向来推进各项工作的相关情况。
  第一,从今年开始,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年初人代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对放开中小城市的户籍准入,解决以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和新生代为重点的户籍制度改革的相关情况。目前全国的情况是常住人口城市化率达到了46.6%,今天看到白皮书上的户籍人口城市化率是33%多一点,户籍的城市化率远远低于常住人口的城市化率。以重庆为例,我们目前的户籍人口城市化率比常住人口城市化率低26个百分点,按重庆人口计算是要相差6、700万人,刚好是去年年末统计的重庆在外打工的815万人,有400万在重庆市以外打工,其中有400万在重庆市范围内打工,这部分农民工群体是游离在城乡之间的半城市化人群。
  改革开放后,从1978年到2008年常住人口的城市化率增长了20多个百分点,这个过程当中,农村的土地被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不断地征用,这种征用造成了土地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之间的分离。土地被城市化、工业化,而农民的身份由于我们从1958年实行的户籍管理,农民并没有成为真正的城市人。现在全国有2亿多人已经在城市工作、生活非常长的年限,而且又有在城市生活的能力和技能,也习惯了城市的生活方式,而他们的身份还是农民,这就形成了现在的所谓的农民工现象。每年春节成千上万的农民工返乡,春节结束后成千上万的农民工到新的工作岗位,这让他们的财富不能迅速地积累。很多农民工开玩笑,他们打工的收入,很大一部分是送给铁道部或者民航局或者交通运输部。这是一个现象,但是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为什么我们说从关注民生的角度推进城镇化?重庆市委在刚刚结束的三届八次全会上明确提出当前重要的十大民生问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是目前已经在城市稳定就业、稳定生活的农民工户口问题。通过我们的调查研究,我们分了重点人群,两类七种人,农民工在区县打工三年以上的农民工和新生代,除了生活没有稳定外,在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上也有很大的缺陷。目前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养老保险,企业只缴纳12%的养老保险,如果城镇职工在同一个企业,同一个岗位,养老保险就是20%,差了8个百分点;另外是医疗保障上面也少7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城乡之间的身份差异,直接导致在企业打工的农民工和城镇职工的社会福利差了十几个百分点。我们用一个比较痛苦的事来说,即使出了车祸,农民工和市民的赔偿损失都有很大的差异。这样我们认为解决城市化问题过程中,我们从社会发展的情况上讲是推进城镇化、工业化,从执政党,从政府的角度上讲是真正的解决民生问题。
  重庆在7月份推出了重庆市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户口簿不光是身份的确定,更重要的是我们从1958年以后,很多的社会福利制度是和户口关联在一起的,如果不解决好与户籍配套的社会保障制度,就无法实现真正的社会公平,重庆户籍制度改革的过程中有这样几个核心理念。第一是以人为本,我们把解决农民工问题作为民生事项来关注,并设计了相关的政策,我们出台了“1+3”政策体系,包括一个意见,三个配套文件,涉及户口迁移,土地处置和社会保障三个方面,现在陆续完善更多配套文件。第二是自愿有偿,真正将选择权交给农民,社会公平,我们认为不是结果的公平,而是一种机会的平等。农民工进城务工以后,他是不是转为市民,是自愿的。第三是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重庆探索了一个保障农民合法权利的机制。我们一直说农民承包地的经营权、宅基地的使用权是农民的合法性权利,但是没有文件说明这些财产怎么赔偿。我们建立了农村资源退出的补偿机制,从更大意义上保障农民的利益。归纳起来,重庆让符合条件的农民工进城,让农民带着尊严,让农民没有顾虑,让农民带着财富进城,享受城市和政府应给他们的福利待遇。
  我们在工作中有个“三分”思路。第一是分阶段实施,今明两年要解决300多万的存量农民工和新生代,到2020年重庆就可以新增1千万城市居民。第二是分群体实施,一类是农民工与新生代占了90%左右,240多万人,包括在城市打工五年以上、区县城打工三年的农民工,包括农村籍的学生和退役士兵。另一类是遗留问题,农民失去土地但没有转非的问题,包括农村集中供养的五保户。第三是分区域布局,我们也担心城市人口过度集中,所以设置了三级城镇准入体系,重庆有一千平方公里一千万人的主城区,还有六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和近百个中心城市,包括县城和大的乡镇,我们通过制度设计,让这些人口在各级城镇体系分布合理。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想在2020年的重庆市的城市人口接近70%以上,现在我们的城市人口900多万,到时候是1900万到2000万,是70%的城市化水平。
  通过我们的设计主要是三方面的政策。第一是允许农民保留宅基地,愿意退出来就自愿退。转户的居民有三项保留,保留与土地相关的退地前各种权利,第二是由于我们林地的确权办证结束,农民可以保留林地使用权,今年年底之前对农房和承包地的颁证也全面结束。第三是保留原户籍地的计划生育的政策五年时间,这也是允许农民居民享受的权利。五项纳入,高主任也介绍了,进城获取城市保障是一步到位的,所以说我们就设定了一个对农民就业、医疗、社保、住房、读书这样一系列的配套政策,解决进城农民工的同等待遇问题。我们现在在转户农民工当中有很多鲜活的案例,比如说最近转了一个农民工,他小孩读小学的时候交了5千多元,读中学的时候交了1万的择校费,如果转户进城可以就近入学,免交这些费用。到2020年我们3200万人的分布,重庆的城市化体系会形成四级,第一是重庆主城区。按国务院批复是一千平方公里一千万人的规模,这是中国的五大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第二是有六个重庆自己确定的区域性中心,每个中心区域100万人那就是600万人。第三是一部分远郊县城加上一些大乡镇,这一部分群体也可以达到6、700万人,另外一个是其他在农村的农村居民,我们现在正在通过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民居住条件,这样形成一个体系以后,我们认为对以后的城市管理也会有很多的创新。比如说对农民以后的管理是不是以村为单位管,居住可能是跨区域的,农村的社区管理可能也会提上议事日程,对于转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都非常重要。
  在这里给大家报告一个数据,我们从7月28日部署之后,8月15日全市全面启动户籍改革,到昨天下午共转了114万多人,分布在三级城镇体系的结构是2、3、5,主城区的大概20%,区县落户的占30%,在乡镇落户的占50%。从年龄结构上看,女的18岁到55岁的、男的18岁到60岁的共占了60%,我们以农民工和新生代为主体,这些政策从目前的效果看,都是全面得到了落实,我们认为现在的结果也符合改革预期的制度设计。
  第二个情况是重庆对农民的补偿问题打造了一个地票,达到城镇反哺农村,我们说的建立土地退出补偿机制的时候,就把我们土地的地票收入退给农民,农民退出土地可以获得相应的补偿,这都是农民自愿选择,政府开价,农民接受就退,不接受就留着。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不过多讲了,这个PPT留着,大家感兴趣可以看。
   
主持人(李兵弟):非常感谢重庆的精彩报告,在三个月时间内重庆市转入城镇户籍人口114万,而且相当一部分是二代农民工,他们所采取的大胆实践,成都和重庆都是我们的统筹实验区,究竟如何评价,我们请业内咨询专家,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著名的经济学博士曹远征先生做精彩点评。

84a39db3a0fccb5ce95ed23681a294d3.jpg


   
曹远征:谢谢。非常感谢重庆给我们提供这么好的案例,我也是重庆的,重庆的经验给大家提供了很多新鲜的思考。有三条,第一条,看理解的城市是什么。我们知道城市的发展是工业发展的必然现象,就是城市是工业的聚集地,因此就业是第一位的,以就业为导向创造城市,这是重庆经验最核心的。刚才徐主任说农民工的问题,除了农民工以外,看看保障房,吸引了更多的产业。第二是中国发展过程中工业化展开,但是城市化跟不上,这个过程中间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半城市化,那就是农民工的问题,农民工是在城市工作但是没有城市身份,也造成收入的差距和歧视,解决这个问题势在必行,而重庆的户籍制度改革恰恰创造了这么一个经验,如何把农民的身份市民化的过程。刚才徐主任说重庆114万人在短短三个月中转换成了市民,看来农民还是有强烈的愿望转成市民,曾经过去担心是不是不会。第三个重庆经验很重要的一条在城市化过程中间,在中国这个地方,尤其是重庆3200万人口,是中国的典型,一方面是比较大的城市,第二方面是川东地区既是最富的,又是最贫困的区域,重庆人多地少,城市化压力最大,各级政府都一样,中国的城市发展要靠财政,过去政府通过卖地来推进城市化,但现在好像走不下去了,重庆创造的地票是使各方利益同时得到满足。这种是能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同时又能把矛盾减少到最少的办法。这样一种交易方式其实是开辟了最佳利用土地的新的方式,这是重庆经验的贡献。以上三条是我的评论。谢谢。
   
主持人(李兵弟):感谢曹远征博士的精彩点评,我想问一下徐主任,现在地票交易了多少?
   
   徐强:我们卖的不是地,是指标,大概是4万亩。

   
 主持人(李兵弟):他们是按统筹城乡,改革实验区的做法,大家可以看白皮书的一些介绍。再次用热烈的掌声感谢徐强主任和曹远征博士。下面有请第二位发言嘉宾,德州市委常委张世良先生。

9be1e80800fd2ffff7ed5f359af19727.jpg


    
 张世良: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非常感谢主办单位为我们提供一个介绍德州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机会,和大家共同沟通。
  德州面积10356平方公里,人口560万人,德州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有1500多年的历史。德州自古就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称,是华东、华北重要的交通枢纽。现已形成“三纵三横”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交通网,区位优越,四通八达。德州过去是传统的农业大市,近十多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现在已形成了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加工制造、化学工业四大传统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企业装备、节能环保五大新兴产业。2009年德州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545亿元,财政收入106亿,地方财政收入55.3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全市生产总值是123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53亿元。2009年农民人均收入达到6138元,其中家庭经营收入占53%,工资性收入占40.2%,财产性收入占3.3%。今年前三季度农民人均经营生产同比增长15%,“十一五”期间,农民年收入年均增长15.3%。
  德州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市,农业人口占全省的十四分之一,耕地占全省十二分之一,棉花总产量占全省的十分之一。近些年来,德州城市化进程加快,这个过程当中,出现城乡社会不平衡、不和谐的问题。为此,按照中央、省委省政府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一系列部署政策,德州市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生态经济、建设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把合村建区作为城市化的主抓手,探索建设新型城市化的发展模式,积极推进农村社会化建设,全市由原来的8139个行政村减少到了3123个行政村,今年上半年又整合规划了1564个社区,目前已开工建设659个。
    从我们的探索实践来看,合并村庄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即合村建区工作是促进农业集约化、农村社区化、农民市民化的一个重要途径。首先合村建区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迫切需要。第二是扩大内需,保持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第三是解决农村社会管理问题的迫切需要。第四是打破村庄数量多,规模小,管理成本高、资源分散的必要途径。德州市有农业人口400多万,占全省的6.4%。有8319个行政村,占全省的4%,村镇人口比全省少270人,500人以下的村4756个,占全省57%,这种局面造成了以下问题。一是村级组织运转成本高,基层负担繁重。二是空心村比较高,土地资源浪费矛盾,与土地资源紧缺的矛盾同时并存。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效益差。推进并村建社区有利于节约行政成本,有利于集约使用土地,并可以在更大范围,最大程度上集中生产要素,配置城乡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推进并村建社区我们有以下几点计划。我们总体部署,用5到15年的时间实现“三步走六转变”:第一是改变农村行政管理体制,由原来的自然村落管理向新型农村社区管理机制转变。第二步是改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由农民分散居住向集中居住转变,由分散经营向集中经营转变。第三是改变农村社会管理制度,公共服务由政府单向投入向城乡全覆盖转变,公共福利制度包括教育制度、卫生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由城乡不均衡向城乡均衡保障,户籍制度由城乡二元管理向城乡一元化管理转变。
  当前,我们的具体措施有:一是村庄合并,强化基层组织,主要采取农村社区整合,城中村改造,强村带动产业、村企结合,自然村恢复,临近村合并等七种合并模式。在村庄合并中,我们制订了“五不变一不降低”政策(村庄规模调整后,原行政村、组的土地承包关系不变,原行政村的各项承包、租赁合同及合理优惠政策不变,原村级资产、债权债务不变,原自然村村名不变,原行政村村民的福利待遇不变;原退休干部的生活补贴标准不降低)。重新调整农村社区组织,依法依归产生了新的村委会及配套组织,积极稳妥做好工作,符合退休条件落实退休待遇,不符合退休条件的发放一次性补贴。
  第二点做法是抓制度建设,确保新班子成员正常运转。市委建立健全了集中办公,目标责任,民主管理,考核评议等六项制度,按县财政统筹,落实社区干部待遇,为每个社区选配一名指导员,部署一定数量的办公经费,建设一处活动场所,实现了社区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
    第三点是抓好社区规划建设,把农民居住逐步聚集起来。在社区规划上,居住楼房化,服务设施城市化,村庄绿化美化的原则,做到三定。首先是定好位,其次是定好住行,三是定好内容。
    第四点是抓产业扩张让农民尽快富起来。大力发展规模农业,集约农业,现代农业,高效农业,促成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把合村建区和农村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具体来说,主要有这样七个模式:一是企业集团投资模式,比如说我们搞村庄改造,把置换出来的土地用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有了发展空间,同时带动了农民增收,使农民提前住上了楼房。第二种模式是农业产业化模式,以中澳集团为代表的公司加专业合作社加金融加标准化模式,吸引了百万农民进入养殖产业链,催生了产业聚拢。我们生产的肉已出口到欧盟,从孵化到养殖到出口都是一条龙。第三个模式是企业租赁模式。第四个模式是市场发展模式,第五个是产业发展模式,第六是企业租地模式。我们取得了以下的成效。
    第一项是促进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合村建区转变了村民村自为战的思想观念,打破了农民传统观念和小富即安的观点,利用现代农业推动农村的发展,大大增强了他们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热情。
    第二项是促进了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合村建区使农民生活方式城市化,大部分农民用上了沼气、煤气,一年四季洗热水澡,不再出门上厕所,社区按城镇化配套要求,健全六室,完善了各项服务措施和功能,使社区真正成了农民群众居住的福地,同时提高了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第三项是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合村建区减除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束缚,搭建了整合资源,为土地流转,规模种植,集约经营,发展现代农业创造了条件。
   总之,合村建区搭建了优化资源配置的平台,促进了城市人才、技术管理、资金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促进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的发展平台,创造了符合我市实际的统筹城乡发展之路。谢谢大家!
   
