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连玉明:临空经济将推动城市实现发展转型
时间:2014-12-04 11:31:18  来源:城市化网讯 

    城市化网讯 日前,城市化委员战略咨询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基地负责人连玉明接受媒体采访。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基地的首部研究成果——我国首部临空经济蓝皮书《中国临空经济发展报告2014》的总负责人,连玉明认为我国临空经济发展有着很强的现实需要。

    连玉明以临空经济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为研究视角,梳理了国际枢纽机场与绿色机场建设的主要模式,总结了上海、“珠三角”、郑州、武汉、长沙等城市临空经济发展模式,并针对北京新机场建设提出了思考与建议。他认为,航空将改变城市,这种改变的载体就是临空经济。临空经济将推动21世纪城市实现发展转型。
   
    连玉明认为,新技术革命和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推动了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与生产要素流动,产业结构调整不再局限于一个国家或地区,而是更多地在国际间进行转移,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全球化。在这一背景下,临空经济区以其贸易距离长、空间范围广、时效要求高的特点,成为全球产业的转移地和承接地,为产业国际转移的广度和深度提供了可能。航空港必将代替海港成为接受投资、对外发展的重要口岸。航线将海岸线进一步延伸,带来生产、技术、资本、人才等生产要素在一定区域内的聚集,进而实现产业聚集,同步实现产业升级。

  同时,连玉明表示,临空经济还将推动城市现代服务业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挑战,对于一个区域、一个城市而言,只有掌握了核心资源、核心技术、核心人才、核心的全球商业网络,才能真正掌握发展的主动权。要掌握这种主动权,首先需要有相应的平台和条件。其中,便捷的交通体系就是条件之一。通过临空经济区的发展,构建一个以现代服务产业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模式,可以聚集核心资源、核心技术、核心人才、核心的全球商业网络,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创新驱动与产业发展结合,使产业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还会使集散效应、规模效应和组织效应最大化。这种全新的发展模式就是以机场为核心,形成临空经济区,并且逐步由单纯的物流制造业,向服务业发展,呈现产业多元化趋势,机场也由此进一步成为航空枢纽,与高速公路和铁路相连接,进而带动购物休闲以及常住人口的聚集等,最后实现空港区与城市功能区协同发展,形成一个航空城市。

  连玉明分析,2008年奥运会是北京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机遇,而在新型城镇化框架下的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北京迎来第二个重要战略机遇。北京新机场建设为北京抓住、用好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战略机遇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契机。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是首都经济圈和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先行区。建设新机场临空经济区是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加快环渤海城市群发展,着力将环渤海城市群打造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第三极的重要突破口和战略实践。他认为,按照规划,北京新机场以打造“空港一体、港城一体、港域一体”的国际航运中心为目标,以此为核心可以逐步推动建立京津冀三方跨区域京畿新区,不断创新京津冀三地合作的体制机制,这对于打破三地的行政区划束缚,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推动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建设以北京新机场为核心的京畿临空经济合作区,也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规律,立足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国家民航发展战略需要,按照“世界枢纽、中国门户、区域引擎、生态新区”的总体要求,以京津冀共建、创新跨区域管理体制机制为重点,以产城融合、统筹协调经济发展和完善城市功能为抓手,以实现集约发展、合作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为导向,以北京新机场航空港为核心,以综合交通枢纽为依托,充分调动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积极性,推进空地联运、海空互动、产城融合、区域一体,大力发展航空物流和航空服务业、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绿色产业和现代都市农业,率先建成全国临空经济合作区、国际交往中心新高地、首都经济圈核心增长极和现代航空大都市。

  连玉明认为,这个“京畿新区”不是随便叫的,应该有个四位一体的战略定位。一是首都疏解城市功能重要承载区。着眼北京“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创新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的大局,强化“四个服务”职能,通过城市形态、城市业态、城市文态、城市生态的优化和提升,形成北京发展新磁极、首都功能新载体,实现首都城市空间重构和产业重构。

  二是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先行区。率先打破行政区划束缚,探索以经济合作为纽带,建立和完善跨区域城市发展协调机制。通过规划、建设、运行、管理、政策等方面体制机制的突破与创新,实现跨界、跨区域、跨行政区划的合作,实现跨区域城镇规划一体化、机场建设与空港园区建设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产业布局和发展一体化。

  三是北京全面深化改革综合试验区。把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作为高标准、大尺度、深层次思考和谋划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工作的“试验田”。重点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加强干部跨条块、跨区域交流,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

  四是人口均衡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三型社会”建设示范区。建立首都经济圈和京津冀一体化空间规划体系,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的开发建设空间界限,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推动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同时,严格控制人口规模,优化人口空间布局,更加注重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使人口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与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把临空经济区建设成为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