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打破垄断才能降低民间金融风险
时间:2011-07-08 16:03:06  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李铁 

        近日,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座谈会上强调,要十分关注民间借贷市场的状况,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加快转变金融业发展方式,推进结构调整和改革创新,全面提高对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水平,加强对小企业的资金支持。

        进入2010年以来,不断收紧的银根催生了民间信贷新一轮的井喷。在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处于历史高位,大量信贷资本流向国企的情况下,融资更加困难的中小企业,不得不更加依赖民间借贷,资金供需失衡,使民间借贷利率大幅上扬。根据人民银行在温州的监测数据,现在温州民间借贷综合年利率已高达25%,而且走势还在不断上涨。这种利率水平,意味着温州中小企业必须保证每年25%以上的利润,否则利息付不出,只能跑路。

        而今年以来,在国内紧缩、国际经济形势动荡的大环境下,温州中小企业已经举步维艰。为了渡过难关,被迫进行超高利率的民间融资。但由于经济低迷,民间借贷违约率正在上升。出于对坏账的担忧,放贷方又进一步提高了利率,更加重了企业的负担。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它可能引起的连锁效应,对区域金融和经济甚至社会稳定都是一种威胁。

        如何降低这种高利贷的风险?是不是让银监会将这些民间借贷一个个剿灭,让民间金融成为不毛之地就天下太平了呢?遗憾的是,过去十几年的“剿灭史”已经证明,不管官方如何严刑峻法,中国的民间金融依然愈演愈烈。个中原因很简单,中国当前的金融体制已严重滞后于经济现实,现实经济生活中,存在着现有的合法金融体系无法顾及的巨大真空。有真空就必然有人去填补,政府做不了或不去做,自然就会有民间的或者地下的力量去做。

        对于现代经济生活而言,高利贷本身并没有罪恶。如果是在一个自由开放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利率是市场竞争形成的,是市场供求状况的真实反映,不管它有多高,它都是合理的。按照这个价格买卖,资金就会得到最优配置。中国目前的问题是,金融垄断和过度管制造成了民间借贷利率的畸高,由此而给经济运行造成了巨大负担和风险。这才是问题的核心所在。

        利率是承担风险的回报。由于民间金融长期被过度监管,一些行之有效的金融产品始终无法走到阳光下运行,这直接造成了金融服务的供给不足,利息自然就高了。另外,由于法律法规的限制,民间借贷的各种契约保障机制都无法建立起来,契约风险、法律风险这么高,放贷的利息自然就上去了。黑市必然导致高价,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在高度垄断和金融压抑之下产生的高利息,广大中小企业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因为它们很难从政府的金融机构中获得贷款,民间高息借贷是它们不得已的选择。有统计显示,虽然非国有部门对中国GDP的贡献超过70%,但是它在过去十几年里获得的银行正式贷款却不到20%。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的调研也证实,几乎所有商业银行的长期贷款对象都是具有政府背景的大项目,对中小企业,通常都是一年以内的流动资金贷款,基本上不会提供长期贷款或固定资产投资贷款。

        民营中小企业和大型国企在融资待遇上的巨大差异,导致了融资双轨制的出现,这也给那些掌握融资权力的人留下了巨大的权力寻租空间。王立军曾经在2009年重庆打黑的会议上披露,重庆涉黑的高利贷总额达到300亿之巨,占重庆全年财政总收入的1/3。一位金融人士透露,这里有不少资金来自国资系统。这些国有企业和机构利用国家政策优惠,拿到了利率很低的资金后,再加价高息贷给那些缺钱的中小企业或个人。

        在“吴英案”中,有人向媒体详尽披露了当地的高利贷路线图。在此图中,我们同样看到,当地的大型国企将低价得到的银行贷款借贷给中小企业或个人,当地政府部门、司法部门、银行的公职人员也涉及其中。这是金融垄断下的必然结果,在整个高利贷的链条中,这些金融权贵,或是惟一真正得利的一环。

        寻租的空间来自于特权,只有打破金融垄断、放松对民间金融的过度管制,让民间金融也能真正走到阳光下参与公平的竞争,才能真正消除金融特权。而民间金融的阳光化运作,也能降低其契约风险和法律风险,从而使民间借贷的利率真正降下来。这才是降低民间金融风险的可行之道。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