主持人(李兵弟):我们知道城乡统筹之间除了解决农民工的问题之外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农村居民点的调整问题,它的方向,它的力度,它的方法究竟怎么把握,德州做了一些大胆的尝试和实践,对这些我们如何评价?我们有请资深经济学家牛凤瑞先生做出精彩点评。

0e112f0281340d979b33bf39b3900d57.jpg


     牛凤瑞:谢谢主持人。刚才我听了张市长的介绍,同时在此之前,我也深读了德州市的经验,我感到受到鼓舞和振奋。德州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通过并村建社区,通过城中村和近郊的旧改新,使区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相关的利益阶层得到了实惠,同时促进了区域的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这是值得称道的,经验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这是我的总的评价。
    我是搞学术研究的,我谈我的两个思考和两个判断。第一个思考:我们的统筹城乡核心是什么,要突破二元体制达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不要延续现有的城乡分割的二元土地制度,好像两个案例都没有涉及这个问题。当然我们现有的制度对突破体制约束发挥了作用,在城市化过程中有一个人口的优化布局问题,有一个土地利用结构,数量结构的优化问题,还有一个空间问题的优化问题。这里又进一步涉及到我们的近郊农民和远郊农民的关系,我们近郊农民与市民的关系都需要我们进行研究,这是我的第一个思考。
  第二个思考,在我们并村建社区的过程中,我们怎么样以中国未来的集中型的城市化的基本趋势相协调,相衔接问题。中国人多地少必然要走集中型的城市化,四个含义,一个是有较高的城市化率,第二,我们大城市有一个占城市人口较高的比重,第三个我们若干个都市地区的形成与发展,第四我们城市本身的紧凑型布局。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现在面临的是什么?农村人口大量的减少,我们城市化还处于一个集约化阶段,这个阶段,我们的农村现代化建设,农村的住房建设,如果按现有的农村人口规模去规划建设的话,我们面临着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回报问题,以及有限的资金。城市要增强综合承载力的能力不足的风险是不是要考虑。
  以上是我讲的两点思考,我还有两个判断。第一个判断,我们现在讲城乡统筹,它与我们平时说的城市病没有直接关系,或者两者不能连在一块儿。我们现在讲的城市病,所谓的城市病,无非是拥挤、污染、占地和公共安全问题,这些城市病在一定意义上是城市化过程中必须支付的成本,不能作为一个反城市化的理论支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城市化是有利有弊的,但是城市化是利大于弊,这一点必须坚持,这是大思路。第二个判断,我们现在讲的统筹城乡实质是要突破现有的城乡二元体制,请注意,而不是我们要改变城乡二元结构,这是两个概念。体制是人为的,是可以改变的,结构城乡这种区域分工的结构,那么农村要以农为主,城市要以工商为主,这是区域分工,那么你区域分工不同,你的产业结构,你的社会结构就不会相同,所以我们讲,要突破现有的城乡二元机构,从理论上我们是存在着这样的缺陷。
    接下来我再说我的疑问。我们现在讲中国的城乡统筹,我们又讲,城市工业化。城市工业化这是违反工业化的规律,也违反城市化规律的。一城一乡,一工一农,本身是极高的分散化的程度。现在我们讲农村城市化,在逻辑上是不通的,正确的提法应该是农村现代化。第三个,我们现在讲农民工,农民市民化这是一个进步,但还没有逃脱对农民工的歧视,叫新市民还是其他还是不行,应该说我们农民工的市民化,这是城市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根本社会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我的点评就到此为止。谢谢各位。
   
主持人(李兵弟):作为农村居民点的调整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结合我们的国情,应当采取一个逐步的渐进的城乡利益共同的调整做法来实现城乡居民的调整。下面有请第三位发言嘉宾,北京国瑞兴业地产有限公司张章笋董事长,他演讲的的题目是城乡统筹与放开农村房产市场的研究。

c386e6f628972d7cbd4d21eb5c70b5b7.jpg


   
张章笋:尊敬的高尚全主任,尊敬的金德钧、李秉仁主任,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媒体朋友们:今天我简短的谈三点意见。一、目前农村住房现状。二、城乡一体化与新农村建设。三、新农村建设与放开农村房地产市场。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住房建设是自然村以分配村民宅基地的形式,由村民自行盖房居住,没有严格的总体控制性规划和详细的修建性规划,没有严格的审批制度。五十多年来,由于经济发展条件困难极限。现状农村的状况,居住条件简陋,道路交通条件差,车辆进不了村,没有消防设施,村庄环境差。
    现在有几方面实际问题:1、随着城市扩建包围在城里的城中村,由于旧村原始简陋形态与城市新规划建筑形成反差,全部需要拆除,重新规划,重建,无一可以保留。2、城乡结合随着城市建设扩张部分村庄目前也都在大拆、大建,就实际情况看,也都没有可以保留的东西或值得保留的村落。3、离城市远的农村,偏远山村大部村庄居住状况处于原始状况,由于交通条件,及农村实际经济发展水平和条件还不具备改造条件。而每年宅基地的分配,简易的农村民居还在继续盖房。4、农村房屋没有商品房产权(叫小产权),不能流通,不能入市做正式的房屋产权买卖交易。
  中央提出统筹城乡,城乡一体化。目标在于农村的现代化发展,让农民富裕起来,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共同繁荣,走出一条富民强国之路。我认为:城乡一体化,首要在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关键是在于放开农村房地产市场。
  新农村建设模式与放开农村房地产市场我有几点意见:
  1、 新农村建设应严格规划建设管理:建立村、镇、县三级管理制度,村镇的土地利用规划,新农村总体控制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审批管理。让农民建房有合法手续,合法的土地、房屋产权证。从法规管理上,城乡平等规范管理。
    2、农村产业布局:参考城市建设发展经验,参考广东、浙江农村发展经验,有条件的村镇,一产、二产、三产应当统筹策划。鼓励农业种植产业化,保证粮食生产与供给。鼓励有条件农户发展工业、轻加工业和其它产业,实现农村工业化,产业化发展和产业经济规模的形成,鼓励活跃城乡贸易。培养农村,商品流通市场和商品贸易及发展农村第三产业。
    3、新农村建设模式探讨:河北省今年在永清县的试点方法是:对列入新农村建设示范的自然村(旧村)按城乡规划建设标准重新规划、设计安排。给村民建新房按城市标准,建两层连排楼别墅或多层洋房。按城市功能配套水电、汽、热、电讯、教育、医疗、商业。其结果发现村庄原占地面积三分之一就可以满足村民新的住房条件和面积需求,可以腾出70%的地用于发展产业或做商品楼住宅开发。这70%的土地开发收益就足够用于新村的建设的投入费用。这样一来,一是按城乡一体化,城市建设标准,实现了农民居住环境和居住条件的改善。农村道路交通环境、医疗、教育配套设施的改善,同时又催生了农村的产业发展。
   4、我认为:中央政府应该有计划,有控制性,逐步放开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和房屋合法交易市场。逐步培育和放开农村房地产市场。A、农村国有、集体、耕种用地的承包租赁,在政策控制性条件下,应该可以有偿流转与转让。B、农村国有、集体建设用地出让、交易应有比城市建设用地管理更为宽优惠的政策安排开发建设。
   5、新农村建设应立法:合法保护、合法规范管理,实现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允许私有土地房屋进入市场转让、交易,鼓励农村房地产开发。农村已经私有的土地,农民的房屋应该清理登记,合法化确认,发给大产权证。允许作为商品房与城市商品房同等身份,合法进入市场买卖交易,让农民能生财、能盈利、能积累、能富起来。这是解决农村发展,农民富裕的基本出路,是解决农村自发形成房地产市场的有效途径。
   6、鼓励城市金融资金进入农村。农村的产业发展,新农村的建设发展,农村的土地流转,房屋交易,房地产开发市场一旦形成,农民有了积累,有土地、有房屋做抵押,有了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城市的金融资金就有条件进入农村。有了充裕的流动性资金进入农村,农村各行各业的市场化,产业化,就将蓬勃发展。这样中国的新农村建设,农民走上现代化富裕的道路将指日可待。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中国的城市化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成熟的阶段。根据中央政府的精神,目前城市建设管理,一是解决城市拥堵交通问题。二是解决房价不让过快增涨问题,使其保持健康平稳发展与国计民生同步,这就可以了。
  我认为现在该是研究新农村建设,培育和开放农村房地产市场的时候了。                                               
  谢谢大家!

cb484be019337e98a23af00ac304448d.jpg


   
主持人(李兵弟):非常感谢张总以一个企业家的眼光,敏锐的洞察城乡统筹发展中的一些基础性的问题。他的这段精彩点评专家本来是由中央党校的周天勇教授,他因为要参加另外一个会议,先走了。我想利用我主持人的身份,在这儿抢先做一点小小的点评。我觉得张先生提出了一些敏感的而且很前沿的话题,这些话题比较难以点评。但是我也想讲明几个基本的观点。曾经我们部的一位领导同志问过我三个问题,他说中国有没有农村住房制度,中国有没有农村住房建设制度,中国有没有农村住房改革制度。这三个问题我想请在座的各位同志也都考虑一下,跟张先生提出的问题是直接关联的。
  遗憾的是,时至今日,并没有对这三个问题做出非常完整的回答。为此,在这里我想说,中国不能说没有农村住房制度,但是我们对中国农村住房制度没有做出概括性的表述,我们讲了十几年一直在讲中国的城镇住房制度。中国的农村住房制度有这么几个特点,我叫“一供三非四保”五字。一共,农村依据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身份由政府无偿提供宅基地供农民建设,保证了农民住房的基本稳定和农民基本居住。第二是非政府统建,四保是保证宅基地的稳定供给,保证对农民住房建设的规划和建设安全的指导服务,要保证对农民住宅权益的保护,同时要为那些最困难的农民群众提供最基本的居住权利,也就是说帮助最困难的农户解决居住问题,当然就带来了农民建设的五自的特点,自建自管自筹自用自管资金。张先生在他的发言中间也点到了第二个问题,关于农民的小产权房的问题,这里我想对张先生讲的稍微做一点简单的纠正,农村的小产权房主要指用农村的集体土地或者是集体建设用地,为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提供的商品性或是交易性的住房,这里界定很清楚了,小产权房不是农户自己的房子,而是城里人到农村购买并没有政府批准的房子。
    第三个张先生讲到关于农村的房地产市场问题,基于我想说的农村的住房制度这一点来看的话,我认为他提出一个很敏感的命题,从长远来讲,中国城乡统一的房地产市场,这是应该的,也是我们应该努力为之的方向。但是作为当前来讲的话,在十七届三中全会上讲的更准确的是逐步建立城乡建设用地市场,这个市场没有建立起来之前,房地产市场还要有相当漫长的探索和理论上的摸索,所以张先生的问题非常值得理论家的琢磨。这里有几个基本点,怎么样在改革探索中间保全农民的利益,保障农村的生产、生活的链条正常进行,同时又能够不断推进我们的制度改革和创新。我们用掌声再一次感谢张先生的精彩发言和勇敢的探索精神。
    下面有请第四位发言嘉宾,巫溪县的领导同志。

951fdbb9329ffc114c21a4261e27dd27.jpg


 
重庆市巫溪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兴书: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
    我受我们县委郑向东书记来参加今天的高规格会议,非常高兴,他在参加重庆市的经济会议。我来自重庆市巫溪县,巫溪位于中国的中间,位于老虎的旁边,就是华南虎,我们巫溪位于神女的上边,也就是三峡的神女,我们位于神农架的身边。
    巫溪有4030平方公里,下辖30个乡镇,298个行政村,24个居委会,最高海拔2798米,最低海拔130米。巫溪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和三峡库区移民县,更是一个沿江开发县,近几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我们巫溪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化建设取得了成绩,这些工作成绩,得益于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李津逵先生多次到巫溪指导和帮助我们,他对巫溪情况非常熟悉,所以有关情况,我们请李津逵先生为我们做介绍。谢谢。

a584b63bd853e0000fd858f5f78a3e20.jpg
   

李津逵: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因为郑向东书记临时来不了,让一个见证人替实践者来介绍。
  各位,在当前城市化迅猛发展的大潮中,中国的农村出现了什么情况?农业在衰落,乡村在解体,社会需要重建,大量的空心村,空壳村,大量的留守老人、妇女、儿童,这些情况在处于秦巴山区的巫溪是非常明显的。巫溪50万人口,40万亩耕地。在巫溪县城1.5平方公里土地上住了4.2万人,他们的困惑是什么?“人民群众是主人,但是主人怎么对公共事务不关心?是不是城市建得越漂亮,生活就越幸福?”面对这些困惑,我们来看一下,巫溪县的社会建设,我下面讲几个故事。
  第一个,是地方党委和政府如何激发群众热爱家乡,共建家乡的热情的故事,这个地方叫北门沟。2008年,有一次县里开会的时候,一群上访的人把门口堵了,说北门沟垃圾污水遍地,你们管不管?领导说我们有责任,但你们是主人,你们有没有责任?这些人回去开会,接下来的一个星期,北门沟出工1600多人次把70吨垃圾清出去了。政府说我帮你们建排污管,但是每一家自己的分管要自己出钱,政府用了20万把污水的总管给建起来了。以后其他地方的人到北门沟考察,他们说你大概得花200万,最多的说可能没有600万治理不到这个程度,可是北门沟的上访户陈振翠说:别说600万,1000万能不能买来老百姓的民心?今天在北门沟有党支部、有自治小组,居民议事活动中心,而且出了一个文明公约,现在谁再扔垃圾,举报者有奖,扔垃圾的人将被罚款,这个城市开始有了主人。有了主人的城市就开始有人关心,有了归宿感。薄熙来同志到巫溪受到了最热烈的欢迎,薄熙来说群众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你为他做一件事好事,他就会唱社会主义好。
  第二个故事是发生在农村,农村有没有社会建设的动力?有。三宝村的党支部书记苏波,他的父亲也是老支书,他80、90年代在广东打工,后来回到家乡。这个村现在有几个很有意思的事情。一个是“和事堂”,乡村基层出现纠纷的时候,放在“和事堂”来调解,这样本来可以移送到人民法院的纠纷90%在和事堂解决了。第二个是“善事薄”。每个人做了好事,大家为他立一块碑,写的是“共产党好”。其实群众中间涌动着建设自己幸福家乡的力量。三宝村现在获得了一系列的荣誉,王鸿举市长说在这个村看到的笑容是没有杂质的笑容。
  县委县政府将县城划分成110多个网格,县里的领导和各部门一起分到各个网格跟当地的居民结对子,把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制度化。共产党员在自己单位过组织生活,同时又在网格过组织生活。把很多的力量整合起来。在重庆的乡村,凡是遇到红白喜事的时候,有一种叫“老总管”的人,他只要一出面,一些人把桌子椅子拿过来,一些人把碗筷拿过来,办完事之后,碗筷回到各家一件不错。这些人的能力极强,我们的县委县政府说以后你们吹拉弹唱的时候能不能唱一唱退耕还林,计划生育,城乡统筹,这些“老总管”非常高兴,这些力量都被整合起来。网格帮助群众做了哪些事?网格化管理之后,有一个网格就发挥作用了,比如说城南小区。这个小区是县纪委书记牵头,若干班子参加,筹了40万给小区建立一个小广场,加了路灯,弄了一面“廉政墙”,所以这个叫廉洁亮丽新小区,但是老百姓反映这个广场“白天晒太阳,晚上“晒”月亮,没有活动,空空荡荡的,很浪费”。这说明,只建硬件不行,一定要有软件,就是要有活动,怎么样在社区出现活动?就要到社区找骨干,找积极分子,那些振臂一呼,两三百个人就能跟着你一起跳广场舞的人。这些积极分子把腰鼓放在腰间一家家的敲门,说咱们一起去跳舞。很短的时间就有200人去。以前广场旁边有一个茶馆,留守妇女经常去哪儿打麻将,现在很少有人去了。
    我们看到乡村里有这种建设的愿望,党委政府的网格建设需要硬件软件相结合。同时,在城乡基层确实也存在一些积重难返、矛盾尖锐,凭自身的力量难于扭转局面的地方。目前,县委县政府已开始引进有国际眼光的社会企业来巫溪,帮助巫溪的群众建设和谐生态的社会。“乐和家园”就是县委县政府邀请来的一个企业,它是廖晓义大姐创立的,北京地球村首创了乐和家园,现在来到了巫溪,他们开始做一些帮助当地群众重建社会的实验。乐和家园的三项原则,五项制度都是廖大姐设计的。我们看一个村,原来400多人上访,现在自己管理,多么的踊跃,激发公民责任,建立共生机制,正式挂牌。这个时候村民组织起来了,所以郑向东同志有一篇文章是把人民群众组织起来,社会管理开拓创新,里面有大量的故事。我们看,中间的这位就是廖晓义,看不清楚?我们掌声请出廖晓义!还有重庆市巫溪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兴书,党委宣传部长余明芳同志。接下来大家向他们提问。谢谢大家。
   
