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城市的物理和人文
时间:2011-05-17 11:26:53  来源: 深圳特区报    作者:秦德君 
读古罗马史,人们发现,罗马人在神庙建筑的设计上,对著名的“希腊模式”作了改动。希腊长方形神庙,四面环以柱廊(环柱式),四面的基座都比较低平,人们可以登临。罗马神庙则用了高高的基座,“高高的门面带有强烈的垂直线赫然耸立,突出了对它前面的空间的支配,就像威严的帝王用其强有力抬起的手臂支配他面前的空间”,强化了罗马神庙“威临于前”的效果。

  希腊神庙风格亲和平缓,有“民主之风”,体现希腊人的民主精神。罗马万神庙等以高高台阶“威临于前”,经罗马人的发挥,原来“适合于民主城邦的希腊神庙”,变成了“适合帝国统治需要的罗马神庙”。这表明,建筑式样乃至城市空间,可以用来表达不同的政治意向。

  是的,城市物理空间可以通过“营造感觉”,来对公民性格施加影响。什么样的城市空间,形塑什么样的城市人。人说上海人“精明不聪明”,为什么?因为沪上城市文化是一种精细文化,也是商业文化,与北京的大大咧咧大不一样。“精明”两字,是在精精当当的街市和齐齐斩斩的弄堂门户里炼制出来的。

  如果说一个城市有它的品质,它体现在哪?不是现代和超现代的摩天大楼之类,也不是五光十色的商圈,而是体现在它能否有助于发展公民性格,能否孕育人们的公民品质。

  20世纪60年代后,国际上出现了一种新的社会学理论,认为“不道德的社会制造了不道德的个人”,这种理论强调社会空间、社会环境对人行为施加的影响。英国人类学家弗思说:“任何一种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总要迫使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接受一种物质生活方式”,这话也是这个意思。

  构成城市空间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群体分布。是“杂居”,还是“类聚”?效果是不一样的。人类最佳的居住形态是“杂居”。但今天,中国的各大城市里,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是通过不同小区对群体作出划分。“高档”小区、“中档”小区、“动迁”小区、“经济适用房”小区……界别分明。

  2004年,德国艺术家克莱门斯・冯・魏德迈和他的法国同伴马娅・施魏策尔来到中国,想在中国拔地而起的大城市里,找到1927年流行世界的德国科幻电影《大都会》(Metropolis)中所反映的城市化的历史对照。但他们发现“大城市如北京、上海或广州……均超过1000万,而城市居民根据腰包,被分割得越来越清晰,界线也越来越不可逾越”。

  德国的艺术家们与德国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感觉竟然一致:中国城市因其居民的收入被分割,“以钱划界,形成富裕的中产阶级社区、富人社区……以钱划界,而后竖立高墙,画地为牢”,他们说:“无论在哪里,就算是在西方,我们也不认为这是积极正面的发展。”

  今天,大片大片的“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社区,正出现在中国城市边缘的地平线上,它为“低收入人群”提供了购房“便利”,但它杯水车薪,只解决了很小一部分人,根本的还是要解决房价的离奇飞长――在另一面,这种“类聚”方式,把居住形态单质化,为今后可能形成“贫民窟”和“准贫民窟”,提供了物理基础。本质上,这种“类聚”是“以钱划界”对城市群体作出分割,不利于公民文化和公民社会的形成,世界历史在许多地方都提供过这方面的佐证。

  此外,公民文化的基础是“文化”。缺少“文化”的城市,离“公民文化”更远。如果一个都市里,只有很小的群体有机会欣赏贝多芬、巴赫、柴可夫斯基,只有很少的群体能读莎士比亚、托尔斯泰、鲁迅,只有很少的人走进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且如果这些场所活跃着的主体不是市民,而只是各种各样的官方活动等,那么那里很难真正荡漾起公民文化的和煦春风。

  城市,不是砖瓦水泥的组合。城市不仅要尽可能适宜人的生活和生存,还要为人的全面发展,为完善人性和提升公民品质,提供“器”(物理空间)与“道”(精神空间)的优越条件。

  (作者为博士后、教授、公共问题专家)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