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包容性发展:世界共享繁荣之道
时间:2011-06-03 10:22:03  来源:求是 

2011年4月,以“包容性发展:共同议程与全新挑战”为主题的博鳌亚洲论坛在中国海南举行。“包容性发展”这一理念以其高度的现实性与深刻的思想性,得到了各国与会人士的广泛认可。作为当今世界负责任大国,中国如何推进包容性发展,对于世界特别是亚洲地区进一步增强合作共享繁荣关系重大、意义深远。

一、发展的“包容性”: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新课题

“包容性发展”概念的形成,可以追溯到2007年由亚洲开发银行提出的“包容性增长”。亚行注重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包容性增长”明确了一国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要实现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种社会发展进步目标,提高社会公平的程度,即经济增长对其他各项社会进步目标的包容。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成就不能公平地由社会各阶层共享,经济实现了增长,但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增长的包容性问题,受到了国际社会和各国各界的高度关注。

在经济学意义上,“发展”与“增长”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增长”是指一定时期内产出的增加和经济规模的扩大;而“发展”则首先是指经济与技术结构的进步与现代化,同时包括通过经济增长摆脱贫困落后、消除文盲、改善卫生健康状况与自然环境等多个方面。

从“包容性增长”到“包容性发展”,“包容”的对象也得到拓展。除了要求在发展进程中实现社会公平等目标外,包容性发展还特别注重一国发展不损害其他国家的发展,不对其他国家构成不利。这是因为,一国经济的发展既会为其他国家创造贸易投资机会,也会因其战略与政策的负外部性对其他国家形成各种不利影响,导致其他国家发展的困难。因此,世界需要寻找各国共同发展、共享繁荣的道路。

包容性发展是当今时代各国普遍追求发展条件下促进国际合作的一个重要理念与发展思路。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一国的经济政策与发展方式必然会深刻地影响其他国家。共享发展机遇,实现互利共赢,是世界各国必然要面临的一大选题。这就是包容性发展的实质。就现实而言,后国际金融危机的世界经济需要建立更为合理的发展格局,重建平衡,避免类似美国金融泡沫式的发展导致世界灾难的重演。这是世界各国的共同愿望,为此世界各国的政策与战略之间需要相互包容。

对于亚洲地区来说,经济增长在全球领先,但是区域发展中的协调与合作也日益成为共同面临的新课题。今天的亚洲,发展这个主题普遍置于优先位置,但各国之间的发展竞争也相应更为激烈。尽管区域合作不断推进,但各国的发展政策对其他国家的不利影响并未受到足够的关注。因此,以包容性发展实现各国的共同繁荣已成为区域合作的共同要求。“包容性发展”在博鳌论坛15个备选主题中之所以被最终选定,也表明它受到了普遍认可与高度关注。

正如博鳌论坛副理事长曾培炎所说,包容性发展是不同国家、民族与公民共同发展、平等参与、成果共享的发展模式。与传统的发展模式相比,包容性发展将更具有开放性、普遍性、可持续性,缓解以往由于发展机会不平等造成的发展结果不平衡,做到权利公平、机会均等、规则透明、分配合理,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包容性发展也是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它将致力于消除不同民族间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社会制度的差异带来的障碍,共同应对粮食安全、能源安全、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世界性难题,追求各个国家互利共赢、各种文明兼容并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实现包容性发展:国际经济合作的新领域

实现包容性发展的关键之一在于国际经济合作,既包括各国国内发展战略与政策的协调,也包括推进国际经济合作机制的形成与制度的建设。包容性发展旨在构建世界各国机会均等、合作共赢的发展模式,与传统合作单纯强调的市场开放和国际竞争相比,包容性发展更注重发展机制的兼容性、发展成果的共享性与发展条件的可持续性。

发达国家当年走的大多是一条不包容的发展道路。在其工业化进程中,不仅大量破坏性地开采发展中国家的资源,而且通过工业排放制造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迄今依然影响着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近几十年来,当世界一大批国家走上工业化道路以后,传统产业产能明显过剩,资源过度消耗与恶性竞争,造成环境严重污染,并已成为世界的严峻难题。究其根源,这种状况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全球化进程中的产业转移,发达国家通过国际投资,其本身经济结构提升,环境得以改善;但是,发展中国家却在接受产业转移的同时接受了污染和高消耗。虽然双方都实现了发展,但从全球角度看,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并没有改善,因此,这种转移式的发展并不具备包容性。历史地看,产业转出国与转入国在实现包容性发展上有着共同的责任。当然,发展中国家在接受产业转移时要注重技术进步;发达国家则不应当只是简单地将产业向外转移,而应当同时对接受转移的发展中国家进行技术帮助。