主持人(李兵弟):我想在城乡统筹中间我们要不断的改变城乡居民点的聚合形式,要不断的改变城乡公共服务的提供模式,还要改变城乡的社会治理结合,巫溪做了很艰辛的探索和努力。下面有请我们的中国就业促进会的张幼云副会长为巫溪县的包容性增长和社会治理做精彩点评。大家欢迎。

cbb64dbbd1139f2fad7968a0aef1831b.jpg


   
张幼云:主持人给了我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巫溪这个案例很丰富。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再加之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让我现在一时很难做出点评。我刚出差回到北京,事先没有接触巫溪案例。刚才听了精彩的介绍,把我似乎带到了巫溪。我很想自己亲眼去看一看,好好感受和学习。我觉得巫溪案例首先给我们揭示了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城市化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因为城市化的过程不只是人从农村走到了城市,更重要的是,它要求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社会管理模式都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城市化的进程实际上是公民社会的建设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个角色都要发生变化,政府的角色,以及其他各个社会角色,企业、工人、包括市民都有各自角色转变和扮演的问题。巫溪的例子告诉我们,在城市化进程中,我们老百姓也有公民意识和能力提升的问题,我们要清楚我们作为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现在大家都越来越认识到转变发展模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一个健康可持续的城市化进程是转变发展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化的过程应该是一个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公正的过程,最终是人的更好更全面发展的过程。今天早上高老在讲话中讲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我认为是个重要问题。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人的发展。巫溪经验表明,通过良好的社会管理,公众的积极性可以很好的调动起来积极参与到城市化进程中去,并在参与过程中树立和提升公民意识和行为能力。
  刚才对巫溪案例的介绍中提到良治,很重要。我在刚刚举行的中欧经社理事会第八次圆桌会议上作了发言,是关于社会对话的。社会对话是讲政府同社会伙伴,主要是雇主组织和工会组织之间进行的对话和磋商,以及通过公众咨询使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中来。这些机制和制度性安排对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和和谐社会非常重要。我相信今后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我们一定会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结合我国国情,加强现代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
  刚才刘仪舜先生告诉我,胡总书记最近在一个会议上讲,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一定要借鉴国际的经验和教训。的确,虽然我们在中国做“中国的事”,但必须要有世界的眼光,一定要放到世界中来看中国,做中国的事。不管你自觉还是不自觉的,人家都把你中国做的事同世界连在一起了。“十二五”期间我们在城市化进程中会面临更多的挑战。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就业压力,技能人才短缺,激烈的国际竞争,等等。我们对这些挑战要有清醒的认识和积极的应对。
      最后一点,关于农民工进城和安居乐业。我想说的是,这不单纯是一个进城务工和有无住所的问题,而是一个涉及社会公平公正的问题。人人都应有平等享有参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权利和平等享有发展成果的权利,即平等的参与权和平等的分享权。说到底我们要的是和谐城市化,最后得到的应是更多的社会公平公正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方面我们有许多事情要做,大有可为。谢谢。
   
主持人(李兵弟):非常感谢张幼云女士做的精彩点评,站在全球化的高度点评了一个社会关注的领域。李津逵先生讲了很精彩的故事,他想就这个机会再多说两句,我们欢迎。
   
李津逵:我对巫溪案例的三点认识:三年之前巫溪还是一个经济社会非常落后的地方,2009年重庆40个区县做民意调查,巫溪县排名第一。所以证明:不要等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去做社会建设,社会发展是目的,经济发展只是手段。这是第一。
    第二,不要以为社会建设是一个漫长的持久战,它可以在很快的时间里显现效果。因为社会在于人心,人心在于一念之间,关键在地方党委的信念。
    第三,巫溪可以做到,沿海能不能做到,中国能不能做到?

主持人(李兵弟):下面按会议的安排,我们是要做一个在场的嘉宾互动,看看大家对上述四位专家和专家点评的发言有一些什么想提问的,或者有一些什么想抒发自己观点的。

李兴书:我再介绍一下,非常感谢李老师,张教授和寥老师对巫溪的介绍和点评。巫溪在“十二五”时期的目标是打造家园,社会建设的,纵深开放的文化,生态文明的高地,借此机会,我代表巫溪人民欢迎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嘉宾到巫溪光临指导。谢谢。
   
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律师穆耸:我有一个问题想问徐副主任,这几年因客户的业务需要,我们一直追踪重庆、天津、成都的一些城乡统筹政策,我们注意到这些地方有实践先于政策,政策先于法律的现实问题,我相信,包括大量的涉及到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开发,这些问题和现在我们所知道的现行的《土地管理法》的法规有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当然我们也知道国务院给了重庆、成都等一系列优惠和先行先试政策,我想问一下你们在具体的地方实践当中,有没有一个或者是个别的案例可以介绍给我们,碰到这些的问题,重庆是怎么对应的,对后续的国家的立法或政策,重庆怎么考虑的?谢谢。

徐强:在我们实践过程中,坚持“三不变”:权属不变、性质不变、用途不变。农村的耕地不能转化为建设用地,集体土地不能转化为国有土地。在具体工作过程中确实有一些跟法律的冲突,比如我们说的户籍制度改革,在最初设计的时候,国务院《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农民转入设区的市,要退出农村的承包地、宅基地和相关的农村资源,但是我们从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中了解到,党中央的指示是不断的探索农村的土地的实践形式。我们既然是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所以我们就允许农民转户进城不用退地,这和法律有一定的冲撞,所以我们设定了三年的过渡期。从实践来看,专家学者和领导都认可不收回农民的土地。那三年之后怎么办?仍然是自愿,这里有一个法律和实践的问题,我们确实不能用一个全国的一成不变的法律来约束各地千差万别的土地,但是有一定的框架,比如说土地和进退涉及到社会制度的一些问题,我们还有一个缓慢推进的过程。刚才我举的例子是在户改过程中一开始面临的问题,我们通过三年来缓冲,专家学者和相关部委认可,可能会转为相关的政策。
 
主持人(李兵弟):徐主任回答的是准确的,据我所知,对重庆和成都两个实验区,可以在现行法律框架范围内对某些方面进行探索,但是有一些要求,一个是做好方案,第二是要报批,第三是一定要慎重,一定要未雨绸缪,不能在没有想清楚之前就匆匆忙忙的动。下面还有哪一位嘉宾愿意提出问题。

153b1f2e98c629623cb13ec247679b10.jpg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副院长李迪华:从最近两年开始,中央一直都特别强调,让全民分享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国家的一些省市做了非常有益的尝试,我特别想问巫溪和重庆,在过去两年的时间里面,巫溪让农民朋友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到底付出了多少,直接受益农民的国民收入和生产的比重提高了多少?

徐强:重庆去年民生支出超过51%,在市级财政当中位于第一。薄熙来同志到重庆之后做了一个很有意义的事,要求重庆的中小学校建标准的塑胶跑道。包括巫溪在内,每年拿到专项资金三千万来完善民生,为老百姓做公共服务。

李兴书:巫溪在改善民生这方面,也就是分享改革开放成果方面,最近两到三年县委县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主要是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一个是五个重庆的建设,也就是五个巫溪的建设,平安、畅通、森林、健康巫溪,都是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第二就是我们确定的十大民生工程,从农村的基础设施,从城市的建设与管理,以及社会建设等方面等十个方面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和目标。每一年县政府还确定了十大民心工程。我们今年的民心工程是这样,成立了县委群众工作部,专门做群众工作,广泛征求民意,深入各个乡镇,各个社区征求民意,同时还在大街小巷开展民意征求活动,了解老百姓所思所想,然后我们按得票的多少来确定20件,然后提交到2011年年初的人代会上,经过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投票来表决民心工程。我们有一句话提出把群众希望办的事办成群众满意的事,这就是我们的为民办实事。谢谢。

主持人(李兵弟):谢谢。据我所知,要推进城乡统筹和一体化建设,肯定得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的投入。中央文件里面写了要有三个优先,公共财政的增长部分优先用于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土地的收入部分优先用于农村建设,政府的公共基本建设投资优先用于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我知道,比如像成都市在统筹城乡的发展过程中间,这些年一直把政府的市区两级公共财政支出的70%用到了农村部分,这些年他们一直坚持这么做。浙江省的嘉兴市推进城乡一体化五个统筹方面时,大概政府的公共财政是要附带的,而且附带不低。所以公共财政也是推进城乡统筹的基本保证,当然我们是希望各级政府一方面加大公共财政对城乡统筹对农村的支持力度,另外一方面也应当允许各级政府根据自己的发展,不断调整在农村和城市的投资比例和科目。非常感谢四位嘉宾和三位专家的点评,感谢李津逵院长的介绍。最后我们按会议的惯例,请每一位嘉宾对上午的发言用一句话进行总结。
   
 徐强:改革探索需要社会的理解,希望大家充分理解我们。
   
 张世良:德州农村合村建区不仅仅是从形式上把村民集中起来,而是通过把居民集中起来,改变他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最终使农民过上美满幸福的生活。
   
 张章笋:城乡统筹关键是启动农村市场和农村的建设。
   
李兴书:城乡统筹是推进城市化进程中的重大战略,我们将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更加注重城市人的城市化。
   
主持人(李兵弟):谢谢。作为主持人来讲的话,我想也再讲最后一句话,上海世博会有一句话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我觉得仅此不够,我们还应该加上农村让生活更和谐。谢谢各位。
   
主持人(顾晴):感谢李司长的主持!李司长今天是带病前来参加峰会并且做会议主持的,但他仍然神采奕奕地给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而又专业的主持!谢谢!同时我们也非常感谢各位报告人和点评嘉宾为我们带来的这场统筹城乡的思想盛宴。上午峰会的议程到此结束。请各位嘉宾移步钓鱼台国宾馆5号楼百人厅午餐。下午1点,峰会继续进行下午的议程,请您准时出席。谢谢。

主持人(顾晴):现在峰会继续下午的各项议程。
  30多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创造了中国城市的繁荣、提高了中国国民的生活水准,更为中国创造了世界第一的城市化速度!与此同时,“睡城”,“堵城”,“空城”,“鬼城”……也切实让国人感受到了“业难谋则居不易”,“千城一面”也让地域特色的城市风貌快速消失的同时失去了长远的竞争力,环境污染、城市贫困等城市病在不同程度制约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国人开始质疑,城市真的让生活更美好吗?政府也愈发意识到城市化转型的迫切,开始探索新型城市化之路。本节,让我们有请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主任研究员李津逵做专家主持。大家欢迎。

45f353869159e19357aa2a5198e17915.jpg

主持人(李津逵):谢谢各位。
  前3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走了一条加速的工业化道路,工业化我们造就了一系列的百强县,百强镇,用特殊政策造就了一系列的功能区,这些都是工业区,都不是多功能、综合性、有魅力、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现在放眼全球,有魅力的城市大多数都是工业革命之前出现的。工业的功能,当资本力量驱动它,大面积出现,它成为一个没有情感,没有灵魂,没有认知,没有共识的这样一个非常可怕的地方。比如说日本的筑波是全日本自杀率最高的地方,犹如中国的富士康。在台南科学园,我的一个同事说要打出租车,他们的回答是45分钟才可以来。
  改革开放第二个30年开始了,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很多人说我们要“再城市化”,要“二次城市化”,要“新型城市化”。而我们面对的是中国城市化中间的三极困境。我们能不能把力量用在北京这样一个在中秋节前一场小雨就有140条路堵车的大城市里面?我们能不能把力量用在空心村里面?还是把突破点放在工业镇、工业县、工作区中间?今天下午我们有几个案例,就是要给大家展示新型城市化方向的有趣案例。
  大家都知道,去年在评改革开放30年100人的时候,中国南方有一个镇在这100人中占有两席,这就是顺德的北滘镇,美的集团和碧桂园都出现在这里,这个小镇作为一个家电重镇,纯粹的工业镇,现在开始转型了。现在我们欢迎北滘镇委书记徐国元先生介绍“从制造名镇到魅力小城”。大家掌声欢迎。

