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4月16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按“套内面积”计价有助公平消费
时间:2018-08-06 11:34:14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江德斌 

    由于“公摊面积”的存在,您的房子会大打折扣,比如建筑面积为100平方米的房子,可能套内面积只有80平方米;如果是高层的话,套内面积可能就缩水到70平方米了。在国际上,房价的计算基本都是按套内面积计算,在我国,凭什么掏了100平方米的钱,房间里只有70平方米大?有媒体指出,从1998年我国进入商品房时代开始,公摊面积就因为不符合国际惯例、现有法律法规没有设定上限等问题一直为人诟病。

    这几天,有关“公摊面积”的话题引起舆论热议,不少人都认为“公摊面积”太坑了,消费者利益遭到侵占,主张实行“套内面积”模式。而且,人们都把重庆的“套内面积”作为榜样,有人把重庆按“公摊面积”计价的历史和标准仔细描述了一番,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不少人认为,既然重庆可以采取“套内面积”,那么就应该向全国推广普及,全面实施住房“套内面积”,以确保消费的公平性与合理性。

    目前,全国只有重庆在推行“套内面积”,其他地方都是采取“公摊面积”。那么同样的购房条件下,重庆人买到的住房,就是实际可以使用的面积,其他地方的住房,需要扣除掉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地下室、值班警卫室等公共建筑面积。如此一来,“公摊面积”就比销售面积小了很多,存在大幅度缩水现象,显然是不合理的,等于购房者多花了钱在公共建筑面积上,实际上真实可用面积大打折扣。

    一般情况下,目前多层“公摊面积”一般占15%-20%左右,高层“公摊面积”则占到30%左右,缩水幅度还是很大的。而且,由于“公摊面积”缺乏统一标准,往往是开发商自说自话,随意设置“公摊面积”占比,导致各楼盘、甚至于同一个楼盘不同楼的“公摊面积”都不一样,部分房子“公摊面积”竟然高达50%。

    “公摊面积”令购房者利益受损,却使得开发商从中获益,这也是“公摊面积”被普遍使用,且问题多多的诱因。由于“公摊面积”缺乏统一标准,开发商在设计时就可以借此做手脚,故意设计超大公摊比例,甚或利用购房者无力测量,在“公摊面积”里掺水,令每一套住房都增加了公摊成本,开发商则从中获得超额利润。由此也产生了很多消费纠纷,增加了交易摩擦成本,很多购房者不得不聘请专业机构测量面积,以避免被开发商钻空子。

    显而易见,“公摊面积”有利于开发商,不利于购房者,乃是一种不公平的销售模式,且潜藏着诸多猫腻,容易被开发商做手脚,制造各种不合理的现象。因此,应尽快改变商品房销售模式,由“公摊面积”转向“套内面积”,让住房销售公开透明,消除灰色空间,制定公摊面积统一标准,以保障购房者的合法权益免遭侵占。同时,也能借此倒逼开发商重视品质,设计公摊合理的楼盘,实现明明白白消费。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