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主题演讲-吴德绳:中国建筑设计应走出自己的风格
时间:2015-07-25 17:25:46  来源:城市化杂志  作者:刘建飞 

927c2def9d4f2fc8012d1e6d1deb07c3.jpg

  吴德绳:中国建筑设计应走出自己的风格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原院长、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专家委员

  首先我要说,今天我们园区的开发与落成占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在此我主要展开说“天时”方面。习近平主席在2014年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曾讲到“不要搞奇奇怪怪的建筑”,对此,我感到很兴奋,这也让我看到了中国建筑设计行业的希望。习主席认为,城市建筑“贪大、媚洋、求怪”的乱象由来已久,是典型的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也折射出一些领导干部扭曲的政绩观,要下决心进行治理。为何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谈到建筑问题?对此,我的理解是,建筑同样存在艺术方向的问题,它对中国文化的复兴同样重要。

  谈到这一问题,得先说到在建筑设计领域,中国的建筑师们有很多委屈。十年动乱中,中国建筑师没什么作品,且长期与外界隔绝。改革开放后,当建筑师们向外看时才发现,外面的世界已经与我们相距甚远,于是中国建筑师们赶紧学习,想把丢掉的十年补上,然而此时外国建筑师已经大量涌入国内,这给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带来的有些是负面效应,因为这些国外的建筑师们真正有文化、有高度的不多,有些是抱着商业目的来的,所以做了很多奇形怪状的建筑。有些建筑物在他们本国都无法得到认可,到了中国却有市场,对此我感到十分诧异。中国建筑设计行业被国外建筑师占领后,业内存在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外国的建筑师非常好,既然中国建筑师无法做出那样的设计,就应该向他们学习,因此中国建筑师错学的东西较多。因为虽然有建筑师走出国门学习,但先去了香港,香港土地面积狭小、经济繁荣,建筑系数特别大,这样的建筑并不适合在大陆建设。中国建筑师在国内项目中还遭遇了与外国建筑师工时不平等、设计费不平等、评价标准不平等等诸多问题,这些委屈,中国建筑师一直承受到今天。第二种观点认为,中国的评价标准畸形,因为那些奇形怪状的建筑是国外建筑师做的,所以才能通过审核,如果是中国建筑师之作则绝对不行。这就是习主席谈到的“崇洋媚外”的乱象。

  前面谈到,建筑同样存在艺术方向的问题,无论是文化艺术还是建筑艺术,都隶属艺术的范畴。我认为,有的文化艺术是属于全人类的,可称“无国界”;建筑艺术则具有地域性、人文性、公众性、时代性和物质性,因此建筑艺术总体上绝不是无国界的。建筑艺术与纯艺术的不同之处在于,建筑艺术是有物质依托并强迫公众接受的。因此建筑师与画家、作家、音乐家、歌唱家、舞蹈家是不同的,但现在很多建筑师喜欢将纯艺术与建筑艺术等同,这是错误的,其区别在于,纯艺术是为喜爱者所欣赏的,建筑艺术因有公众性,必然被不喜爱者所忍耐。梁思成老师在成立清华大学建筑系时曾题词 “匠人营国”,指出建筑师是匠人,应属含艺术性质的匠人。优秀的建筑师都十分热爱自己心中的艺术,但更应把对祖国的热爱放在最高的位置,这就是我今天讲的第一个观点。之所以谈到这一内容,是因为我们园区是以建筑设计产业为龙头的园区,我希望倡导这种精神,让中国的建筑设计走自己的道路,建立自己的建筑艺术观。

  我谈的第二个问题,是我们在工业化文化上的缺失。这从一个小小的现象中就能体现出来,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字典》可谓我国最普及的书籍之一,多次改版,直到1979年11月份的版本中才第一次在“工”字的词例中添加了“工业”这一词语,此前虽然我们的两弹一星已经上天,各方面提升很多,但我们却缺乏工业化意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一些工业化企业变成了独资企业,成长为世界先进企业,生产出许多工业化的产品,但这时我们仍犯了很多错误,这些问题有些可以归结为是由于缺乏工业化的文化而造成的。文化来源于实践而高于实践,并且可以反过来引领工业化的进展。但偏偏我们在这方面出现了滞后和偏差,所以现在更应该强调工业化的文化,有了这个意识,我们才能做好工作。而工业化的文化包含了很多内容,例如刚刚秦老师讲到的建筑工业的品质缺失,就是一种缺少工业化文化的表现;再比如,“先污染,后治理”的提法以及“最低价中标”机制等等,都是缺乏科学、缺乏文化的表现。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努力逐步去解决。

  现在我们的社会执行市场经济、发展工业化,因此更要提倡学习工业化文化。在建筑产业发展中,也同样要科学地遵循工业化文化来指导产业发展。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