fc9b65d0128952ffd08ea67f70175cb1.jpg

徐国元:各位下午好。我是来自祖国最南方一个非常普通又特殊的小镇,今天非常荣幸来到这里,汇报我们最近的一些工作,分享我们家里的故事,一个建家的故事。
    在我讲这个故事之前,我先做个介绍,我们的家乡叫北滘,在屏幕的地图上看小小的,我每次和北方的客人见面都要专门介绍这个“滘”字,在南方,它经常用来做地名,但北方就很少,这个滘就是小河拐弯的地方,这说明我们的家是美丽的小乡。我要自我介绍的第二个是,我到北滘当书记已经四年,本来我去北滘当书记的时候,没想到那么累,那么苦,因为从发展的现状赖看,我们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千亿的大镇,如果按惯性的发展,我当一届书记不是太困难。就是因为从中央到省委都提出转型发展这么一个目标方向,再加上和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的李津逵老师以及他们的团队来到北滘三年时间的研究,整个过程里面给我们很多的鼓励和激励,是他们的激情一直支持着我们前进。特别是在探索城市化的道路上,可以说我们走过了艰难但是又甜美、充实的这么几年。下面我从制造业名镇到魅力小镇讲一讲我们家乡的故事。
    首先我讲一讲北滘简单的历史。北滘是一个普通的镇,面积和人口在中国所占的比例是微乎其微的,在这里,过去人们主要是务农、经商、读书。从宋代到清末,我们镇里有的碧江村就走出26名进士145名举人,这在历史上可以说是代表岭南先进文化特色的乡村,1968年成立了北滘街办塑料生产小组,年轻的何享健带领23位居民走上了创业之路,1978年生产出了第一台美的牌风扇。九十年代初,顺德认识到产权不清会制约企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开始了自我产权的革命。广东省体改委同意北滘镇推行股份制改革,三家企业实行内部股份制改革,启动产权革命。原来生活更美的,让美的成为国际家电的巨头。在这一年,另外一个明星企业碧桂园成立了,“给你一个五星级的家”,传遍了省港澳,这些都是过去北滘所取得的一些成就。
    进入新的时期,我们的发展也像其他地方一样,面临一连串的困惑。其一是产业的困惑。进入二十一世纪,北滘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业重镇和制造业名镇,2006年获得了中国家电制造业名镇,成为全球最大的风扇生产基地和最具规模的电饭锅生产基地。产业结构可以说严重失衡,一二三产的比例分别是4:78:18,产业特点也是工业独大,家电独大,美的独大。整个镇工业化特点非常明显,资源透支,环境污染,土地利用粗放,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建设用地已占整个土地50%,外来工难以融入本地社会,城市和农村的生态遭到了很大的破坏。困惑之二是城市的发展。那时,北滘城市给人的印象是一个大生产车间,现代的城市功能迟迟没有在这里出现,城区与工业区之间也缺少足够的联系。到了晚上工业区静悄悄的,城区到了七、八点路人也很少了。企业老是向政府投诉,说这里没有一个城市的环境,招了人都留不住。当时有一个统计的数据,外来的大学生来了之后,在一年里面流失率达到60%,所以,北滘怎么走,是继续走工业化的道路,用剩下的土地再造一个北滘,工业产值再创新高,还是走别的路?
    在这个时候,我们的区位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珠三角一体化,广佛同城趋势越来越明显,我们看到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在高速公路和轨道交通的新一轮投资和建设下,使得我们的区位条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以往的顺德是顺德的顺德,未来就可能成为广佛的顺德乃至珠三角的顺德。武广铁路的开通更使北滘融入了华南和华东地区,融入了中国的半个疆土里面。广州南站在我们附近的广州番禺,离我镇只有十几分钟的路程,所以现在我们的干部进修学习可以到武汉等地进修。我们也看到产业转变出现了巨大的需求和机遇,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也为新产业带来发展的契机。众所周知,家电产业的盈利点是规模和数量,在家电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要通过美的增值就需要按既有的方式投入土地,但是建设用地开发已经占了镇域面积的50%,这种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合我镇的发展。现在我们公开对所有的工业说,我们已经没有一分的用地。所以,我们的发展不能再按原来的发展道路前进,需要转向了。我们不再满足于打造一个家电重镇或者家电名镇,我们要建设的是一座城市,魅力小城。
    这个时候全国各地的创意产业快速发展,中国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文化创意的声音越来越响。在全国各地都有很多各种各类的创意园区出现,世界上也有很多成功的范例。在这个时候,我们认真考虑我们的发展定位。同时,美的、碧桂园也今非昔比,仅仅土地资金等硬件要素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更需要的是吸引和留住更多各地的高端人才,这就给我们政府出了一个考题。美的集团经过慎重的论证和思考,最后他们拒绝了广州、香港的邀请,决定把本部留在本地。从美的总部大楼奠基的那一天起,政府服务企业的方式也注定告别过去,重新调整改变。可以说,政府以前服务的对象是工厂和工业,现在变成了现代化的企业总部,今后在政府工作中出现频率更多的不再是工业化,而是城市化,原来服务的是生产要素,以后通过城市建设,改善环境,服务各类各行的精英。企业发展促使政府服务提升,而这次的提升一定是全面性的提升,北滘考虑产业如何升级,文化如何发展,社会民生如何做?经过一系列艰难的思考和专家的建言献策后,我们确定了新的名片,“智造北滘魅力小城”。有了这么一个定位,正式开启了我们的城市化步伐。2007年9月,我们在刚才介绍的古老的乡村碧江进行了一次头脑风暴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齐聚一堂,为北滘的发展出谋划策。随后我们又考察了几个国内创意园区,大家进一步有了共识,北滘转型发展需要立足提升传统产业,把传统产业的优势做的更优。在我们到深圳考察时,到了设计之都,我们看到展示的展品中,有非常多的创意,非常前卫的产品,后来都是来通过我们北滘的企业去生产出来的。所以,我们觉得我们有条件通过创意产业来提升我们的传统产业,通过引进工业设计将传统产业拉长拓宽,通过设计改变产业,改变生活,改变城市。找到了方向之后,北滘在城市规划,基础设施的建设,社会事物管理,公共服务提供等方面的质量和要求都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和提升,在重大项目的谋划时,论证都会自觉围绕工业设计而展开,保证项目的高品质,高水准。
    2008年底镇政府签署了关于建设顺德设计园的协议,经过了40天就完成了首期改造工程,创造了“北滘速度”。现在设计园已经成为人才风云聚会之地,这两年,工业设计在北滘的发展可以说是突飞猛进,汇集了越来越多志同道合的专家学者和精英,设计渗透进北滘社会、经济、生活各个领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思想意识和行为。更重要的是通过设计北滘与中国各地乃至全世界都建立起更加紧密的联系。德国红点奖的主席彼得萨克,德国的克拉尼,中国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院长李德志,工业设计教父清华大学的柳贯中,这些工业设计界的大人物都将工作室搬到了工业设计园,清华美院、中央美院、中国美院、广州美院四大美院,联合在设计园里面设立了研发中心,北京电影学院也签约共建动漫基地,清华大学也与设计城共建研究学院等等。
    重大的跨越体现在由园到城的转变。2009年5月广东省委政研室调研团队通过调研,认为顺德工业设计园发展态势良好,工业设计行业发展总体可行,省里面给予重视和支持,具备建设广东工业设计城的条件。在9月份设计城正式揭幕,标志着顺德工业设计园实现由园到城的跨越式发展。建城之后,北滘人口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到北滘的高素质的设计师们越来越多,与改革开放之初的出现的星期六工程师有所不同,进入北滘的工业设计师将由过去的客人变成今天的主人,新主人有了新的需求,需求就是需要一个好用、有趣的城市。我们最终的梦想是造家,建一个魅力小城,广东工业设计带来了高素质的人才,他们需要完善的城市配套,文化创新和有魅力的城市,一个他们依恋的家,这意味着第二次城市化即将在北滘展开。100多年前的英国规划师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告诉我们城市和乡村的形态是最美的,而北滘的魅力小镇,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其本质是营造幸福和谐,适合人居的美好家园,北滘不可能也不希望变成大城市的附属区,北滘更应该是有城有乡,在城与乡村之间是水网,鱼塘和林地组成的生态隔离带。那样北滘既有现代配套水平高的城市功能载体,也有原生态的乡村地带。在北滘建设魅力小城的同时,又有一位重量级大师来到北滘,新加坡的规划大师,深圳华侨城的主创设计师孟大强先生,接受了我们的邀请,对北滘旧城改造和路网规划、城市空间做系统的规划设计,并培养当地的城市规划和建设的人才。事实上,设计城来到我们的北滘镇以后,呈现出一个个大师接踵而来,究竟下一位是哪个大师,我们还不知道,但我们相信越来越多的大师会汇集北滘,指点北滘的发展。
    综观改革开放的30年,北滘迎来了多少离开家去闯世界的人们,他们又离开了北滘,留给北滘丰富的物质。但是到了今天,我们明白幸福不再是口袋里面多装多少钱,不是高楼大厦,汽车电话,而是与家人的团聚,享受天伦之乐,今后30年北滘要造一个家,给五湖四海的人一个家,让人们在这里,在这个家里感受到关爱,又能关爱他人。未来对北滘值得憧憬、向往的,也是值得我们努力的,希望北滘的发展对中国有一点启示,也希望大家更关注北滘。谢谢大家。
       
主持人(李津逵):改革开放第一个30年期间,顺德一直是代表先进文明和生产力的地方,在工业化启动的时候,谁跑得最快谁就是先进,但是国家需要转型的时候,跑的最快不一定是先进,率先转型的才是先进。首先请国土资源部总规划师胡存智进行点评。

a41facc50195193b90e95f00cbe76f83.jpg

胡存智:谢谢李院长给我的机会。今天听说开这个会,我对参加这个会议盼望已久,上次城市化委员会组织的杭州会议,由于北京有会不能参加,非常巧,今天我又在杭州有会,部里今天也开会,既然赶回北京,我就急急忙忙赶来参加这个会议。也非常巧,徐书记介绍的北滘镇我前不久去过,是作为考察土地使用的情况去的。我给大家表示我去过的证据,大家看到北滘的标志,我当时看了这个标志以后,北滘的同志们表示,他们这个地方有一个合办,表示做事很灵活,有很多的巧妙构思,我看到说,这可能意味着你们从一般的工业制造转向更家精致的生产和生活,你们这个图案是三个手表的欧米加,这是我自己的理解。
    北滘给我一个很重要的启示,他们在利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同时做了三件事情,一个是从宏观上或者说从长远上来说,找到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刚才大家听到介绍,50%的地变成了建设用地,用剩下的土地作为建设用地再支撑未来30年的发展显然是不再可能了。第二个做了一个产业结构的调整,最后是从近期的角度或者是微观的尺度上看,正在改变城市的面貌,在城市化的道路过程中,正在向精细化的城市走。过去看了广东说,看了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镇,走过一城又一城,城城像农村。另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是以城镇作为支撑点,进行城市的升级改造,进行结构条件和城市的景观再造。第一个它很巧妙的利用了国土部的三旧改造改造,旧村居,旧城镇和旧厂房的改造,这个北滘做的很好。另外一个是把第二产业进行产业转移,变成三产的服务业,工业设计业还有服务业。
    另外一个,徐书记和我交谈的时候谈到,我说如果你起一个名字,这是什么样的城市改造和土地发展的变化。一星期之后,徐书记来了一个邮件说我们能不能叫破间茧化蝶的过程,实际上是原有基础上进行了更新和转变。
    最后就国土资源部的角度来说,就是创新了新的方式,利用土地的流量指标来重新塑造城市,形成集约发展。如果在原地改造的话,要长高不长胖,就是提升城市的建筑风格和改变建筑密度,大家知道广东那个地方的密度还是比较大的。第二个适度留下开场和绿色空间,第三个是适度腾挪,就是用流量的土地,这边用一块,这边拆除一块,使我们的城市更好的升级改造,最后建立出来的就是环境友好,景观优美,生态和谐的宜居城市,这也是我们做土地利用规划中提出的三个标准,环境友好,景观优美,有人应该说是环境优美,不对,环境是友好的,景观优美,生态和谐,达到这个标准,北滘正在进行,在我看来,他做好了自己要做的事。谢谢大家。
   
主持人(李津逵):谢谢胡总,精细化的产业,精细化的城市,从二产转向2.5产并且是破茧化蝶。第二个点评的是上一期城市化杂志的封面人物,这位帅哥的炯炯目光,非常吸引大家。现在我们有请中规院总规划师王凯。

0784454ebf7f90260138fb10c3f672c3.jpg

王凯:胡总已经说的很全了,我觉得北滘的故事非常精彩,是改革开放30年,我们国家发达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互动的典型,这种例子是很多的,在我们的浙江、广东、山东有很多这一类的例子,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我们中国近现代城镇化非常典型时期的典型案例。但是故事如果讲到这儿就没有什么意思了,我觉得北滘给我的启示最大的一点是动力不断更新。从最早的家电制造业到今天的创意产业是一个产业不断更新的过程,这是对我们城市发展,对我们城市化非常有启示的一点,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非常有意思的是除了产业之外,还说到了造城,从宜业到宜居,实际上也是我们城市化非常重要的推动力。在我们现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竞争力就是城市环境。这个大家从大连多年前的经验,从深圳和厦门的经验得到启示,好的城市环境带来新的竞争力。纽约最近做了一个区域发展的研究报告,纽约的思路非常简单,纽约要保持世界一流的城市地位靠什么?靠一流的产业,一流的产业靠一流的人才,一流的人才靠一流的环境。北滘在这方面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
    最后我再提一个问题,中国城镇化是多样化的,北滘是一个典型,但是有多种多样的动力,包括我们的农业发展,包括我们的公共服务,所以我最后的问题中国城镇化的方式,中国城镇化的动力一定是多样化的。我因为没去过北滘,下次有机会也想去北滘看看,我也衷心祝愿不但成为中心的明星城镇,也能成为世界的明星城镇。
   
主持人(李津逵):谢谢王总,徐书记能不能现在就向王总发出邀请?   

