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假离婚购房的“政策副作用”谁来买单
时间:2016-10-14 15:32:56  来源:四川在线  作者:朱永华  

    为规避房地产限购政策,或享受首付比例、贷款利息等方面的优惠,近一段时间夫妻间“假离婚”屡有发生。近日法院就审理了一起“假离婚”纠纷案,为享受低首付和贷款的优惠利率,陈女士与丈夫李某办理假离婚,结果丈夫假戏真做,女方却人财两空(据10月13日《北京晨报》)。

  为规避限购政策,通过假离婚方式达到购房和享受相关优惠待遇等目的,既不会得到法律的认可,更应该受到道德的谴责。无论夫妻出于什么目的,只要在法律上解除夫妻关系,其后所产生的包括财产纠纷在内等所有矛盾,都不会再以夫妻关系的属性来处理,为购房而假离婚,“弄假成真”的现象既不鲜见,也完全是可以预知的结果,这则案例的判决,女方人财两空虽值得同情,但判决却没有任何瑕疵,更没有任何理由来质疑的判决的公正性。然需要追问是限购政策的设计者,既然明知道一些家庭出于自身利益或改善性住房的需求,会采取“假离婚”甚至假脱离父母关系来钻政策的空子,为什么还将这些明显存在“缺陷”的政策强推出炉?

  我们的婚姻法规定,结婚自主离婚自由,无论出于任何理由,只要夫妻通过协商,发自意愿的解除夫妻关系,既不违法,婚姻登记部门也会很快为其办理合法离婚手续,正因为有“结婚自主、离婚自由”法律规定,政府相关部门在设计推出民生等政策规定时,就应当充分考虑到政策与法律的协调统一,既要避免相互矛盾,更要防止顾此失彼。多重原因造成房地产市场价格的虚高,迫使国家和一些地方政府不得不出台限购政策来平抑房价,这本身就是一种非正常市场行为的权宜之计,却又因此导致不少家庭为购房甚至投机而“离婚”,我们在谴责利益驱使下的“假离婚”现象,法律在对假离婚案件做出“咎由自取”的公正判决时,限购政策的设计和制定者们是否感到“心安”?

  显然,在享受国家优惠政策或某些“不劳而获”的利益面前,我们没法要求所有人都做道德楷模,在某些利益面前不动心,只要不采取违法方式甚至犯罪手段,政府和社会就不应当求全责备,如果我们各地政府在推出限购政策时,能够更务实更尊重科学,在制度设计上不给“假离婚”购房或投机等留下空子可钻,由假离婚导致的“弄假成真”和类似陈女士这样的“人财两空”则完全可以避免。实际上还不仅如此,家庭的破裂,最受伤害的莫过于无辜的未成年子女,在这些孩子的内心深处,他们是该责怪父母的见利忘义,还是该痛斥限购政策设计者们“冷血”与平庸?

  解决问题不能“按下葫芦浮起瓢”,设计制定政策更要避免顾此失彼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实际上,无论从过去已经出台过的限购政策,还是这一轮多地限购政策的密集出台,以及不少涉及民生利益的政策规定,都或多或少存在这种问题,一项政策在执行中出现某种情况和问题,再出台新的政策措施去“打补丁”,结果导致“补丁罗补丁”,最终走入制度制定的误区。一项欠缺科学严谨的限购政策,不但催生众多假离婚,更导致诸多弄假成真的家庭破裂,既让民政部门忙的不可开交,也让包括法院在内的众多公共资源被“无效占用”。

  尤其是值得思考的是,限购政策漏洞或说缺陷导致的假离婚伤痛,法院判决在突出依法和公正的同时,却让法律判决的“公平正义”面临着难以言表的挑战。法律对合法完整家庭的保护温情也大打折扣。陈女士的遭遇或是“咎由自取”,法律的判决也毫无瑕疵。然反过来追索,限购政策的设计推出者是否该为自己欠缺严谨、科学所造成撕裂社会和家庭的“副作用”后果埋单呢?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