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因地制宜,打造城市标志性商圈(国际视点)
时间:2021-03-30 09:26:20  来源:城市化网 
        打造具备全球影响力的商圈是许多城市孜孜以求的目标,今天,人民网-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文章认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消费资源的集聚地,具有很强的消费引领和带动作用。从各国发展经验看,世界级消费城市都拥有充分体现自身特色、具备全球影响力的标志性商圈。文章以巴黎拉德芳斯、柏林普伦茨劳贝格、东京涩谷三个成功案例做了简要介绍。以下为全文:

  为保护城市历史建筑群风貌,另辟蹊径拓展新区,建立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现代综合体;综合考虑城市现状,用文创赋新改造老旧城区;地理环境不利于大规模土地开发,于是依傍城市要道枢纽,顺势培育出一片引领全球时尚的潮流文化地标……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标志性商圈背后,都有着与其所在城市特性相适配的发展特点。

  巴黎拉德芳斯——另辟蹊径,推进城市综合体建设

  位于法国巴黎城西的拉德芳斯商务区,集中了巴黎大区最多的摩天大楼和企业。从高空俯瞰,该区的标志性建筑大拱门与凯旋门、香榭丽舍大街、协和广场同处一条中轴线,遥相呼应,巴黎的现代和历史也在此相映生辉。如今这里已成为欧洲最大商圈,也是全球最具吸引力的商圈之一。

  巴黎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大规模建设和改造建筑。为了保护塞纳河畔历史建筑群,巴黎市政府没有拆除老建筑,而是在近郊发展新的建筑空间,建立了拉德芳斯商务区,最大程度保护了历史遗产的风貌。如今,拉德芳斯已经建成总面积达360万平方米的写字楼群,拥有面积达24.5万平方米的商业中心。

  拉德芳斯商务区网站数据显示,该区通勤员工总数达18万人,其中85%使用公共交通上下班。这里是欧洲最大的公交换乘中心,整个交通系统的建设采取了人车分流、立体交通的理念。在群楼中间设有巨大的架空广场,没有任何车辆行驶。广场下,是一个包括区域快线、地铁、高速公路、电车等在内的多层交通系统。

  漫步在这片巨大的架空广场,几乎听不到车辆的喧嚣,不时还能邂逅极具现代艺术气息的雕塑。城区内建有占地25公顷的公园,种植有400余种植物,广场中心还设置了音乐喷泉。相较于拥挤的巴黎市区,这里是难得的“步行天堂”。300家商店、60家酒吧和餐馆,20分钟步行路程内还有15万套配套住房——因为提供了商务、居住、休闲在内的一站式融合生活,这里已成为巴黎的次中心区。

  2006年法国政府批准了《拉德芳斯更新规划》,确保“城市和人的和谐发展”成为该地区不断改造升级的关键词。作为城市综合体建设的典范,拉德芳斯将在明年迎来占地2万平方米的“网络校园”。一应俱全的服务设施、日臻完善的公共机构,将带来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柏林普伦茨劳贝格——文创赋新,打造特色文化商圈

  1999年,德国柏林城市规划部门通过“内城规划方案”,强调体现城市的历史延续性,尊重原有的城市布局,逐步恢复城市公共空间,同时要避免建筑的单纯复古重建。在这样的城市发展理念下,位于普伦茨劳贝格区的“文化酿造厂”,成为用文创赋新改造旧区的典范。

  “文化酿造厂”厂区始建于1842年,由宫廷建筑师施韦希滕设计,由红色和金色砖立面建筑群组成,加上极富特点的塔楼和烟囱,就像一座中世纪城堡。这里起初只是一家小啤酒酿造厂,几易其主后,在1887年达到了今天的规模——占地约2.5万平方米,拥有超过20幢建筑和6个庭院的一整片厂区。随着1967年正式停止生产,荒废厂区大跨度的空间、良好的采光,吸引了柏林多个著名音乐俱乐部在此活动。

  1995年,一家地产企业正式成为厂区业主,并斥巨资对其进行彻底翻新。因为是受保护的工业文化遗产,外部翻新工作只涉及修补,最大程度保留了原有的砖立面,屋顶和支撑结构也都使用了忠于原样的材料,就连庭院中的铺石路面也被重新修复。考虑到与工业遗产风格不搭,没有进行大规模绿化。厂区内随处可见复制原始字体的标识牌,告诉游客各处曾经的用途,帮助人们了解当时啤酒的生产流程。

  厂区的翻新,使得文化和商业用途相得益彰。一方面,艺术家和文艺爱好者们获得了更有利于创作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文创活动又增加了厂区的吸引力,厂区中正在使用的12幢标号建筑几乎全部租出。这里不仅有影剧院、博物馆、体育俱乐部等文体机构,也有超市、商店、酒吧、餐馆等消费场所,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初创企业,已有数家传媒企业、出版社和广告公司在厂区内设立了办公室。

  “文化酿造厂”如今是柏林工业文化和欧洲工业遗产旅游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可以吸引100多万游客,成为推动柏林文化产业发展的标杆。

  东京涩谷——顺势而为,倚靠交通枢纽发展分中心

  中心城区用地少、城市人口密度大、交通拥堵严重——面对高密度城市面临的发展问题,日本东京的城市规划专注于公共交通使用的最大化。各大交通枢纽站,成为城市发展的分中心。涩谷商圈便是代表之一。

  二战结束之后,随着日本经济不断发展,东京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需要建设数个城市副中心和区域性商业中心。“涩谷”区域地形呈锅底状,并不利于大规模的土地开发。在日本国学院大学名誉教授上山和雄看来,正因为此,涩谷没有被安排分担东京都行政管理功能,才有了用于建设多家百货商店的土地。

  瞅准这一机遇,1967年起,丸井百货、东急百货、西武百货等迅速在涩谷车站附近开设分店。此后10多年间,除了百货商店外,酒店、超市、时尚服饰店等各种商业体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各种面向女性和年轻人的服装、百货、家具等时尚店铺相继开业。当时日本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期,内需扩大,年轻人成为消费主力,涩谷迅速发展成为日本著名的消费中心。

  国学院大学教授田原裕子指出,除了传统百货公司的竞争之外,关注年轻人时尚和生活方式的新商厦的出现,也推动涩谷成为日本最受关注的潮流发源地。2019年11月翻新营业的PARCO百货,就被视为高端饮食和年轻人文化的传播基地。除了具有个性的服装店和餐饮店外,还有约190家专注动画、游戏周边产品的商铺,以及上演戏剧及落语(类似中国的单口相声)的“PARCO剧场”。

  “对于日本人来说,没去过涩谷就不算去过东京;对于外国人来说,如果没到过涩谷不算去过日本。”如今9条轨道交通线路交汇的涩谷车站,每日换乘人数超过300万人次。除了轨道交通外,还有公共汽车站和高速公路出入口。由此为核心的涩谷商圈,每天都在吸引世界各地的人们。

  (本报东京、巴黎、柏林、北京3月29日电)


  《 人民日报 》( 2021年03月30日 17 版)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