徐国元:欢迎大家到北滘来。
   
主持人(李津逵):王总讲到从“宜业”到“宜居”,其实转变发展方式的核心就在这里。在“宜业”的地方人是什么?是要素,是和土地资本结合在一起创造GDP的要素,而“宜居”的地方人才是目的。当前,不仅在广东做了新型城市化的探索,在其他地区的城市化过程中间也有很多的探索。比如说下面要请出的是天津滨海新区北塘经济区管委会副主任张越,他介绍的是“新城市主义道路上的探索者”。

01ecabb50cf549d9caf1ffb4160599e1.jpg

张越:很荣幸今天能参加第四届中国城市化国际峰会,并且能够同大家一起分享我们的工作成果。提到北塘很多人并不熟悉,但是在华北地区,特别是北京提到北塘海鲜,应该是名气非常大。北塘原来是天津市塘沽区的一个街,滨海新区成立之后,现在北塘经济区成为滨海新区用地最小的功能区,也是发展最迅速,最受关注的区域之一。首先我对北塘经济区做一个简要介绍。
    这张图反映的就是北塘经济区在滨海新区的位置。北塘经济区从总体规划,它是地处于一个东西走向的生态廊道,和沿海城市发展轴的一个交汇处,也就是这个地源优势在滨海新区是唯一的,从这一点,北塘有条件成为滨海新区最适宜人居的区域。同时现在京津一体化非常迅猛,北京和天津之间只有两条高速公路,而京津二线的出口正好在北塘,从北塘驾车到北京的五环只需要50分钟。同时,由于这几年滨海新区的高速发展,北塘周边所有的道路建设非常快,非常的到位,保证了北塘区域在发展之初就有一个非常良好的交通条件,这是我们北塘经济区的控制范围。它的总控制范围是30平方公里,实际我们的核心建设区只有10平方,规划总建筑面积570多万平米,规划人口7万人,应该说人口并不是很多。
    按照我们对北塘地区的定位,主要是四方面,一方面是能承办国际高端会议论坛的国际会议中心,第二方面是其他的功能区差异化发展功能互补的中小企业总部基地,第三是国际化的旅游目的地,第四是宜居小镇。这是我们的功能分区,主要是会议中心和四个五星级酒店以及未来滨海新区的接待中心组成会议产业区,正对着的是企业总部基地,而旁边是企业总部配套区。东侧沿海是我们的特色旅游区,西侧是我们的生态居住区。简单做一个介绍。我今天报告的主题是创造鲜明的城市特色,我将从开发模式,经济组成模式,规划设计管理模式,文化发展模式,建设模式五方面介绍我们的思路做法和感受,与大家共同分享和探讨。
    现在我开始我的报告,第一方面开发模式的探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全面进入高速发展时期,而高速发展带来的城市同质化现象越来越突出,每个城市的特色和个性越来越不明显。为此,我们从突出个性,差异化发展出发,确定了我们大胆的开发模式。首先,这两张图应该说是比较有代表性,上面这两张图是城市CBD的标准做法,体现的是高层高密度开发模式,下面这两个是一般的新型的居住小区的普遍开发模式。一般体现为高层低密度或者是低层低密度。而北塘开发模式跟它们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我们采用的是一种低层高密度的开发模式,我们这么做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创造一个有别于大城市钢筋混凝土森林的形态,创造朴素友善的空间,也就是一种接近欧洲城市和美国小镇的空间形态,这种开发模式应该说是非常大胆,我前面也提到了。低层高密度开发有两个方面,第一条现在所有的新城开发,为了更高的提高土地价值,基本上采用的都是高强度开发,而我们采用低强度开发的模式是降低了开发的强度。从另外一个方面我们的高密度发展,也是现在我们国家的园林城市,绿地率的要求有一个直接的矛盾,所以这个是我们做的非常大胆的创新。
    从这些图上,基本上这就是我们从设计上体现出的一种地层高密度的发展模式。第二个开发模式的探索是我们采用了窄路密网和单向交通的组织。这个也是非常大胆,现在各个城市的交通都出现了问题,北京是最突出的一个城市,所以现在所有的城市都在拓宽马路,而我们建新城的时候,为什么要做一个窄路密网的组织方式,现在大家注意到,宽阔的马路带来人们的行走不便,每个人过一条马路,一条50、60米、70、80米的马路,一个绿灯,你要穿过,你得多敏捷的身手?为了不必要的隐患,有一些城市更多的采取过街天桥,但是想一想,这个城市是给人的,道路是城市服务的主体,他要过一条马路要上台阶,下台阶,这一点就是不人性的。所以我们做窄路的目的就是创造人性的空间,也就是在我们这里,城市是属于人的,并不是服务于车的。
    另外一方面,现在大家都在讲生态环保,其中限制机动车发展是一个比较有效的办法。但是现在机动车你完全靠卡,靠管是很难操作的。所以我们在这里体现这种方式是靠引导,不是靠限制。怎么去引导?现在更多的人们会选择主动放弃自驾车。比如说各个城市的商务中心,商业中心,每个人都知道到那里停车很难,所以更多的选择其他的方式放弃自驾车到达。在我们这里因为路窄,路密,所有的设计都是针对步行的设计,所以驾车的人会感觉到一定的不便,会自然而然的减少驾车出行比例,自然而然的减少自己汽车的出行,也就带来了我们从大体系上的一种环保。但是这个方式可能并不适合于其他省市,因为现在从解决私家车增长过快的问题,对于大城市来说,交通最有效的办法是发展公共交通,而对一个尺度并不大的小城市,可能更应该支持步行。当然,这也需要有一定的条件。
    其实,在天津市有一个区域就是跟我们的开发模式非常像,有一些人比较了解,就是天津五大道地区,基本的开发模式也是低层高密度,窄路密网,但是在高峰时段也会出现交通堵塞,因为它是大都市。有很多过境交通要穿过,而北塘恰恰在这方面有自己的优势,在我们的旁边,我们现在的东侧和北侧是河流,西侧是一条快速路,南侧是一条快速路,保证我们这个区域既有便捷的到达交通,又保证我周围的过境交通,从我的周边完全疏导。也就是7万人口的小城市从自给自足的角度来通过窄路密网来解决交通需求。这是开发模式的第二方面的探索。
    第三个探索也是非常大胆,就是我们整个北塘将是一个开放社区。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安全问题是大家很担心的问题,在这个时期你怎么敢于开放?我们也做了一些取舍。首先从我们的定位,北塘应该是一个走高端路线,而且我们的人非常少,就给我们一些组织上的便利,也就是我们要给他们提供更多的便于交流的空间,体验感受的空间,包括一些连续的步行专署空间,让每一个人在北塘能把节奏放慢,这就是我们提到的大家了解的“慢城”生活,而且现在高节奏的工作,太需要一个“发呆”的空间。同时我们这个开放社区主要是实施的一种城市公共设施的共享。从建国以来,咱们国家有很多地方出现一些企业办社会,一个大的国有企业它的厂子什么都有,就是一个小社会,后来逐渐发展成大学办社会,现在有很多大学还是一个小社会,甚至于一些开发企业,现在开始在小区内办社会。这种小而全的配套,不可能到位,有很多设施是你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而我们把一个城市作为一个整体功能配套体系可以分出不同的层次让大家使用我们的配套设施。比如说公共绿地,城市道路绿化带,公共空间,包括各个小区的景观这些整体的绿化体系可以保障面向北塘所有的居民去开放。同时,商业设施,服务业设施,各种配套设施保证它的完善,而且开放也保证了一个更好的交流。通过开放,我们把更多的一些功能容纳在一个社区里,也就是说我们的商业、服务业跟我们的居住是结合的,这样就会避免出现“死城”现象。同时,开放也使这里的主人和到这里来的游客形成一种主客的互动,共同促进地区的繁荣,也保证一些面向游客的服务设施,同时为本地居民提供服务。这是我们从开发模式的探索。
    第二方面我想讲一下我们的经济组成。我们叫北塘经济区,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区,大家理解工业区、产业区、功能区,第一反映是以工业主导的区域,而北塘经济区恰恰完全不同。第一我们没有工业,我们没有一平米的工业用地,我们的主导产业是会议产业,总部经济和旅游。而这些是需要一个区域上的支撑。这是滨海新区的布局,以前的滨海新区的各功能发展是以工业做支撑的,而现在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明显体现出各种配套设施的不足,我们现在有条件在这个区域打造一个区域的综合服务中心,同时,在旅游方面形成一个地区的旅游集散中心。也就是与周边功能区形成功能互补和联动,形成区域促进北塘,北塘服务区域的态势。同时,北塘自身的会议产业、企业总部经济和旅游,也形成了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关联性。
    另外一方面,我想强调一下我们的规划管理模式。一般的大城市容易出现的现象是太强调个性了,缺少统一和关联,小城市则容易出现千篇一律。我们现在有一个总规划团队总体把握区域内的建设效果,团队包含多个主要专业,多名权威设计师。而他们的管理工具,就是我们之前组织编制的城市设计导则。力求使北塘的整体建设风格“变化中有统一,统一中求变化。”另外一个方面是文化方面的发展,北塘是一个有历史的城市,它的历史跟天津市一样长,有着包括漕运、渔业、军事和人文等方面的历史资源,对我们来说,一方面要让传统文化得到保留和延续,另外一方面实现我们国际和中国、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与交流。大家看我们的效果,有仿古的,有现代的。同时我们要求在这个区域设计强调一种品位,现在想打造一种有品位的城市非常难,我们也希望在这方面做一些努力和尝试。现在我们有一个北塘集装箱海鲜街,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以集装箱作为材料的建筑群,营业以后非常火爆,是一个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完美结合的项目。
    最后我要提一句,就是我们的组织模式。我们在北塘的组织中,一开始是把所有的我们滨海新区的有实力的大国企和一些先期引入的有实力的国有企业集中起来,大兵团作战,力争在短时期内把一个新城形态建成,压缩市场培育期。现在滨海新区有十大战役,第一个打完的就是北塘战役。去年我们开始规划,组织拆迁,上面是去年拆迁之前的照片,今年年初我们开始实施基础设施和一些项目开发,明年我们的北塘就基本全部建成,也就是从启动开始,三年,一座新城拔地而起,在不久的将来,北塘将成为滨海新区新的亮点,在此我真诚地欢迎您来北塘旅游,欢迎您来北塘壮大您的事业,欢迎您来北塘安家。谢谢。
   
主持人(李津逵):开创性很高,你看王总炯炯有神的目光在注视你,我帮他问个问题:你说的“窄路密网”,密度有多高?
   
张越:我们现在横向是140平米,纵向是90平米。
   
主持人(李津逵):每个街区大约2万平米。突破了相关的标准,同时突破得比较“客气”。这一节,我们请一位国际规划大师来做一个点评,横松宗治先生是一位日本友人,他是一个和蔼谦逊的长者,但是他有一次发脾气,是在中国一个城市的博物馆里面,指着一幅画错了的地图跟工作人员生气。现在欢迎我们的长者横松宗治先生为北塘的张越先生做一个点评。

0408aadd5e7db357b2098c22dc4d0df3.jpg


   
横松宗治:我对刚刚您介绍的内容非常感兴趣,但是之前我得到的资料和您刚刚讲的有一点出入,所以可能准备不是很充分。您刚刚在提案中也讲到了现在城市化的发展,各个城市中的同质化越来越明显,您在这个基础之上,重新考虑,发展你们特色的城市规划,我认为是非常精彩的。如果不好的城市规划发展可能反而为我们的城市发展带来很多坏的问题,比如说居民的居住和环境破坏方面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不做好的规划的话,我们之后的城市化道路会越走越艰难,但是你们今天提出了这个方案,我觉得这是一个好的案例。二十世纪法国有一个设计师设计了一个特别高的楼房,里面还包括有很大的空间,也包括各种出入交通工具,这个设计看着很伟大,我们业内的人士要问,真的适合人类居住吗?现在全城市都在发展城市化,但是比如说在纽约、东京或者是深圳的中心地带拍照片,单看照片我们很难分辨到底是哪个城市,所以您提到的要建低层高密度的建筑,道路要变窄,居民与居民之间的接触距离变得更短,大家更容易接触,这样更适合大家居住。刚刚您也说了,现在在城市化过程中,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您提到,要建变窄的道路,中间有一个是让人们自主的放弃汽车使用,我看就这一点对现在的环境建设很有好处,您刚刚提出了在大城市里面建比较完备的公共交通,会比较适合,但是在北塘这样的小地方建公共汽车或者是地铁之类的公共交通不是很方便,但是我根据日本的例子来看,这也是可以实现的。
    您还讲到要把整个城市成为一体,作为综合性的功能来发展,这个从传统模式来看,您已经超越了传统,也是一种模式。我对您这一点非常同意,也觉得很好,但是下面也有一点疑问,您讲到北塘现在是没有工业,只是提供会议场所,发展中小企业的总部,还有观光业以及服务业,虽然很好,但是我还是觉得如果没有工业农业服务业的综合支撑的话,这可能今后发展会有问题。
    还有一点,你们要大规模的发展观光业,这是很好的,但是中间也有问题,如果太大规模的发展观光业,可能在农业或者是渔业方面会很弱,您的演讲非常精彩。谢谢。
   
主持人(李津逵):谢谢横松宗治先生从规划和尺度方面给了张越主任很大的支持,同时讲了窄路是让“人和人接近”,多有意思。再一次感谢横松宗治先生。正如王凯总规划师说的城市化有不同的动力,现在我们欢迎宁夏农垦西夏王实业董事长王宏先生,给我们讲以葡萄美酒营造一座生态小城的故事。大家掌声欢迎。

5ed469f16c6891831340f6ee20a6ebcf.jpg


王宏: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新闻界的朋友们:
  非常感谢组委会给我们提供这样一个机会,来介绍我们在壮大农业产业的同时推进城市化进程的一些做法。
  我们是来自于欠发达地区的西部宁夏农垦。宁夏农垦是宁夏自治区30户大型骨干企业之一,以葡萄产业、设施园艺、水产养殖、肉(奶)牛养殖、畜草业、旅游产业为支柱,以不到4%的耕地贡献了全区10%的优质商品粮,在宁夏农业发展中起着引领和示范作用。近几年,围绕优势产业的快速发展实施的民生工程、危房改造工程、特色小镇建设工程等项目,为宁夏城乡一体化建设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今天我所介绍的“玉泉葡萄小镇”就是依托宁夏农垦葡萄产业资源优势打造的生态小镇建设项目。
  一、 不可复制的自然资源成就宁夏农垦葡萄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宁夏农垦发展葡萄产业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葡萄原料优秀的品质表现得到了国内多名专家的认可,在他们的建议和指导下,宁夏农垦于1987年建成了宁夏第一家葡萄酒厂,成为当时国内为数不多的葡萄酒厂之一,并创立了地域特色鲜明的“西夏王”品牌。2000年西夏王干红以突出的品质优势获得了在布鲁塞尔举办的法国名酒博览会金奖,不仅让西夏王品牌获得了国内外专家的认可,也让宁夏产区的知名度迅速提升。2003年,国家质检总局认定宁夏贺兰山东麓地区成为中国第三个葡萄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宁夏葡萄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到2010年初,宁夏已发展酿酒葡萄种植20万亩,其中宁夏农垦就拥有10万亩,成为国内单个拥有葡萄种植面积最大的企业之一。葡萄产业能不能支撑起特色城镇的发展?答案是肯定的。稀缺的资源优势成就了我们的特色产业。宁夏酿酒葡萄卓越的品质得益于当地不可复制的自然条件:北纬38度最佳酿酒葡萄生长带的地理优势、年3000多小时的长日照时间、年不足200毫米的降雨量以及生长期超过10度的昼夜温差、黄河水自流灌溉等等不可复制的自然资源造就了葡萄酒的卓越品质,成为中国最主要的中高档葡萄酒生产基地。
  2008年出,宁夏农垦在认真分析了自身的资源状况后,毅然做出了将葡萄产业确立为优势主导产业,利用5-8年发展30万亩优质葡萄基地、建设17万吨葡萄酒加工产能,在核心区宁夏农垦玉泉营农场打造葡萄酒加工园区、标准化葡萄生态园区、世界葡萄酒文化博览园区、葡萄及葡萄酒商贸、物流园区的特色小镇—“玉泉葡萄小镇”,成为国内首个以葡萄产业为支撑的集种植、加工、研发、旅游、物流、商贸、商住为一体的首府卫星重镇。这一规划的提出也得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2009年已被列入宁夏沿黄城市带建设重点项目,并以进入实施阶段。
  二、 玉泉葡萄小镇是以生态建设为基础、以产业壮大为支撑的新型城市化推进之路
  宁夏以煤化工为主的大型能源基地已落户宁东地区,已成为宁夏经济发展的重压支撑。但宁西薄弱的生态条件一直是一个难解之题。玉泉葡萄小镇作为宁夏贺兰山东麓生态经济带重点项目的实施,则为宁西难题找到了一条破解之路。政府搭建平台、社会资金融入、企业市场化运作,不仅起到了提升优势产业发展水平、推进城市化进程的作用,也为区域经济发展拓展了思路。
  葡萄小镇总规划项目位于宁夏葡萄产业核心区玉泉营农场,规划范围4133.33公顷,其中:城域1020公顷,城区371.5公顷,起步区200公顷。
  项目区以一中心(玉泉营中心城镇)、一环绕(万亩葡萄观光园)、两轴(酒文化商业发展绿轴、生态观光轴)、四组团(世界酒文化特色酒堡、观光农业、工业生产、高档居住)为布局。
  功能园区主要包括:以葡萄种植为核心的标准化示范园区;以葡萄酒加工为主的加工园区;以葡萄品种繁育、产品研发为主的科技园区;以葡萄及葡萄酒产品经销为主的商贸、物流园区;以葡萄旅游开发为主的商住、服务园区等。小镇核心载体主要是以法国、意大利、美国、澳大利亚、智利、南非等代表葡萄酒新旧世界的风情酒堡群以及展示世界葡萄酒文化的主题公园、博物馆、会展中心,为小镇赋予丰富的葡萄酒文化内涵。
  预计到2015年,玉泉葡萄小镇一期建设完成,总营业面积可达12万平米,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年旅游收入达2.4亿元,小镇经营性总收入突破6亿元;到2020年,特色酒堡区以及风情商业建设完成,形成世界葡萄酒文化集聚和完善配套设施健全的格局,西部特色小镇风貌特色明显,承载6万人居住,带动4万人从事葡萄产业;年游客量达到100万人次,年旅游收入超6亿元,小镇经营性总收入突破16亿元。
  四、 改善基础条件,为特色小镇项目的实施提供保障
  目前,玉泉葡萄小镇项目已完成了总体规划的设计和批复,已完成建设的项目有:西夏王酒厂2万吨产能技改扩建工程、工农业旅游接待服务设施改造、项目区道路疏通、给排水及景观水道的建设、西夏王酒庄土建工程、年产5000万株优质葡萄苗木繁育中心等,2010年总投资已达2.56亿元。2010年陆续开工建设的项目包括世界特色酒堡群、商贸街、会展中心、葡萄酒文化博览园等重点工程,总投入预计3.5亿元。
  2010年12月2日,宁夏自治区主席王正伟组织相关部门对宁夏农垦西夏王特色小镇项目的实施进行了调研,提出在十二五期间打造以宁夏农垦为主的100万亩大型优质葡萄生态基地,在贺兰山东麓形成百万亩绿色生态长廊,使贺兰山东麓葡萄长廊与黄河金岸珠联璧合、交相辉映,成为塞上江南的新亮点。将玉泉葡萄小镇打造成宁夏沿黄城市带上的特色城镇和5A级景区,走出一条农业产业化与新型城市化相结合的创新之路。
  做为这一重点项目的承担者,宁夏农垦西夏王实业公司本着“发展一个产业、打造一个景区、振兴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改造一方面貌、营造一座城镇”的思路,紧紧把握历史机遇、抢占发展先机、改善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把玉泉葡萄小镇建设成为一个绿色生态小镇,早日实现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达到预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衷心感谢各位领导的聆听,也期盼各位能到到宁夏去,你们不仅可以看到美丽的塞上江南,也可以到葡萄小镇中品尝我们的西夏王美酒。谢谢大家!
     
