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宅基地改革不能靠“逆城市化”
时间:2017-06-12 08:51:29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樊大彧 

    农村“三块地”改革备受关注。国土资源部牵头的征地制度、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三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已经进入攻坚决战期。其中,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推进力度不断加大,截至目前,进行试点的33个县(市)共278宗农地入市,盘活了农村空闲和低效用地,为当地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提供了新空间。

    长期以来,在农村土地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其中包括由于缺乏规划导致的经营性建设土地供求矛盾,征收集体土地对农民的补偿标准较低,农户宅基地存在大量闲置浪费现象等。我国农村改革已步入深水区,改革再出发的方向也已经明确。在新一轮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中,为了解决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三块地”改革是必须迈过的坎儿。

    2014年12月,新一轮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春潮涌动,“三块地”改革随之启动。有关改革并非一帆风顺,有学者在改革实施一年后调研发现,各试点地区多是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即乡镇企业占地入市方面有所进展,而在宅基地制度方面则少有动作。从2016年9月开始,有关主管部门决定三项试点改革统筹推进,加大了征地制度和宅基地制度方面的推进力度,努力让“三块地”改革形成共振效应。

    农村宅基地制度之所以一度成为“三块地”改革中的“冷灶”,是因为在农户宅基地的流转方面,“三块地”改革要求每户农民只能有一处宅基地,且其使用权转让必须限制在当地村民之间。农村宅基地过去没有市场属性是“沉睡的资产”,改革要打破坚冰盘活农民拥有的这份重要资产。但是,如果容许城里人到农村买地建房,就会导致逆城市化问题,这无疑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政方针背道而驰。

    推动宅基地改革不能靠“逆城市化”,那么,农村中现有的大量存量宅基地如何消化?随着社会进步及城市化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工作生活,造成越来越多的宅基地闲置浪费。同时,农村地区还广泛存在由于村庄规划严重滞后等原因导致的“空心村”现象。农村宅基地问题日益凸显,如何让土地制度改革为农民带来福利,并让土地真正有效流转,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和学界争论的焦点。

    值得肯定的是,尽管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初期推进迟缓,但目前一些地区已取得显著收效。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通过有偿退出和补贴奖励等政策,已经探索出改革的可行路径。一些试点地区将原有房屋拆除后复垦为耕地,在保障农民利益的同时,进一步盘活和优化配置了当地的土地资源。目前已取得的试点经验表明,宅基地改革完全可以避免炒作及“逆城市化”现象的发生。在“三块地”改革试点之中,宅基地制度改革已初步成型,最有可能率先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推广。

    今年是农村“三块地”改革试点的收官之年,目前已进入决战阶段。有关改革最重大的意义在于,唤醒农村沉睡资产,促进保值增值。目前我国农村集体资产总量规模庞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账面资产总额近3万亿元。在涉及农村产权制度的各项改革中,必须把握原则、稳中求进,避免炒作、“逆城市化”及房地产化等各种不良现象的出现,最终通过改革让农民更有获得感,并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获得长久动力。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