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扮官”的戏精何以能屡屡成功
时间:2017-11-21 15:08:19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胡印斌 

     一个名叫林智双的福建青年,命运在今年8月底陡转,福建省直机关工委官网发布消息,称“‘林智双’不是省直机关工委干部,有关其人的新闻报道均为不实信息”。之前多年,他成功地扮演了官员和媒体人,不仅介入具体事件,帮人“疏通关系”,还现身各大场合,秀出多张与省级、厅级领导合照。他以媒体人身份署名的不少稿件,都刊发于某网站舆情频道。(《中国青年报》11月20日)

  又一个沉迷于虚幻身份、长袖善舞的假官员被剥去了画皮,暴露出本来的面目。

  就在前两天,据澎湃新闻报道,2017年6月23日,国务院参事室发布声明称,近期,一个名叫“上官凤笠”的人自称国务院参事、将军,牵头组织“幸福大中华”,面向全国招收18岁至65岁会员”,并收取“会费”。国务院参事室声明表示,此人系冒充国务院参事从事社会活动,其种种行为造成了较坏的社会影响,目前已向公安机关报案,同时保留追究相关人员法律责任的权利。

  类似的骗子还有很多,并且屡屡得逞,而从相关报道披露的情况看,这些人的骗术并不高明。就说那个“上官凤笠”,无论是从装束,还是从其“组织”的名号看,均明显违背常识,识破并不困难。即便一下子看不透,问问“度娘”也会获得满意的答案。而这个林智双就更搞笑了,一张名片、几幅合影还有网上几篇身份可疑的文章,能说明什么?

  然而,这些“扮官”的戏精们还是堂而皇之地在江湖上游走,且每每能够收获外界的认可,并在长期的游走中,施施然登堂入室,在伪造的身份角色中招摇撞骗。这未免让人疑惑:为什么总会有人假扮官员?为什么这些假官员总是能够成功?

  其实,在林智双“走江湖”的过程中,并不是没有人产生过怀疑,然而,很多时候,也只是止于怀疑而已,并无人或机构去深究细察。至多,也是与其接触过的人的一点私下观感而已。即便今年3月,他曾因招摇撞骗而被拘留过5天,好像也并没有太大影响。

  这其中,当然不排除存在侥幸的因素,比如当下社会环境比较宽容和宽松,社会流动较快,人们的角色身份常常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一个多日不见的人忽然有了某种机缘,旁人也都习以为常,甚至乐见其成,将其视为一种成功的“逆袭”,予以特别褒扬。泥沙俱下之际,出现个把招摇撞骗者,并不让人感到奇怪。

  除此之外,恐怕还是与时下的官场生态有关。一般情况是,公众并非缺乏识别“假官员”的能力,而是缺乏对“真官员”的约束。每一个“假官员”的背后,都闪烁着官场的逻辑与行事准则,都可能与真的官员实现“同频共振”。以与官员合影而言,好像很少有人能够真正搞清楚是真是假,很多骗子正是用这个伎俩上下其手、屡试不爽的。

  何况,这些“扮官”的骗子有时候确实也能办成一些事情,这也使得很多人往往并不特别在意真假,只求办事,只要能够办成事情、疏通好关系,管他是真是假。因为工作关系,我也见识过一些假的“媒体人”,这些人在基层往往很吃得开,因为他们真能在政府与老百姓之间找到一个平衡。老百姓有事找他们,有时候比向政府反映更“灵验”。

  可见,在官员依然掌握巨量政经资源,官场与民间依然存在壁垒,缺乏有效互动的语境下,“扮官”的骗子注定会有生存的土壤。林智双也好,上官凤笠也罢,不会空前,也不会绝后,他们的“神通”虽然被收了,但还会有后继者依样学样、长袖善舞,继续游走于庙堂与江湖。

  因此,若想彻底杜绝此类招摇撞骗的“扮官”者,除了严厉打击,并使一体周知之外,还需要持续扩大政务信息公开,打破封闭的政治生态,祛除神秘化的雾障,明确权利与权力的边界。如果权力运行公开了,老百姓办事方便了,有了不解、不满也能顺畅沟通了,这些假的泥偶当然就不会有市场了。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