主持人(李津逵):谢谢王董事长,北塘是10平方公里7万人,葡萄酒小镇是10平方公里6万人,我们衷心的希望这两个用地都有些“奢侈”的地方在探索城市发展的路上不断地深化,接下来我们请希埃希研究中心的孙奇昌院长对这个演讲做一个点评。

4f4aa35f92dc4deed5cd26cbe984198f.jpg

孙奇昌:刚才张幼云会长说进行点评特别难,其实我点评西夏王葡萄小镇更加难,因为设计是我们设计院设计完成的。
  让我做最后点评是一个很好的总结机会,第一个我们看到的北滘是一个典型的转型型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体现,第二个北塘片区是一个以旅游产业为中心进行城市化建设的典范,充分发掘和利用已有资源进行一个新城市的营造和一个新环境的创造,第三个西夏王葡萄小镇又是一个典型的以农业为基础,以特色产业为龙头的新城镇的营造,已经完成的西夏王葡萄小镇的设计和规划也得到了多方面的认可,其实我们坚持了三点。也供大家讨论。
  第一点我们坚持密度控制;第二点进度控制;第三点资源控制。规划密度我们控制在最低的程度,最大限度的保留葡萄种植园和原有的自然景观,第二个是进度的控制,我们充分表达根据已有需求来决定下一步建设的内容和规模,第三资源控制,现有的葡萄资源,人文和历史资源全部给予保留,一点不能破坏和影响。所以因为遵照以上的方法和原则,目前为止看起来我们走的葡萄小镇的道路是对的。
  中国城市化的建设,我们说应该的依据是什么?第一是产业。产业为龙头,通过产业带动社会各方面的需求,根据需求决定进行下一步的建设、开发和营造,通过合理的开发、建设和营造,建设的产品完全针对不同的使用人群,最终达到共享收益的效果。但是现在很多城市是怎么样去做的呢?我也做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是循环式的,我们先去营造,营造完了再去寻找需求,建完了房子给谁用,怎么用还不知道,发现建造成后没有这么大的需求,我们再去改变功能,造型,环境,最终想建CBD中心区的,可能变成了商住混合区,想建行政中心区的,可能变成一个商贸集合体,这样一来原有的建筑群是没有生命力的,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再去拆除和改造。
  所以在城市化论坛的最后,我想提出来,我们对城市化发展的过程需要反思的方法和步骤是什么?我个人总结了两点,第一一定要快而不急,要抓住发展,加快城市化进度,但是绝不要着急于求成,我们要像西夏王葡萄小镇一样量身定制地建设,建设过程对环境的保护就是效益最大化的有力保障。第二是求精求特。我们说本土是最大的优势,世界著名的设计大师赖特说过,“我想去建造一座属于那座子山上的房子,而不想建造一座仅仅位于那座山上的房子”,所以我们希望城市化建设的节奏和追求是快而不急,求精求细,这样我们的城市化建设才会向良性的轨道发展,每个城市才会真正体现出自己优美和独特的生命力。

主持人(李津逵):谢谢孙院长,接下来要请廖晓义:大姐做最后一个发言,就是新型城市化过程中的社会学挑战。大家掌声欢迎。

43d76f1212e5e7a6461d48ae4742fef4.jpg

廖晓义:我站在这里觉得今天特别荣幸也很高兴,因为去年10月这个时候我就在这个地方这间屋子,作为主持人主持了“低碳概念下的国际城市对话”论坛,那是中国战略研究会主办的一个论坛。今天能够在这里参加“中国城市化道路的历史性选择“,我觉得好像是那个事情的递进。从上一次主持会议到今天,我作为一个个人,一介匹夫,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中国的城市化道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中国应该给世界提供一条什么样的城市化模板?我们没有办法去重复西方那种城邦文明,海洋文明,商业文明的模式,请注意是中国是农耕大国,5000年,一脉相承的只有中国,我们要尊重我们的国情,要走一条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要给很多这样的农业文明背景的国家走一条路,而不能去重复、也重复不了西方的城邦文明、商业文明、海洋文明历史前提下的城市化道路。
    我去年这个时候,我代表低碳背景下的国际合作论坛的小组的报告人在全体会议上发言我总结小组讨论谈到的三个I: Indicator指标体系、Integrity综合机制,Information信息传播。我想给大家分享的就是我们仍然要在这三个问题上一定要有突破。
    第一个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怎么来的,怎么才算城市化?大多数的指标一定是从西方抄过来的,但我们的国情不一样,能不能走一条自己的路,比如说一个乡村,有基本的基础设施,我们都知道现在政府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非常大,同时有好的公共服务,我们作为社会企业走进乡村也是想配合政府解决这个问题,当然还有自服务和被服务的综合机制问题。一个乡村如果有了基本的硬件,就是基础设施,又有了基本的公共服务,而且经济水平也不见得那么低,怎么你就说它不是城市化了?如果我们今天看到城市文明的小册子我很受启发,城市化并不是要把人聚集在一起的密集型城市,而是一种优雅的,一种文明的,有文化的聚合。很多年前西方的城市化也许只有用空间集约来解决效益的问题,今天有了信息高速公路,又有了地面高速公路,完全可以通过信息集约的方式实现综合效益,为什么一定要重复西方的城市化的模式,为什么我们不可以思考另外的多元化的路。而这个指标体系在哪里,中国人的指标体系在哪里,中国这个农耕大国提供的城市化道路的指标体系在哪里?上下求索,我也想做一个呼吁,一个呐喊,更多的人来求索来探索,建立一套中国人自己的城市化标准,如果那样就会包括乡村本土性的指标,让乡村成为农人安居乐业的家园,城里人的返璞归真的家园。如果创造出这样新的指标体系,也许我们那样一种田园式的,乡村式的城市化,比大城市更幸福,因为田园乡村还有现在的经济体系价格体系并没有计算在内的生态的价值,乡情的价值,健康的价值,而这是值钱的。所以我觉得在中国文化指导下的指标体系的研讨势在必行。中国城市化道路应该是城乡统筹的道路,应该是乡土中国的道路。实践中很多人在探索,我们的学者是不是应该更大踏步的跟上。
    第二个是综合机制。这是社会建设的路,也是公益中国的路,社会建设是几个方面的,不光是人的伦理关系的重建,也是人的经济关系的重建,也是人和自然的关系的重建,也是人的知识系统和生命系统的重建,而这一切都是社会建设的内容,这方面中国人应该也一定会走一条不同于西方的路。
    第三条路是信息传播,我认为中国的城市化道路应该走上生态文明的轨道。去年也是在这样的会场,我听到郑必坚先生说,现在的文明出了问题,要有一个综合方式通过文明转型来完成,要建设一种新的文明就是生态文明。 我走过20多个国家,从首相到部长到草根,拍了十几部片子,我知道只有中国政府提出了生态文明。在这个事情上我们能不能把这个生态文明的信息传播叫的更响。生态文明不只是环保,而是环境管理、生态社会建制、生态经济发展,生态伦理教化、生态保健养生这样一个整体文明,我特别欣慰的能参与巫溪县的尝试,我觉得整个中国应该为生态文明的落地而努力。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特别感谢李津逵老师,他的很多点评是很到位的,特别是什么先进?在关键的时候转型了就是先进,我为什么要参与巫溪县的生态文明建设,我觉得恰恰是因为这是先进的,在追随西方工业文明的过程中尾端的,一转身就是领头的,我们每一个人每个县都可以在自己的范围内从旧文明西方文明的追随者,转身成为新的生态文明的引领者。
    我最后也发出一个邀请,李主任也说了,请到巫溪来!我们正在为巫溪的新的旅游产业的设计出主意,我提的建议就是巫溪将生活方式作为品牌,作为整体品牌的打造,这种生活方式就是乐和家园,在我看来,巫溪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建设乐和家园作为“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这本身就是品牌。旅游品牌包括以生活方式为核心的品牌定位,以生命教育为内涵的品牌设计,(顺便提一下,巫溪是巫文化的源头),以社会建设为基础的品牌管理,还有以招蜂引蝶为策略的品牌营销。
     我现在稍微“营销“一下,请放一下那朵生态文明之花。土壤是生态环境建设,树干是生态社会建设,以党委政府为主导的民间社会和社会企业的广泛参与,花瓣是这样社会建设上的生态经济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工业、创意产业,养生养老产业、生态旅游产业,花叶是我们的生命系统,医疗养生,从基础的医疗设备到专业医护人员,到各家各户的家庭责任人,一直到我们的中医药文化,花蕊是五颗心,爱心、公心、良心、真心、慧心。花的周围是蜜蜂蝴蝶,按生态文明的原则守身如玉,才能招蜂引蝶,就像一个美丽的女人很高贵,儒雅,稀缺,我多么希望那是我们的中国。
     一花五蕊酿芬芳,扎根沃土根茎壮,叶茂花艳深山藏,招蜂引蝶天下香!谢谢!
   
主持人(李津逵):让我们大家好好看一看我们这位可敬可爱的大姐,她是吃素的,不穿名牌,不用化妆品。
   
廖晓义:我说一句,这个屋子太热了,但我还是围了围巾,我提醒我们自己,这是冬季。在节能减排的今天,国务院规定冬季室内温度不得高于20度,夏天不得低于26度,希望以后的冬季不再出汗,夏季不再发抖。谢谢。
   
主持人(李津逵):文明需要转型了,文明需要自救了,所以廖晓义大姐号召中国人成为新文明的引领者,并且建议我们未来的指标体系不仅仅是城市化率,因为城市化率仅仅是中国人民从乡村走向城市的速度,没有回答城市化的方向。再一次把掌声献给我们的大姐。这一节我们请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郭万达博士做精彩的点评。

3120975711992ca7d5fe8fcc6c2225e5.jpg


   
郭万达:我还沉浸在廖大姐的歌声之中,我是研究经济学的,她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重新定义新型的城市化,中国新型的城市化究竟是什么样的道路。其实,今天上午和包括下午大家都从不同的角度讲到城市化的多样性,讲到中国特色城市化的多样性选择,我觉得廖大姐从社会学角度提出了两个重要的问题。
  第一个,她特别强调城市化多样性要特别注重三个I,即城市化过程中的参与、人性和特色,我们经济学家的角度讲四个I,即infrastructure(基础设施),investment(投资),innovation(创新),integration(城市之间要融合、要一体化)。但这四个I都不足以去概括刚才寥大姐讲的社会学意义上的城市化深刻。只有投资,只有创新,只有基础设施,如果没有文明,没有人性,没有生态,这个城市永远还是在重复,还是在模仿,永远还是跟在人家后面,也不知道哪一年、哪一月、哪一天,我们才能超越别人。所以我感受很深的,寥大姐给我们经济学家们非常重要的启示,三个I非常重要。
    第二、寥大姐还给我们经济学家另外一个重要提醒,往往我们讲城市化的时候,总是讲能规划、能建设,能够让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城市化,更多的是着眼于硬件,但寥大姐告诉我们:城市化的过程一定是能分享、能传递、能参与、能共建的城市化,不完全是政府的城市化,是大家共同参与的城市化,这样一个城市化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社会学意义上的城市化。所以从这两个角度来看,我觉得寥大姐讲的根深叶茂的城市化,如果光有硬件的,只能去规划和感受,永远不能做到根深叶茂,只能说某种程度上可能是短暂的,短期的,或者是扎根在表面的城市化。所以我也期待着我们的经济学家和城市建设者们多听听社会学家的意见。谢谢寥大姐,谢谢大家。
    
主持人(李津逵):谢谢郭院长,从经济学的“四个I”到社会学的“三个I”让我们看到新型城市化越来越清楚了:要从规范制度的“理性”城市化,开始走向关心人,关注人,尊重人的生命尊严的“德性”城市化,一种文明复归的“灵性”城市化,近者悦远者来令人陶醉、令人愿将生命托付其间的“诗性”城市化。今天论坛最后一节的主持人是一位非常有社会责任感的学者,在教学科研方面做出贡献的北京大学景观学研究院的副院长李迪华老师。
   
