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保障房建设任重道远
时间:2011-05-09 14:36:04  来源:城市化杂志  作者:编辑 顾晴 

2月24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会议上指出,今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1000万套是硬任务。而从2月21日到24日的4天之内,住建部以“军令状”的形式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计划单列市签订了今年的建设目标责任书。各方纷纷表示,为解决我国福利性住房供给的短板,此番力度可谓空前。同时,由于我国住房保障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尚需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并且保障房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多部门之间的协调,以及多项配套政策的落实,因此,保障房建设可谓任重道远。

千万套保障房阻力重重在哪里?

以笔者看,保障房建设的意义已经超过保障房本身。一般来说,保障房建设的首要目的是解决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实现全民住有所居目标。而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最少还有另外两层意义:保障房建设对于促进中国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消除房地产泡沫,消除金融风险意义重大。畸高房价脱缰野马一样飞涨是中国房地产面临问题的总根源,只有解决高房价这个总祸根,才能保证中国房地产健康发展。而现在看来,利用行政手段强压房价是难以压下来的,正确出路是采取“疏”的办法,即增加低价的保障房供应,分流住房市场强劲的购买力,平抑房价的上涨势头。这个作用非常之大。

比如:今年保障房计划建设1000万套,按照每套60平方米计算,就是6亿平方米,什么概念呢?过去10年我国年均城镇住宅建设规模为8亿平方米左右,包括商品房、保障房、居民自建改建住房以及大型厂矿集资建房,足以看出规模之空前。这对平抑市场高房价绝对有作用。试想,如果保障房扎扎实实建设,按期投放市场,那么,商品房市场的高房价一定会下来,而畸高房价下来后又会减轻保障房需求的压力,这是一个一举两得的事情。另外,中国经济今年以及今后一个时期将会面临诸多困难,投资已经不可持续,出口也难以依赖,消费一时又难以启动。如果1000万套保障房能够及时开工建设并且顺利完成投入市场,那么,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是巨大的。可能替代其他方面对经济增速的影响,又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是一个一举两得的好事情。

但是,这几年保障房建设并不乐观。2009年以前几乎所有地区都没有完成任务,日前报道说深圳、广州等珠三角地区这几年完成保障房任务不到20%,其他地区就可想而知了。去年580万套保障房任务从目前迹象看,完成情况也不乐观。今年1000万套,比去年增长72%,最终能否完成,说实在社会各界心里都没有底。这么大规模的保障房建设任务已经显露出困难重重、阻力重重的迹象。

以笔者看,保障房建设困难重重、阻力重重在地方政府没有积极性、主动性,没有像商品房开发那样热情满怀。无论有多重困难、多大阻力都集中表现在地方政府的不积极主动的态度上。比如:这几年来,国家要求土地出让金10%用于保障房建设,但是,审计表明几乎所有地方都没有提足;国家规定新增住房用地70%用在保障房建设上,结果许多地方把70%用在了商品房开发上;国家要求财政资金要配套给保障房建设,但是落实者寥寥无几。关键在于,保障房建设没有“油水”,没有商品房畸高价格对GDP贡献大,对财政收入贡献大,对税收贡献大,也没有了土地财政,而且地方政府还得投入财政资金、还得供应土地等等。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否则,问题再多、阻力再大、困难无论有多重,都能迎刃而解。比如今年的1000万套保障房所需1.3万亿资金问题,按照土地出让金10%用于保障房建设,去年全国土地出让金2.7万亿元,就是将近3000亿元,如果提高到20%,就是6000亿元,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以及银行贷款预计分别能提供400亿元和800亿元的资金支持,中央财政投入1200亿元,再加上公积金资金支持保障房试点的筹集资金,基本就达到了1万亿元,如果商业银行贷款再慷慨一点,1.3万亿保障房建设资金应该没有问题。

如何保障“保障房”

中国住房体制建立和政策体系完善已经多年探索,有经验更有教训。目前历史“欠账”还是太多。2010年开工数和今年的计划开工数均表明,保障房建设虽增速可观,但毕竟基数太低,远远不能满足居民所需。各级政府理当充分估计到提高住房保障水平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切忌浮夸,以虚充实,导致政府规划与居民真实需求脱节;或者以次充好,重建设轻管理,最终留下令人遗憾甚或滋生腐败的“面子工程”。    

为此,政府必须通过透明运作,给公众吃一颗“定心丸”。有观察人士已经对2011年建设1000万套保障房的目标提出质疑。新建商品住宅套数最多的2009年亦仅达到约600万套,因此,这个今年保障房建设任务若是不含“水分”地完成,无论土地供应还是配套资金都面临巨大的困难。   