就亚洲地区而言,亚洲各经济体更要特别注重包容性发展。从发展的特征来看,亚洲各国都高度注重外部市场,发展中存在着激烈的市场、资本与资源竞争;从发展的阶段来看,需要在传统工业化基础上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亚洲国家有着相似的任务。因此,亚洲各国需要超越文化差异,通过地区合作深化分工减少摩擦,形成合作发展、共同发展的机制。目前,亚洲地区多个国家已进入新兴经济体行列,出口结构提升。在实现了多年高速增长后,新兴经济体更需要有利于共同发展的国际环境,构建共享式发展机制。战略升级、地区合作和经济一体化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政策协调,是实现地区包容性发展的根本途径。

包容性发展需要通过全球治理的改善来实现。二战后国际社会更多注重的是市场开放与竞争所可能带来的利益,世界也确实从各国的各自发展走向了共同发展。但是,纯粹竞争中的发展并不能保证所有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目标的有效实现。这里除了取决于各国历史和发展战略,很大程度上也有赖于一国发展同外部环境的矛盾与协调。虽然国际社会为后进国家的发展创造了不少有利的条件,特别是提供了一些发展援助,但各国经济发展内在机制的相互包容性问题依然存在。单有市场开放与自由化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全球治理的构建不同于一般的国际谈判,其核心不是利益交换和平衡,而是共同应对与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问题,尤其是关系到整个人类生存的问题。因此,全球治理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实现包容性发展。各国应当通过在全球治理中的合作,寻找自身发展需要和人类社会共同利益之间的结合点。

三、推动包容性发展:负责任大国的战略主张

包容性思想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体现。兼容并蓄、海纳百川是中国人文精神的重要特征。改革开放30多年中,中国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封闭半封闭经济到开放型经济的深刻转变,体现了包容性发展的理念。近年来,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方面进行的一系列调整,其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中国包容性发展的重要表现。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及时提出了扩大内需的战略,既有利于自身经济的稳定发展,又大大减轻了对其他国家的压力。中国积极推进“走出去”战略,始终把实现各国的共同发展作为基本要求。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从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要求出发,为应对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后产生的新问题,与各国一起寻求新的体制机制安排。尤其是未来5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投资拉动、外需拉动特征将较大程度上向消费拉动、内需拉动转变,这一变化将有利于世界尤其是亚洲各国获得更多的国际资本与更广阔的商品市场。

由此可见,中国坚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当代中国发展的指导方针,其中就包含了包容性发展的客观要求。科学发展观注重发展的速度、规模与社会经济效益的统一,注重结构的合理性,尤其注重发展中减少资源消耗,避免损害环境。中国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社会发展,致力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不仅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可持续,而且有利于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显然,包容性发展理念与中国已经提出并在实践着的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理论以及实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也是完全一致的。

鉴于此,中国已经明确表示,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将积极推动世界的包容性发展,扩大与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应对共同挑战,推进共同发展,并系统地提出了我们的建设性主张。

——包容性发展首先要求对各国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包容。要尊重世界各国文明的多样性,尊重各国各自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在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的探索,在此基础上促进国际合作,并且把各国文明与发展道路的多样性转化为深化合作的活力与动力。

——包容性发展要求各国转变发展方式,以科技进步实现经济的结构升级,发展绿色经济。包容性发展要求各国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发展的平衡与互动。实现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平行发展,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均衡发展,以及经济与社会相互协调发展。

——要通过包容性发展使各国不仅共享发展机遇,而且共同应对发展中的挑战。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日益深化,经济政策的协调日益重要。各国不仅在政策选择上不能以邻为壑,而且还要相互帮助,大国帮小国,富国帮穷国,使所有成员都能共享全球化和一体化的成果,使各国人民的生活都能得到改善。

——实现包容性发展要求各国求同存异,实现共同安全。当今世界各国的安全应建立在各国之间的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共同安全基础之上,国家间的矛盾要通过对话协商而不是对抗来解决,从而更加有利于各国之间的安全合作与和平发展。

——包容性发展应包括本地区发展对地区外发展的包容。要在亚洲合作中实行开放的地区主义,在注重本地区合作的同时要加强与地区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合作,尊重区域外国家在亚洲的利益,欢迎金砖国家中亚洲以外经济体参与合作,以此促进亚洲地区的繁荣稳定,也促进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共同发展。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