主持人(李迪华):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嘉宾:非常荣幸接受主办方的安排主持最后一节论坛,从上午到现在大会一直在讨论一个关健词,社会责任,刚才李津逵老师最后一分钟就提到这个词。从前面的论坛报告,多数是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对民众的社会责任,廖晓义老师的讲解的是公众的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是我们论坛关心的一个议题。
  第二个议题是转型。这个议题的背景很有意思,刚刚结束的中共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改革,加速城市化和推进城乡统筹,这三项战略任务促成了转型这个主题词。中国社会应该追求新的转型,如何把中国推向一个新文明的转型,走向民生富裕的转型,前面所有的发言和讨论都在围绕这样一个主题展开。
  在社会责任和转型两个主题词背后,还隐藏一个很重要的主题词,我们没有直接讨论到,但必须关注,这就是中国对全球的责任,包括社会责任和生态责任。
  这三个议题,需要有一个桥梁,它就是低碳发展。今天论坛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低碳生态之路,有请两位发言人,一位是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原院长、顾问总工程师吴德绳先生,他演讲的主题是低碳城市化需系统集成,另外一位是国务院资深参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心主任王秉忱,他演讲的主题是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思考,首先有请吴德绳先生。

3bfdbf74a692b3b94c74b14fa83518c7.jpg

   
   吴德绳: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我是建筑产业界的老人,也赶上了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一直在考虑建筑业历史的起源,现存的矛盾和今后的发展方向。40多年来我所从事和服务的部门是建筑业的龙头企业——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我从这个视角切入做一点回顾。
  建筑业有多长的历史?可以说有七、八千年的历史,因为人们从洞穴里出来之后就有建筑产业。建筑业有非常辉煌的历史和非常了不起的遗存,像希腊的神庙,秦始皇的墓,紫禁城、太和殿,祈年殿,颐和园等很多辉煌的建筑。但仔细想想,这些辉煌的建筑它们其实是空壳。为什么说是空壳?因为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些建筑技术、系统和建筑设备在这些辉煌的建筑里没有。大家知道,包括紫禁城、太和殿甚至大四合院,大观园,那里有正房,有厢房,有耳房,没有卫生间只叫茅房,没有厨房(又叫灶屋),说明这么多年来我们没把这些技术放进去。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我们用很多技术为人们创造了舒适的生活环境。也就是在这个时代,建筑物才有了自来水,“血管”;建筑物才有了供暖和空调,“呼吸系统”;建筑里才有了电线,“神经系统”,才有了智能化,大脑。可这些系统有多长的历史?应该没有超过50年。
    我回顾这些历史是想说明,在这样一个辉煌的建造、营造空壳的建筑产业当中,后起之秀——建筑设备专业、学科,在建筑发展的过程当中处在一个很幼小的地位,还是一个很初级的角色只有很弱小的声音。所以这么多年来,我感觉这个专业还没有壮大起来。但近一二十年特别明是环保、绿色、低碳这样一些要求提出来之后,我深深的感觉,这些专业的责任大大加大了,甚至比制造建筑壳的专业担负更大的责任。就说明说明,我们应该快速的加强这些系统,及其内涵的成长。
    有几个故事能证明我刚才说的现象在我从业的过程当中,我们的行业,包括政府主管部门,给我们增加了一些适合设备专业方面的规定,比如说建筑物是应该验收的,施工完了以后应该验收,但是特别提出来,刚才说的有生命的那部分设备专业,是应该隔年验收,它的意义就在于这些方面应该经过春夏秋冬的考验。大家知道,设备专业成长过程当中,被强化了的一个规定,但是至今什么状态?还是一个脆弱的状态。
    如2008年7月份我们建成了奥运场馆,做了验收,2008年8月就开了奥运会,而且成功的开完了奥运,接着又成功的开完了残奥会,等到庆功,大家做了总结。到2009年的时候,我说这些建筑的设备应该验收了,因为过了春夏秋冬,但是什么情况?连业主方都没有认真支持和响应就过去了,也就是说隔年验收的建筑设备专业有个性的内涵还如此之脆弱。
  大家知道,系统的行业里面还有一个调试的过程。这个谁都明白,一个系统不调试怎么能用好?有一个清华大学的博士生导师、教授,他去年告诉我:他说,设备专业中“调试”这个词不对。我说怎么不对?他说第一个“调”字对,第二个“试”字不对,应该是“适”合的“适”,也就是说不是调整和试验,而是调整到适合,我说太聪明了,理解的深刻才可以带来语言的精准。反过来我也很悲哀的说,这个词能糊弄了我们50年,说明我们调试过程还很不成熟。   
  第三个问题,也是说我们建筑行业和刚才我说的空壳这块不一样,我们还有一个运行的环节,如果没有运行,壳的部分可能不大,唯独有生命的是不行的。所以我在反思当中就感觉到,节能、环保、绿色的使命。这样一个专业,不能不觉得它在很多方面都很欠缺,我们要赶快让它强壮起来,把它弥补起来,这样才能真正让我们走上低碳城市化道路。
然而,低碳城市化之路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它需要建筑系统集成。其内涵是什么?在一个建筑空壳营造过程中,它对于设备专业的成长是遮荫的,在阴凉底下不能健康发育。为什么?我们在建设设计院里面设备的设计是按建筑土建的设备流程规定来做的,也就是设备工程师负责选择主机系统,配个末端,再搭个自控就完成了一个系统。这个做法在设计规定上,在验收规范上比比皆是,但这样行吗?一个系统能分成这么多块吗?这个是从建筑物部品的组合规律发挥而来的。而系统集成却不行的。在这些困惑之后,我们现在勉勉强强的找到了一个小小的出路,那就是系统的集成化。所以现在觉得咱们能不能更快的改变原来的这些禁锢,提倡一些更适合低碳环保绿色的建筑业方式,这值得我们深思。今天我大体上简单的说了一下低碳城市化需要系统集成,其实它的内涵比这个深厚得多。
     我再说一个思想的发展。如果系统的设计真集成化了的话,会把系统设计得更加优秀。我再举一个例子,土木建筑设计里面有一种理念叫“包得住”理念,什么是“包得住”理念?比如我做结构设计的时候,一个房子每平米按多少荷载来考虑,一算差不多200就可以了。照此我们做计算设计梁、板、柱,这就是“包得住”理念。我们当年做人民大会堂的时候也是这样,比如说专家研究这样的会堂,冷冻机是应该放三台还是四台,我们正在研究,结果领导小组打电话说放五台,为什么?因为思想是包得住,第二凡是这样的建筑都是政治型建筑,是以可靠性为主的,那个年代和情况这么说还可以。现在,我告诉大家包得住的设计是什么状态。在最热的年,最热的月,最热的中午时分,最满载的时侯三台主机能量包不住负荷,得放四台。按合理论说呢,要是放三台的话,可能减少了350万投资,机房面积减少了几十平方米,这都是代价。如果说今年不是最热的年,刚才说的三台就够了,如果是最热年,最热月的时候,又常常不是最高的负荷,如果省了这一台的话,可能就缺5、6%能量。而房间墙体厚薄可能还会致使夏天室内高或低一度,也许少出租几套客房也就解决了,这说明包得住的思想靠不住,用系统的集成化的方式来综合设计才对。
     现在新建筑、新规划的工程很多,从低碳城市化的角度必须把系统集成理解为“能源规划”内容才算是完整的规划。它指的就是能源的资源、能源的需求、系统的选择和优化,以及分步实施等方案等内容,否者我们是做不出好的节能、低碳、绿色、环保的建筑作品。
    在重大发展的时期,为了今世挖掘昨非,提出这些,供大家参考。谢谢大家。
   
主持人(李迪华):非常感谢吴老,从他的系统集成的思想中,我理解到两点,作为一个德高望重的前辈,他对于专业的关怀。一点是他讲的一句很有意思的话,理解的深入对推动语言的精准表达,我们的事业就是这样,不断发展的。第二点,他的题目是系统集成,但他的演讲像是用自己一生的经历和经验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时代,首先需要的不是技术的集成,更多的需要是思想革命和思想集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专业和技术合作。感谢吴老。下面我们非常荣幸的邀请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原总工程师、副院长、中国制冷学会副理事长吴元炜先生点评,大家欢迎。

24c4a4f91fc29445537d8406a1adf5f3.jpg

吴元炜:大家下午好。主持人把我想说的多说了,但是我还得说。吴院长从去年就在行业里面就反复讲了,今天在这里讲,就希望各位能理解,推动革命,什么叫推动革命?以小见大。廖晓义说了很多话,我是特别特别赞成,为什么?中华文化5000多年天地人合一整体关键是我们的文化核心,结果我们被那些西方的文明占领了。所以我们想问题都是一个个环节去想,而不是整体去想。吴院长讲的建筑需要系统集成很重要,因为建筑系统是要运行的,运行的背后是能源,要排出其他东西,而现在我们讲发达国家的能源消耗在建筑领域是多少?40%到50%,英国是50%,美国是40%,也就是我们中国今后要想走那样的路子,能源消耗要用40%来换,这是一个什么概念?我们要城市化,能源从哪里来,全进口。所以为什么吴院长提出来,要关心小专业,我看了中国的发展,要专心这个小专业,现在大事要这个小专业来扛,扛不动。一讲节能就搞热计量,不是光热计量能解决问题的。所以吴院长讲的系统集成概念,就是城市规划的时候,一开头就要各个工作都要参与,不光是规划师,我不是说规划师的观念不行,规划师的能源观念很弱的。1988年国家计委搞专项规划,我是建设部的专家组长,规划里面没有这个工种,但是实际上能源是我们城市发展的基础,农业跟工业差别在哪里,你能去烧柴火吗?不可能。我们跟俄罗斯谈判500亿天然气的时候,多费劲,能源阻碍了我们的发展,我们要关注我们的大的发展的背景,要关心这个小工种。吴院长讲的是小工种挑了大担子,各位不一定赞成我的观点,我听了上午和下午的观念,我有一个观念,还没有解决,就是人可以摆布一切,实际上人是不能摆布一切的,最后就会惩罚你了。所以我们一定要走天地人合一的和谐发展的道路,也就是低碳生态这个路,我想今天吴院长的讲话能得到大家的重视的话,这一点希望大家能关心这个小专业,让它真正能发挥作用。谢谢大家。
   
主持人(李迪华):感谢吴总,在我的心目中这个专业从来不小。因为上个世纪50年代的时候我们没有能源危机,今天有了,所以学科之间的关系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正是推动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力量!我们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吴德绳先生和吴元炜先生。下面我们的发言嘉宾是王秉忱先生。大家欢迎。

da35d03791cd7e11ec49717f991b354b.jpg


   
王秉忱:今乘召开第四届中国城市化国际峰会论坛之机,与各位参会的领导、专家朋友们探讨一下现已脍炙人口的低碳城市、生态城市的有关理念及其城市化问题。这仅是我参阅有关文献资料与参加有关会议后对这个问题初步的思考,供各位斟酌。
   我认为,在读低碳城市之前应该读低碳经济,因为低碳城市源自低碳经济模式,而低碳生活则是低碳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低碳经济是经济基础,低碳城市是上层建筑。   
  如今全球变暖,人类的生存面临严重威胁,遂催生了低碳经济。据查,“低碳经济”一词最早出现于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之中,说明英国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了能源安全和气侯变化给人类带来的严重灾难。2007年7月,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会议,从国家层面上应对气侯变化及节能减排问题。紧接着,2007年9月8日,胡锦涛国家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明确提出“发展低碳经济”的主张。2010年3月全国政协的“一号提案”内容就是低碳环保。因为随着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我国自然就成为碳排放大国,2006年全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290.95亿吨,其中,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达60.17亿吨,占全球的五分之一以上。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转型,  新能源开发等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形成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继工业化、信息化后的又一大进步。低碳经济有两大基本特点,一是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经济活动低碳化,把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到最低限度乃至零排放,获得最大的生态效益;二是在上述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中,能源消费生态化,形成低碳能源和无碳能源的国民经济体系,保证生态经济清洁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与低碳经济紧密相关的低碳能源体系是通过发展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代替煤、石油等化学能源(传统能源),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而低碳产业体系包括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节能建筑,工业节能和减排,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备与节能材料等等.由此,我联想到低碳城市的标志自然就应该是这样的低碳能源与低碳产业体系。我们国家要推进低碳城市化就应该向建立低碳能源体系与低碳产业体系的方向努力,就应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新能源、绿色能源)代替传统能源(化石能源)。国内外实践证明,运用地源热泵技术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是行之有效的节能减排途径。我国开展这项工作虽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规模很大,已形成“后来居上”之势。我,作为已服务了三届政府的国务院资深参事,曾带领其他五位国务院参事(其中四位是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委员)在2005--2006年连续两年跟踪调研我国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我们在调研过程中发现,运用地源热泵开发利用浅层地热(温)能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我连续写了三份国务院建议,两次在中南海直接向两位副总理口头汇报我写的工作成果与建议,受到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做出重要批示。2007年初国土资源部和建设部分别召开重要会议,大力推进此项工作,已取得很大进展.迄今, 全国运用地源热泵技术开发浅层地热供暖制冷的建筑物面积已经超过了1.3亿平方米,沈阳、北京、天津等城市的应用面积均很大。一些地源热泵企业建立了大量水源(地下水、地表水、污水等水源)热泵系统工程与地源热泵子位工程,助力我国节能减排大业,为促进我国政府制定的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与低碳城市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今天的中国城市化国际高峰论坛上,将向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通过权威专家,本着“优中选优”原则评选确定的四家低碳城市化贡献力地源热泵品牌企业:恒有源科技发展公司、中科华誉公司、华清集团、富尔达公司授奖,并隆重表彰他们为我国低碳城市化做出的突出贡献。
  其次,关于生态城市建设问题也成为我国城市化建设的热点。为此,首先要搞清低碳经济和生态经济的关系。
  生态经济是指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开发一些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生态经济是实现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自然生态和人类生态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因此,以生态经济为基础的生态城市的建立,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早已确立的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和人与自然和谐及健康的生态环境的大致方针。目前,我国很多城市把建设生态城市作为奋斗目标。
  毫无疑问的是,低碳城市与生态城市的建设均将改变城市居民的消费方式与观念。低碳的,生态的衣、食、住、行将逐步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如“衣”,可以选纯天然的纤维做衣服,“食”要注意养生,不要浪费,更不能暴饮暴食;“住”要注意环保宜居,不要住“豪宅”;“行”要使用小排量的汽车或多乘公交车或者地铁,骑自行车当然更好。长此以往,就会形成良好的、健康养生的生活习惯。
  关于低碳城市可以举营口滨海经济开发区的实例。这是李克强副总理非常关注的建设项目,中科华誉公司正在这里为建立以地源热泵系统为核心的低碳大厦而作出不懈努力。
  关于生态城市可以举北京门头沟生态城的建设实例。门头沟科委主任在芬兰、英国、瑞士和美国等国的技术指导和资金支持下,已做了一些探索性试探研究工作。他们在门头沟浅山区矿山环境修复的基础上,提出了《门头沟生态城战略性概念规则》,很有新意。
  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今年提交的《城市化率调查报告》中的五个典型案例(重庆、德州、北塘、北窖、巫溪)因地制宜,各有千秋,发人深醒。还有《城市化》杂志连续刊出的帝都温泉是中国第一个温泉之乡和联合国批准的养生基地,是郑坚明董事长精心设计建设的“天人合一”的典型范例。可见,中国低碳城市与生态城市建设应充分吸取国际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不拘一格地走我们自己的有中国特色的建设道路。我深信,我国低碳、生态城市化的进程将将会在一些先驱者的引领下大大加快,他们的科学实验成果将为我国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发挥重要的典型示范作用。   

