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3月28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韩林飞:从人类重大疫灾看健康城市
时间:2020-03-09 11:58:12  来源:城市化网 

    城市化网讯  日前,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教授、城市化委员会委员韩林飞在《城市发展研究》刊发文章《健康城市与完善的城市生态规划》指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引发了我们对健康城市和生态规划的深思,健康城市必须营造人、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和谐共生的人居环境。

    全文如下:

    2020年春节来临之际,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在武汉爆发并迅速席卷全国,蔓延世界各国,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及生活、工作的品质和秩序。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看似偶然,实则与人类的行为活动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是人类过度开发、滥用资源所导致的生态失衡。作为生物圈的一部分,人类过分夸大“人定胜天”思想,对生态环境的巨大影响最终反作用于人类自身,遭到了大自然惩罚。疫情引发了我们对健康城市和生态规划的深思。

    1 从人类重大疫灾看健康城市

    回顾历史,每一次疫灾都与人类社会向前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最初的鼠疫、天花、黑死病、霍乱,到如今的SARS、MERS、埃博拉、寨卡病毒、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这些疫灾的爆发、扩散、变异所需的物质条件都有人的因素在起作用。病毒的宿主及载体均为动物,人类经接触或食用动物而感染,随后通过人际间传播加以蔓延。可以说大城市及特大城市几乎为所有疫灾的孳生地,为病毒的扩散和变异创造了理想的环境。人类社会也因一次次疫灾痛定思痛,重新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及相处模式,不断改善生活方式、建立政策律法。

    究其根本,是人类与生态环境、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并未和谐相处。人类肆意扩张领地、砍伐树木、排放废水废气、任意捕杀野生动物,破坏了生物圈该有的环境及生物链,而这些疫灾正是生物在用其自己的方式提醒人类,敲响警钟。

    因此健康城市理念在关注人、城市、环境健康的同时,更应加入对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健康的关注,人也是生物的一部分,我们应寻求城市、自然、生物(人、动物、植物、微生物)的健康与和谐统一。

    2 城市生态规划与健康城市

    城市生态规划与健康城市观念有相似之处。二者都是为了解决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重大问题,分别从环境和健康角度提出的城市发展的理想目标和模式,都是现代化文明城市的象征,也是21世纪现代城市发展的大趋势。二者的理念均突破了传统环境和健康概念的束缚,在目标、内容和方法上有一定程度的关联、重合、相似。如生态规划在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同时,努力为人的健康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健康城市强调社会、环境、人群健康协调持续地向前发展,要求把健康和环境紧密地连接起来。在检测指标体系上,二者同样存在高度的相似性。因此城市生态规划和健康城市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3 完善的城市生态规划是健康城市的必须

    城市生态规划是保护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和生态环境的关键因素,将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规划增加到生态规划中,才可以保障其完整性及全面覆盖性,创造人与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和谐共生的、“天人合一”的优良人居环境,这正是健康城市的要求。

    3.1 目标的转变:从以人为本、人定胜天到人天和谐、天人合一

    人们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认知上几经变化。古代人们从自然的角度理解“天人合一”;工业革命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类想要征服自然,人定胜天;每次疫灾后人们在危机中认识到了“天人合一”的重要性。但这种认知是远远不够的,真正的“天人合一”是城市、自然、生物系统(人、动物、植物、微生物)的高度统一,和谐共生。

    3.2 完善的城市生态规划应包括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

    生态系统是由数以百万计的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泥土、空气、阳光等)构成的一个稳定的综合体。生态系统中各种元素彼此联系、相互制约。而生物的丰富度、数量、组成结构、空间分布等是生态系统构成的基础,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因素。

    人类的生活生产离不开生物系统,它具有十分巨大的经济价值。如可作为食物、药材、燃料等原材料、作为农作物、家畜进行培育;可维持生物圈的功能、生物链的运行发展;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抵抗自然灾害和外来物种入侵;保障了人类生活环境的稳定和各类活动的进行。但由于人们认知和意识的限制,严重破坏生物系统,滥砍滥伐、捕杀动物,导致濒危物种数量急剧增加、植被覆盖率锐减、资源急速消失等环境问题,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发展。

    生物的多样性和稳定性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城市的建设规模、规划布局、污染情况、人工生态系统状况都会影响生物系统,因此对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加强保护也是十分重要的。应将其纳入城市生态规划的研究范围中,只有包括了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规划的城市生态规划,才是完善的城市生态规划,也符合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

    建立完善的城市生态规划要求我们从观念上、技术上、方法上进行改进,理清生物的生活习性与规律,创建合理的生物多样性评价体系,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法规,研究具有可操作性的生物保护策略,在实际项目、重大工程中充分落实,将生态系统的人为干扰降到最低。用生态规划引导城市规划,利用城市规划的调控作用,落实生物保护工作。

    3.3 营造人、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和谐共生的人居环境是健康城市的必须

    在城市化进程加剧的今天,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正处于失衡状态中,人与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的长期对抗也使双方两败俱伤。因此正确认识人与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的天然纽带关系,克服狭隘的“以人为本”论,营造人、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和谐共生的人居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疫情爆发的根本原因,不仅是人们生态理念的缺乏,也是城市缺乏与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和谐相处的生态人居环境。人类应融入生物之中,人居环境应融入生态环境之中。

    生态化的人居环境有利于保护自然环境资源、减少负荷、维持植物生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保障水和营养的循环。这便要求我们制定严密的法律体系以保护生物;合理规划人居环境,建设适合当地生物物种生存的公园与绿地,合理引进外来物种;注重湿地、森林的保护;力求生境与人居环境重合,给生物预留出生活的空间和迁徙的通道,构成生境链,保证物种的延续和进化;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优良人居环境,使城市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营造人、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和谐共生的人居环境是生态规划和健康城市的必须,也是人与自然的双赢。(文章来源:城市发展研究)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