有研究机构提出,1000万套相比2010年的580万套增量可观,估计投资规模超过1.3万亿元。这个数字已接近过去五年全国年均土地出让金总收入。倘如此规模的投资真能兑现,意味着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金的绝大部分将用于保障安居工程,亦或通过地方融资平台向银行大规模贷款,两条路是否行得通令人存疑。其实,现有的保障房存量也是一笔“糊涂账”,至今没有完整清晰的数字。政府有义务对这些关切答疑解惑,让这一惠民工程成为“透明工程”。    

当前,保障房建设欲真正实现其保障民生,稳定社会与调节经济等政策效果,亟待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要为地方政府建设保障房建立有效且可核查的激励机制。多年来,保障房建设“口惠而实不至”,直接原因就是地方政府消极应付。为此,需要从政绩考核、财税体制改革和发展方式转变等入手,长期措施与短期措施并举,让地方政府在保障房建设上言行一致,并对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上弄虚作假的官员实施问责。    

——尽快建立全国性住房信息系统和个人信用与收入信息系统,并制定完善住房保障中长期规划。“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加快住房信息系统建设”。高效详实的基础数据系统,不但是政府科学制定中长期规划的信息根据,更是将来住房保障从“补砖头”发展到“补人头”的制度条件。    

——明确财政资金是住房保障的主要资金来源,开征房地产税的地区应明确这项税收收入用于住房保障,优先支持公租房建设。在中央财政预算中,应安排住房保障资金总规模和固定的比例,这也是发达国家的经验。    

——在辨明误区、厘清思路的基础上,《住房保障法》应加快研究制定,为制定、实施政策提供法律依据,为居民享受住房权益提供法律保障,也有利于明确各级政府、各部门的责任。同时,注重学习国外经验,总结各地保障房的建设、分配以及管理经验,并适时加以推广。

——各地方政府应广泛征求意见并充分论证,发挥公众参与和监督的作用。保障房建设从规划建设到分配管理,都应置于公开透明的环境之中,中央政府可考虑每年编制相关白皮书。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也是公信力的来源。    
保障房建设关系国计民生,既考验政府执政能力,也推动它向服务性政府转型。我们拭目以待。

谁来保障“保障房”

1000万套保障房虽然是分配到了各地,但是谁来保证保障房的建设,谁来保证保障房的质量?尤其是谁来承担保障房后期维护的巨额成本?这是难以绕开的结!

看看数据层面,保障房开发量高热。2011年全国将建设公共租赁住房200余万套,是去年37万套的6倍。各类保障房建设将达到1000万套,比去年增加了70%。其中北京新增保障房20万套,公租房6万套;上海新增保障房22万套,公租房4万套;成都新增保障房约400万平米,公租房204万平米。以成都为例,要完成国家分配的任务,需投入资金约140亿元。
资金层面,保障房资金保障乏力。保障房建设资金主要来自三方面:政府土地出让净收益、住房公积金增值净收益安排的资金以及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

关于资金的缺口方面,相关的数据和文章比较多,我们不再赘述。但显然,用于支持保障房资金建设的资金还是捉襟见肘的,关于土地出让金净收益:以2009年全国各地土地出让总价款15910.2亿元计算,按10%的土地出让收益计算,约1600亿元左右。如果2011年调控效果显现,房价下跌,土地出让金还将进一步减少。而且这个10%还不能足额保证。

从历史比较研究,2009年国家下达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全国共需投入1676亿元,其中中央投入493亿元,占29.4%;地方配套1183亿元,占70.6%。而2009年全国财政支出决算表显示,2009年全国财政用于保障性住房支出为725.97亿元,为上年的313.3%;其中中央财政投入550.56亿元,但地方财政仅投入175.41亿元,只占计划的15%。

保障房后期维护层面,财政支出面临大考。关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我们结合国家出台的一系列经济政策,预估2011年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状况,便冷暖自知。

保障房必须控制建设成本,但过于控制建设成本的东西建出来是个什么样的质量,从事过房地产行业的人肯定会有直观感觉,我们可以考察一些经济适用房小区。这么大规模的保障房建设,我们没有一个完善的管理监督制度体系,其结果不言而喻。

一旦低质量的保障房成批涌现,地方政府本来财政收支就是寅吃卯粮,再加上经济结构的转型,土地财政模式难以为继。廉租房,顾名思义,租金与市场租金相比是非常低廉的,谁来承担这些房子维护的巨额资金支持?谁来保障保障房的民意不败坏成民怨?

保障房运动会否向我们表达这样的忧思:谁来承担保障房建设的“资金约束”?谁来承担保障房建设的“道德约束”?如果责任主体不明确、不健全,保障房运动或许会走向反面。不解决谁来保障保障房的问题,保障房最终将成为“智障”房。
(编辑 顾晴)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