主持人(李迪华):我们今天事业的成功,与王老这些专家们的贡献是分不开的,年轻时他们用自己的专业,现在用自己的思想和专业影响力继续服务国家建设与发展。让我们再一次用掌声感谢王秉忱先生,下面我们欢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干部学院副院长张庆风做点评.       
张庆风:各位领导、专家,大家下午好。从上个世纪80年代做建筑节能,到后来的节约型城市,节约型社会,现在我们发展绿色建筑,生态建筑,低碳建筑,低碳工业,低碳城市,一切的一切,我们的目标非常明确,我们向国际社会也进行了承诺,我们怎么减排,怎么促进经济的发展,我们的行动措施也很多,我们的标准规范也很多。但是我觉得,重要的不在于我们有多大的目标,有多少标准规范,有多少个措施,有多少个手段,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从点点滴滴做起。每一项事业的发展,每一项产业的发展,每一个企业的发展,每一个城市的发展,每一个新农村的发展,都必须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去做,这是关键。
   建筑节能我们做了很多年,到现在为止,全国实现了50%的节能减排目标,65%的节能目标还只是在一些少数的省直辖市和城市在做,但是实际上我们可节约的空间还存在,按我们现行的手段去做,随着科技的进步可以节约80%甚至还可以更高。同样,我们的城市化发展也一样,我们要发展城市,要发展经济,要发展产业,不管是我们每一项产业,每一项经济的发展,或者每一个城市的每一个工业项目的启动,我想首先我们不管是政府的管理部门,还是项目的策划者,抑或是项目的投资者,还是项目的建设者、项目的执行者都首先应该想,我们做没做到低碳,我们对能源的消耗,对资源的消耗是不是降到了最合理的角度。如果我们这么做了,一步步推进,我想我们的节能、低碳,我们的生态道路会越走越光明,愿我们的生态低碳城市化的道路发展的越来越好。谢谢各位。
   
主持人(李迪华):谢谢张庆风先生,将低碳城市点点滴滴付诸行动,从每一栋建筑到每一个项目,到每一个城市,就是张庆风先生带来的思想。现在我们进入下一个环节,有请顾晴女士主持。
   
主持人(顾晴):谢谢李迪华院长的主持!谢谢各位嘉宾的精彩报告和中肯点评!现在,我们将对2010中国城市化研究工程进行成果发布。首先,有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干部学院副院长我张庆风先生做《2008年中国城市化率调查报告》的发布。掌声欢迎!

b22b2c4a3b91adb9b8b4fdd0d830d6df.jpg


   
张庆风:尊敬的高尚全主任、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
    受城市化委员会的委托,我来向大家做一个关于《2008年中国城市化率调查报告》的简要说明,该报告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我国 2008年的城市化率进行全面分析, 虽然2008年中国城市化保持了稳步发展的势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城市化率也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城市化率为33.28%,较2007年的32.93%,仅提升了0.35个百分点,这可能跟我国户籍二元体制改革的推进比较缓慢有关。
  通过对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城市化率,以及各城市的城市化率均进行了全面的系统分析与比较。以及对全国653个城市在城市化率、GDP总量、人均生产总值、就业、科技创新、社会保障、教育、人居环境、人民生活、吸引外资、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等参照指标的对比分析, 北京、天津、重庆、上海、哈尔滨、杭州、成都、广州、西安和银川市荣获2010年十大省会(含直辖市)活力城市称号;深圳、苏州、青岛、厦门、佛山、营口、南通、珠海、德州和桂林市荣获2010年十大地级以上活力城市;昆山、江阴、常熟、宜兴、太仓、吴江、温岭、诸暨、泰兴和慈溪市荣获2010年十大县级活力城市。
     第二部分为专题研究,主要是对我国的半城市化现状进行分析,2008年,通过城市化委员会的非农人口统计数据计算的城市化率为33.28%,与国家统计局按城镇常住人口统计数据计算的2008年城市化率为45.68%,两者之间的差值高达12.4%,涉及人口达1.61亿人之多!可见,中国的“半城市化”现象应该引起高度重视,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其直接原因是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但究其深层次原因,是否与中国城乡统筹建设、土地制度改革、城市综合配套改革、住房体制和机制改革等多层次、多结构的政策设计和改革力度有密切关系?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对中国“半城市化”现象的影响程度有多大?在农民工向市民转变的过程中,如何避免出现由于区域经济的不均衡性导致的城市人口过量、城市规模过大、城市资源浪费等诸多现实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分析。
  第三部分为实践案例,主要是汇总各地区总结出来的成功案例,以期达到为中国的城市化发展与实践提供交流互动与研究探索之目的,这批案例今天都做了很精彩的报告,不论是重庆的统筹城乡案例,还是德州的和谐发展案例,不论是北滘的转型升级之路案例,还是天津北塘新城市主义路上的探索者案例,以及巫溪的社会建设案例,都很专业、很吸引人、很有说服力。这些案例的特别之处,不仅仅抛出城市化发展中的矛盾与问题,更是总结在探索城市化发展道路上取得的成功经验,很值得大家学习交流。
  借此机会,谨向致力于为中国城市化健康、平稳、快速发展的做出贡献、探索实践的各界人士,表示致敬!
  现在,我宣布,《2008年中国城市化率调查报告》白皮书正式发布。
   
主持人(顾晴):谢谢张庆风院长的简明扼要的报告。接下来,我们将颁发2010年度城市委员会新增委员单位牌匾和委员聘书。
    自2007年12月成立以来,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的指导下,形成了专家委员会、投融资委员会、企业家委员会、战略咨询委员会、新闻媒体委员会。三年多来,委员们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让城市化委员会“为中国的城市化提供直隶”的夙愿一步步走向现实。
    2010年,委员会的队伍再次得到发展壮大,组成结构日趋完善,专业层次更加丰富。目前委员人数达到350多人。现在,我们有请以下委员单位的代表上台。
  保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益安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厚土机构房地产开发公司、北京希埃希建筑设计院、北京海渤湾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北京闰土房地产研究与咨询公司、宁夏农垦西夏王葡萄就业集团、江西省修水神茶实业有限公司。有请以上委员单位的代表上台领取属于你们的牌匾。同时,有请国务院资深参事、城市化委员会王秉忱副主任、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郭万达先生为委员单位颁发牌匾。
  

38fbccea6aec0435ffbcb82347c54a9b.jpg

主持人(顾晴):接下来,我们将颁发委员证书。由于人数较多,我们将分两批颁发。首先有请以下委员上台。
  保亿集团董事长莫剑荣、天津滨海新区北塘经济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张越、山东省德州市政协副主席许传忠、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地质环境处处长李继江、重庆市发改委副主任徐强、宁夏农垦西夏实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王宏,北京益安鼎房地产投资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张寰宇、北京希埃希建筑设计院院长孙奇昌呼和浩特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张允中、宁夏鼎信益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淑铭,北京方合子环境艺术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肖功渝,中化国际招标有限责任公司城市发展业务总监刘凯。
  有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干部学院副院长、城市化委员会副主任张庆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工程师吴德绳先生,为委员颁发聘书。
  

e0139e30010e5c42e8951ff819f4001e.jpg

   有请第二批委员,北京亨通堂文化船舶有限公司总策划陆新之、恒有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徐生恒、北京中科华誉能源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军、北京市华清地热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陈燕民、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副院长李迪华、江西省修水神茶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文燕、山东富尔达空调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福敏、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穆耸,北京中协诚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荆志伟。
    有请中资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城市化委员副主任刘仪舜、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王凯先生,为委员颁发聘书。   
  

9c8d9d99aecc1573e82ebda21b6a3ad3.jpg

主持人(顾晴):不觉间,年历已翻至12月,这意味着2010年迫近尾声。对我们中国人来说,到了年终就有了盘点的传统。这一年,中国经济在全球金融危机和波动中仍保持高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一年,中国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受到世界瞩目。那么这一年,哪些城市在中国600多座城市之林中更具有活力?有哪些人物,有哪些企业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做出了突出贡献?有哪些实践案例在荆棘丛生的城市化道路作出了开拓之举呢?接下来我们将对2010中国城市化进行年度表彰。
  首先,我们将对揭晓2010中国城市化进程优秀农民工榜单。他们是:
  中交二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船舶大管轮兰永安、北京首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维修工黄志成、北京科影传媒文化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邱磊、武警总医院神经创伤外科护士孙睿、北京花花酒家甘家口分店经理毛春辉、新疆饭店餐厅主管郭金龙、甘家口医院急诊科护士李瑞娜、上海建发就业有限公司商超部经理王艳明、北京居家养老服务机构服务员李海刚、北京松泉汽车修理厂技师何付伟。有请获奖人上台领奖!
    同时请城市化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理事张幼云女士、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李津逵先生上台为这些优秀的农民工颁发奖状和奖金!
  

83d2b610be51d80c439e74aa8129f817.jpg 


主持人(顾晴):2009年我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3亿人,为当年46.6%的城市化率贡献多达10.9的百分点!也就是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以其勤劳和坚韧,已经成为中国产业工人的一部分,在继2009年入选美国《时代》年度人物之后,2010年再次作为一个群体,登上美国著名财经杂志《财智》当年“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排行榜,被称为“世界经济最强大的力量之一”,中国的产业工人,在为中国创造经济奇迹之后,正在逐渐展现全球影响力。我们现场采访两位获奖的农民工朋友。

主持人(顾晴):您好,介绍一下您自己。

d20f832f68134ca1fdaa4f5e2b9768b3.jpg

新疆饭店餐厅主管郭金龙:我是新疆饭店餐厅主管,在这里工作六年了。

主持人(顾晴):对现在的生活满意吗?是否想得到北京户籍呢?2011年有什么愿望?

郭金龙:我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我就是北京人。

主持人(顾晴):您好!今天得到这样的奖项有什么想法?

7a4d036ab6971f82f4ebe723585dfbe6.jpg

北京居家养老服务机构服务员李海刚:我非常荣幸参加今天的会议,我希望2011年把服务做得更好,我是在社区做服务的。

主持人(顾晴):多么朴实的语言!让我们很感动!谢谢!

主持人(顾晴):接下来,我们将向出席今天峰会的获得2010十大活力城市荣誉的城市授牌:首先有请颁奖嘉宾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科技委常务副主任李秉仁先生上台。同时有请获得2010十大活力城市荣誉的天津、重庆、银川、佛山、德州、慈溪的代表上台领奖。大家掌声欢迎。

dc116c285684f7512a7fab564f384232.jpg

主持人(顾晴):接下来颁发的是2010年低碳城市化贡献力地源热泵品牌企业,他们是:恒有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中科华誉能源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山东富尔达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北京市华清地热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有请获奖企业代表上台领奖,同时有请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原总工程师吴元炜先生为获奖企业颁奖。
(插入获奖企业代表上台领奖照片)


主持人(顾晴):城市化的进程中,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的智慧和学识广受敬仰,他们的责任和贡献惠及后代,他们是推动中国城市化健康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是“2010年中国城市化十大贡献人物”。
     现在,我们将揭晓2010年中国城市化十大贡献力人物榜单。他们是: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总规划师王凯,中共中央党校教研室副主任周天勇,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牛凤瑞,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原总工程师、副院长、中国制冷学会副理事长吴元炜,雅克兰德(香港)设计顾问有限公司的董事、总规划师横松宗治、北京国瑞兴业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章笋、保亿集团董事长莫剑荣、宁夏农垦西夏王实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王宏、京汉置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田汉、恩平市帝都温泉旅游区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坚明。
  有请获奖人物上台,同时有请城市化委员会主任、原建设部总工程师、中国市政工程协会会长金德钧先生,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科技委常务副主任李秉仁先生,为获奖人物颁奖。
  

23bf39847f49860f9fe6324ceb0847fc.jpg

主持人(顾晴):大家看到,在这些获奖人物中,有中国人,还有外国人。现在,我们就采访一下来自日本的横松宗治先生。横松先生是专门携夫人从日本前来参加此次峰会。作为世界著名的规划大师,横松先生获奖无数。今天得到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贡献力人物这样一个奖项,他有何感想呢?

横松宗治:中国具有很悠久的历史,我在中国的城市化过程中也分享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和成果,我觉得非常受益,今后我的计划就是在此基础之上尽力为城市化发展做出贡献。非常感谢大家!
  

d3e54166ebdf893e2802947859805fa9.jpg

主持人(顾晴):主持人:谢谢!谢谢横松宗治先生为中国城市化所做的贡献。最后,要颁发的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典范案例。他们是:
    2010年中国城市化统筹城乡典范案例 中国·重庆
    2010年中国城市化和谐发展典范案例 山东·德州
    2010年中国城市化新城市主义典范案例 天津·北塘
    2010年中国城市化社会建设典范案例 重庆·巫溪
    2010年中国城市化工业设计典范案例 广东顺德·北滘
    2010年中国城市化西部发展最具活力贡献企业 宁夏农垦西夏王葡萄酒业集团
    2010年中国城市化住房体系建设典范案例 中国棚户区改造工程
    有请以上典范案例的代表人物上台领奖!仍然有请城市化的主任金德钧先生以及常务副主任李秉仁先生为获奖案例颁奖!
  

01fe66ca87158678656a6290879f6342.jpg

主持人(顾晴):我们看到了中国各个地方正在努力探索,开拓出了各种各样的城市化道路,这也让我们再次想起了上海世博园城市最佳实践区法国罗阿大区门口那句富有哲理的智慧之语:城市不是难题,而是难题的解决方案。另外,在这些案例当中,大家看到有一个案例是中国棚户区改造工程,这是奖给中国政府的,因为我们认为它在中国住房体系建设中对完善我国住房体系将会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
   
主持人(顾晴):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本次峰会到这里圆满结束了各项议程。现在我宣布,第四届中国城市化国际峰会圆满闭幕!谢谢所有领导和嘉宾对于本届峰会的积极参与!谢谢中国贸促会、宁夏农垦西夏王实业有限公司、江西修水神茶实业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谢谢媒体朋友的关注和参与!让我们下次峰会再见!
   
结束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