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4月18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垃圾围城 中国如何突围
时间:2011-07-11 09:52:30  来源:华龙网  作者: 刘凤羽 

        虽然一年一度的世界环境日(6月5日)已过,世界清洁地球日(9月14日)未到,但昨日两条有关垃圾的新闻仍受到不少人关注。

        一 是,北京市民黄小山自投14万元所建垃圾处理项目“绿房子”日前落成,月底投用。投用首月,志愿者将对垃圾一一开袋分析,了解每包垃圾中有价值物质种类、数量等,并将数据上报政府部门;第二月开始分离可回收垃圾,靠废旧资源获利,维持经营。

       二是,清华大学博士后研究员王云飞等人近期在浙江嘉兴“捡垃圾”——每天收集150户家庭产生的垃圾,统计垃圾种类、分量,这是为国家发改委与日本联合开展的“典型废弃物循环利用试点”项目采集基础数据,嘉兴、青岛、贵阳、西宁均为试点城市。

       一南一北两条有关垃圾的消息,意义却不“垃圾”:

       “绿房子”的意义,不仅在于可对两千户居民的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回收利用,更在于是普通市民对垃圾减量的探索。而后者,则显示国家层面正在就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实现垃圾资源化做前期准备工作。政府和民间不约而同地共同行动,意味着应对“垃圾围城”,中国正在创新模式。

       垃圾是城市发展的附属物。随着城市化高速发展,中国“垃圾围城”的现象越来越严峻:全国城市垃圾年产近1.5亿吨,累积堆存量已达70亿吨,占地80多万亩;三分之二的大中城市被垃圾包围,北京甚至出现“垃圾七环”,即便一些“全国卫生先进城市”,也是城内干干净净、城外垃圾成堆。

      “垃圾围城”,除了污染空气、刺激感官,还占用耕地、破坏土质水质、污染环境,给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公众健康带来威胁,后患无穷。

        据称,造成“垃圾围城”的原因,在于城市垃圾的处理方式粗放,以成本低的简单堆放填埋为主,而“一烧了之”的焚烧法因涉嫌产生二次污染,公众“逢‘烧’必反对”,推进并不顺利,导致“垃圾山”越堆越多、越堆越高。

       而深层原因,还在于总体思路出现偏差:无论填埋法还是焚烧法,都体现的是“搬运”思维,即产生多少垃圾就“搬”多少出去,并非善治。据说,我国处理垃圾的政府资源中,95%用于建焚烧场和填埋场等末端,而前端的分类、回收、再利用等环节投入甚少。

       联合国专家曾说,垃圾是地球上唯一一种不断增长、永不枯竭的资源。中国城市化进程还在推进,不产生垃圾不可能,但减少垃圾却可实现。各界认为,破除“垃圾围城”,根本之道在于垃圾减量,即垃圾分类处理、回收再利用——这项工作已在很多发达国家推行,日本成功实现了垃圾年年变少。

       事实上,中国也早就在探索垃圾分类处理,如北京上世纪50年代就曾试点,本世纪初京沪等8城同时试点垃圾分类收集,但时至今日,试点要么不了了之,要么仍在探索,难以正式推行。其原因,一是市民习惯难以改变,二是政府部门管理上还有缺陷。

        而“绿房子”的投用和国家发改委的试点,就让人看到了垃圾分类处理的新模式。那就是,通过民间机构来引导市民逐渐养成自觉分拣垃圾的习惯,通过国家政策和政府资源来推进垃圾分类处理。

        如此看来,对垃圾分类处理的全民总动员,中国为期不远了。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